呼兰河与萧红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的任何苦难,不过都是你迈向成功的一块块奠基石。萧红,一个中国现代文坛像姐姐一样的女子,就她那颠沛流离的一生,就称得上是一部传奇小说了。对于萧红,我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当我踏上哈尔滨这座城市,呼兰河是我必去寻访的地方。
  呼兰河位于哈尔滨北部的呼兰区呼兰镇,大约四十公里。萧红故居就在呼兰河的东侧集镇上,故居的右边是萧红纪念馆,萧红的白色雕像就矗立在门口,很有民国知识女性的气质。两旁的墙壁上,挂满了萧红的照片与资料,轻轻走过,那些久远的时光,仿佛又重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萧红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她是爷爷带大的,跟爷爷感情最好。她出生在这里,一直到二十岁才逃婚离开家乡,进入北京女师大附中读书。萧红最喜欢的就是屋后面的菜园子,那简直跟鲁迅的笔下的百草园有着惊人的一致。我伫立在园子内,看着枝头结满了红红的樱桃,仿佛萧红火红的一生。我想,小时候的萧红是不是也常常站在这儿摘樱桃吃。
  我围着故居转了两圈,所有与萧红有关的似乎就是一只大木箱,据说,萧红每次出行都会随身携带它。遥想萧红消瘦的身影提着这只大木箱辗转各地,竟是那么的令人心酸。在故居,我想象着萧红生活的场景,打量着东北风格的土屋,喜欢种满青菜的园子、各种杂七杂八的大树,还有那片蔚蓝的天空。
  我的内心是安静的,正如院子里的蔬果草木一样,在风中自由的晒着太阳。游人就我一个,我尽可以自由的走动,尽情地和萧红隔空对话。抑或坐在一个石凳上,呆呆地看着一朵不知名的花儿,也可以坐在房间与房间的过道里,想象她小时候玩“躲猫猫”的快乐时光。
  离开故居,我向镇西不远处的呼兰河走去。在一座大桥下,我见到了声名远扬的呼兰河。它是那样的波澜壮阔,在我这个南方人眼里,简直称得上是一条大江了。北方的河流,正因为这样的宽阔,才养育出了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
  蕭红笔下的呼兰河镇早已改变了从前的模样,唯有这条呼兰河,仿佛一直没有变过。它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成为《呼兰河传》的真实见证者。也许,小时候的萧红,曾多次坐在呼兰河畔,想要顺着这条河离开,去更遥远的地方看看。看看这个世界跟呼兰镇有何不同。她做到了,她一路向南,追逐着她的梦,哈尔滨、北京、青岛、香港……一站又一站,她拎着她的那只大皮箱,孤独地走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
  无论我行走在任何地方,翻开手中的《呼兰河传》,就好像遇见了邻家的姐姐,永远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们队上位于偏远的山村,20多户人家同龄儿童10多个,砍柴割草放牛放羊,绝大部分时间是一起度过的。  我们砍柴的地方基本是固定在大丫河、乌滩湾、枞树梁三个地点。这里是大山深处、密林深处,兩三个孩子是绝对不允许也不敢进入这三个地方砍柴的,因为那里常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我们曾经遇见过豺狼、豹子,碰上猴子司空见惯,经常遇见猴子在树上又叫又吼,还用前脚刨脸羞我们,手拿弯刀的我们跺着脚,远远地大声吼着它们,并
期刊
那年夏天很热。爷爷怕我和二弟偷着去洗澡,就在我俩后背上抹了一道锅灰。  同伴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去村东头水坑洗澡,我和二弟也跟着去了,刚下到水坑不一会,不知谁喊了一句:“你爷爷来了,快跑!”我俩拔腿就跑,直奔跟前的麻地藏起来,身上被麻秆刮得又痛又痒,等了一会实在忍不住了,认为爷爷走了,我俩探头探脑刚出麻地,被爷爷逮个正着。他手举麻秆把我俩一顿抽,抽得钻心疼,他边打边说:“淹死怎么办?还偷着下水不?”我
期刊
忽然又想起有线广播,是因为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声音萦绕在我脑海里,三十多年了,依然挥之不去。  我是听着有线广播长大的。那时,家家户户的梁柱上,都挂着有线广播。印象里,有线广播是一只黑色的牛皮纸匣子,形状像碗,底部有一块圆形的磁铁,上面绕了些铜线圈。碗里还有一根短短的细针尖,若用手拨弄碰撞牛皮纸,发出嘭嘭的声音,有点立体声的效果,清晰悦耳。  当初的农村,有线广播可以说是家里唯一的“家电”了,视作宝贝
期刊
睡到五点钟,听到母亲窸窸窣窣地起床,并自言自语道:“又梦到那个灰东西了。和人家种地,还拉人家的手。”“一辈子看他不顺眼,咋能梦到和他拉手,日怪了。”  母亲口中的“灰东西”是父亲。  从记事起,母亲和父亲一直硝烟不断。一日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几次,因为种地的事情,他们二人意见不合,达不到共鸣,于是从商议上升到吵架。从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吵,到我们早自习放学后,母亲还在生气。母亲一气,就不给我们生火做
期刊
孩提时,跟着大人进城,在古城小巷里漫步。  有一回,刚好遇到一户人家娶亲。新娘在人们的簇拥下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男家一位少年已走到新娘跟前,揖请新娘,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长大了才知道,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也有另一种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
期刊
母亲的“棍棒”教育,使我过早就痛切地理解了什么叫母爱。  母亲七岁那年外公就因贫病死了,外婆远嫁他乡,母亲孤苦伶仃,靠帮一位堂兄放牛、割草活命。不幸的身世,寄人篱下的生活,造就了母亲寡言少语而又刚烈火暴的性格。母亲生育了七个子女,我夹在中间,由于从小好玩好动,长得结实,常不把体弱的姐姐弟弟放在眼里。那时我觉得母亲特偏心,我与姐姐吵架,她说我欺负女的,要打我;我把弟弟打哭了,她说我欺负小的,也要打我
期刊
最早知道茅盾这个名字,不是读小说《子夜》,而是看过根据茅盾作品改编的电影《林家铺子》,谢添扮演的林老板——中国文学宝库中小商人典型形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冬月里的清晨,游锣鼓巷,夫人和小外孙走累了,就到咖啡厅休息,女儿只好陪我拜谒了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占地面积878平方米。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故居是茅盾自己出钱购买的私家宅邸,生前他把这个院子捐献给了国家
期刊
想要饭菜香,首先得有一個好土灶。  搬到新居后,我常去观察前院邻居家的土灶,还义务烧了两次火。前院阿姨家的灶头,虽然只安装了一口锅,但是省柴。放一根进去,噼里啪啦的,红火得很,那真是火热的生活啊!烧完的灰则很少,那是充分燃烧的原因。我坐在阿姨家的土灶前,将包里的超市小票、废报纸什么的整理出来,然后塞进了灶膛内,“轰”的一声,一团纸顷刻间就剩下了一点灰。阿姨说,她家不装鼓风机,附近的装土灶的人家都没
期刊
我家住乡下,离市区有近四十公里的距离,因为路堵,辗转两趟公交,到达市区已是上午九时,感觉身子疲惫到了极点。这点路程,对于青年人来说,也许不足挂齿。但是,这对于我,已过天命之年的人,做很多事情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人生未尝不是一次平淡无奇的赶路。我生长在江南水乡,曾一度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那个乡村,也许再大一点,就是我们所在的那座城市。直到我上初中那年,舅父带我去省城舅姥爷家,才真真切切地感
期刊
我在家中用一个扁体大青花瓷碗养了两条可爱的小金鱼,一尾金黄色的,一尾金红色的,女儿小雯非常喜欢这两尾鱼。  周末日的晚上,妻回了娘家,我和小雯逛书店回到家中给小鱼喂食。小鱼吃饱了欢快地在瓷碗中游来游去,把沉在碗底的脏东西搅得污浊不堪。小雯给鱼换完水后在碗中放置了从老家带回的几根根须莹白的莎草,鱼儿兴奋地在莎草中穿梭游行,身体碰得瓷碗响声清越,鱼尾掀起的水花还溅得茶几上水珠连连。那种欢快劲儿是我和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