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深层意蕴的解读,往往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伽达默尔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他讲话。”作为教师,要想使文本讲话,就必须找到深入到文本内部,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王荣生教授说:“不同体式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标准,要依据文章的特点,选择最有核心价值的教学点。而不同层次的文章教学,也要依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法,尽量展现其文本的深层意蕴。”新课标语文教材的编排,由于重视其人文性,所以有的篇章内容深浅不一,有的篇章形式长短参差,语文教师只有静心潜研,细心涵咏,耐心咀嚼,才能探骊取珠,深得文章三味。可眼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是,由于高考不考教材的内容,因此许多课文的教读全凭老师的好恶来决定取舍和教法,一些经典篇章也常常被忽略或舍弃。因此把好文章教好,是当下语文老师的责任。
长文短教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篇幅较长,如《药》《祝福》《史记选读》等。这些长篇文章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大海里找针——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长文宜短教,要变逐章逐句的讲解为提纲概要地点拨和经典文段的赏读。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串起全文的理解:(1)用300字记叙祥林嫂一生的故事。(2)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3)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有何深意?(4)找出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并赏析。其中,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理清了情节和人物;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了主题;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去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是解决学生对语言的含义的品读。于是,看似繁琐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包含在这些问题中解决了,比如:祥林嫂为何反复诉说“我真傻”?祥林嫂的相貌神情的描写有哪些变化?三次祝福的描写有何深意?等等。这样处理教材简洁清晰,纲举目张。
长文短教,不是粗略地浏览而是抓住主线,直抵核心。比如《高祖本纪》,这篇选文共有20节,有的老师采用串讲的方式,即便是满堂灌也需要3个至5个教时。其实,教师可以采取抓大舍小的方式:一堂课让学生去解决字词句子的翻译;一堂课教师检查巩固重点字词及语句;一堂课引领学生去赏读最能突出高祖性情特征的经典片段。比如,从高祖诈言贺万钱及揶揄其父,看他的无赖性格;从高祖观秦王而叹“大丈夫当如斯也”,看其少壮时的野心;从踞见郦食其,看其礼贤纳士;从高祖论三杰,看其识才善用、虚怀若谷的政治远见……笔者以为,这样来教读长文,不仅低耗高效,避轻就重,而且能集中力量解决重要问题。这种做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要精心钻研,吃透教材,才能找出有效的方法,提出关键的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内涵的解读。
短文长教
长文宜短教,而短文也宜长教。短文长教是出于精思博取的要求。高中教材中,较短的篇章当数诗词。有的教师一堂课可以处理好几则,效率可谓高也。然而效果如何呢?学生往往只能理解诗歌表层的意思,被动接受了老师的情感定论。至于诗歌意向的丰富性、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艺术技巧的多样性、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作者抒发情感的身世背景、作品的一贯风格等,则往往被忽略掉,一堂课仅仅是生硬地接受几首诗歌鉴赏的结论而已,更谈不上文化底蕴的积累、鉴赏能力的提高。像这样的短文就应该铺展开来,洞幽发微,并以此为典范,教会学生阅读鉴赏的方法。例如,教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要交代作者的身世背景、文本背景,才能指导准确朗读、把握语调、抒发情感;应品味文中的意象,如江山、斜阳草树、巷陌等内涵;要赏析多处用典的作用,如孙权和刘裕、刘义隆和拓拔焘、廉颇等人物的列举,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内涵;要品读个别诗句及用词的巧妙用意,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表达的情感、“赢得仓惶北顾”中“赢”字的意味等;整首诗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有哪些?分别通过怎样的表达技巧来展示的?辛词的语言风格、作品流派;南宋词人在作品中流露的共同情怀;等等。如此短文,内蕴丰富,要想教出深度广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会鉴赏,不是匆匆地表面解读所能达到的。语文教材,有些篇章看似很短的选文,正需要教师下一番刨土挖根的工夫去研读,不能只抓皮毛,不得要领。
浅文深教
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些文章看似简单浅近,似乎没有多少可供挖掘之处;但只要教师肯花功夫,多角度钻研教材,就可以使简单的文章变得繁富,使浅近的文章变得深刻。高中语文选篇老舍的《想北平》,文字浅近平易,理解起来几乎没有难度。有的老师一堂课就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了解一下北平的特点,学生一堂课还没开动脑筋就结束了,这就浪费了课本的教学资源。作为老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宝山,探山取宝。散文是离作者心灵最近的一种文体,个性色彩浓,因此,问题的设计可由此入手,去探讨老舍为何能写出这种风格的文章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1)这篇课文先后选用了北平动中有静、匀调有空,花多菜多果子多这几个特点来写,为什么?(2)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写这些特点的?(4)它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不仅停留在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上,还让学生思考所选内容与作者身世经历之间的关系。作者之所以没写北京的古老建筑,没写颐和园的湖水,什刹海的绿杨,没写“书多文物多”,是因为作者是一个平民,是从一个平民的视觉来观北京的。正像文中作者所说:“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京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引领学生探索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和行文视觉。散文作品是“我手写我口”发乎心中,才会流露在文字上。在这里,它反映的是作者对北平的深切思念;是在动荡的时局之下,作者不能回到北平,再亲进那种亲切、安恬的生活的伤感。这是一种平民化的精神追求,因而在课文中表现得毫不伪饰,朴素直白,所以作者结尾说:真想念北平呀!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内容决定形式,作者平民化的内容也决定了他的语言的平民性:不华丽、不呆板、不做作,而是平实、自然、亲切。最后的问题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恰当的艺术技巧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本文的作者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思念时,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沉而热烈、执着的爱,这种爱十分鲜明!一篇看似浅显的文章,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显出了厚度和深度,从而也引导学生学会深思、判断;学会独立地阅读。 浅文深教需要教师具有问题意识,需要教师有精读细研课文的能力。这才能从浅显的课文中发现并提炼出有一定难度系数的学习内容和训练要点。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避浅显解读的层面,摒弃简单提问,代之以奋力求索的研读体味;更需要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准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开拓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使课堂因充满灵性而变得深沉丰富。一堂课,学生好的生成正是教师敏锐洞察的结果。
深文浅教
浅文宜深教,深文也宜浅教。深文浅教更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刻全面地把握教材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有善于设计问题和化解问题的能力。深文浅教常常要选择适当的突破口和巧妙的切入点。例如,《前方》这篇课文,常常让师生感到困惑:作者到底在讲什么?不少老师要么教成看图说话的小学生会话作文,要么只讲一讲字词,读一遍了事。因为文章太深奥,太玄虚,所以教师认为讲了学生也不会懂,不如不讲。对此类文章应在全面透彻了解教材的情况下,根据学情确定相应的策略,选取易于突破难关的突破口。如果选择文章体裁做突破口,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文章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首先,这篇文章是一篇融摄影和散文于一体的文章,摄影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和冲击力,而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因此,这篇12段的散文,层次划分如下:(1)由摄影照片作为引子;(2)由画面展开联想;(3)回应照片。
显然,联想和感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据此可问:作者对画面产生了哪些联想?让学生分层解读。于是得出:一层(第3段至第7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通过人的“习性”“诱惑”“无奈”“幻想”这几个方面来回答。二层(第8段至第9段),命运把人抛到路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段都是从抽象意义上探讨了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在外的流浪者自不必说,在家的人因心中有目标,似乎仍在路上无家可归,究其实质是心灵没有归宿。三层(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四层(第11段)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的探讨。层次厘清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对最后两层的“为什么”的探讨,文章更深一层的意蕴就是: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所以人生才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即使还了家,依然还是在无家的感觉中,人们一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而这个理想便是“前方”,正是这“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这就是他们得以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这篇文章,从体裁特点入手,抓准了切入点,再结合语言分析与品读,深入浅出地化解了课堂的所有的难题。很好地达到了深化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但深文浅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也可以浅显一些,恰恰相反,深文就应该备出深意来,它只是以浅显的问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事前有充分的研究和思考,这样才能把握好文章深浅之间的度,才能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游刃有余。
教材所选之文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教师不可轻率地取舍,肤浅随意地处理任何一篇文章。要抱着“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去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课堂教学中长短深浅之文的教法选择应根据文本,根据学情而定。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挖掘深意,教出厚重,教出路子,教出方法来,如此,语文教学方可步入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
长文短教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篇幅较长,如《药》《祝福》《史记选读》等。这些长篇文章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大海里找针——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长文宜短教,要变逐章逐句的讲解为提纲概要地点拨和经典文段的赏读。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串起全文的理解:(1)用300字记叙祥林嫂一生的故事。(2)祥林嫂的悲剧是谁造成的?(3)祥林嫂死于祝福声中有何深意?(4)找出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并赏析。其中,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理清了情节和人物;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了主题;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去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是解决学生对语言的含义的品读。于是,看似繁琐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包含在这些问题中解决了,比如:祥林嫂为何反复诉说“我真傻”?祥林嫂的相貌神情的描写有哪些变化?三次祝福的描写有何深意?等等。这样处理教材简洁清晰,纲举目张。
长文短教,不是粗略地浏览而是抓住主线,直抵核心。比如《高祖本纪》,这篇选文共有20节,有的老师采用串讲的方式,即便是满堂灌也需要3个至5个教时。其实,教师可以采取抓大舍小的方式:一堂课让学生去解决字词句子的翻译;一堂课教师检查巩固重点字词及语句;一堂课引领学生去赏读最能突出高祖性情特征的经典片段。比如,从高祖诈言贺万钱及揶揄其父,看他的无赖性格;从高祖观秦王而叹“大丈夫当如斯也”,看其少壮时的野心;从踞见郦食其,看其礼贤纳士;从高祖论三杰,看其识才善用、虚怀若谷的政治远见……笔者以为,这样来教读长文,不仅低耗高效,避轻就重,而且能集中力量解决重要问题。这种做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要精心钻研,吃透教材,才能找出有效的方法,提出关键的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内涵的解读。
短文长教
长文宜短教,而短文也宜长教。短文长教是出于精思博取的要求。高中教材中,较短的篇章当数诗词。有的教师一堂课可以处理好几则,效率可谓高也。然而效果如何呢?学生往往只能理解诗歌表层的意思,被动接受了老师的情感定论。至于诗歌意向的丰富性、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艺术技巧的多样性、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作者抒发情感的身世背景、作品的一贯风格等,则往往被忽略掉,一堂课仅仅是生硬地接受几首诗歌鉴赏的结论而已,更谈不上文化底蕴的积累、鉴赏能力的提高。像这样的短文就应该铺展开来,洞幽发微,并以此为典范,教会学生阅读鉴赏的方法。例如,教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要交代作者的身世背景、文本背景,才能指导准确朗读、把握语调、抒发情感;应品味文中的意象,如江山、斜阳草树、巷陌等内涵;要赏析多处用典的作用,如孙权和刘裕、刘义隆和拓拔焘、廉颇等人物的列举,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内涵;要品读个别诗句及用词的巧妙用意,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表达的情感、“赢得仓惶北顾”中“赢”字的意味等;整首诗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有哪些?分别通过怎样的表达技巧来展示的?辛词的语言风格、作品流派;南宋词人在作品中流露的共同情怀;等等。如此短文,内蕴丰富,要想教出深度广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会鉴赏,不是匆匆地表面解读所能达到的。语文教材,有些篇章看似很短的选文,正需要教师下一番刨土挖根的工夫去研读,不能只抓皮毛,不得要领。
浅文深教
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些文章看似简单浅近,似乎没有多少可供挖掘之处;但只要教师肯花功夫,多角度钻研教材,就可以使简单的文章变得繁富,使浅近的文章变得深刻。高中语文选篇老舍的《想北平》,文字浅近平易,理解起来几乎没有难度。有的老师一堂课就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了解一下北平的特点,学生一堂课还没开动脑筋就结束了,这就浪费了课本的教学资源。作为老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宝山,探山取宝。散文是离作者心灵最近的一种文体,个性色彩浓,因此,问题的设计可由此入手,去探讨老舍为何能写出这种风格的文章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1)这篇课文先后选用了北平动中有静、匀调有空,花多菜多果子多这几个特点来写,为什么?(2)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写这些特点的?(4)它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不仅停留在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上,还让学生思考所选内容与作者身世经历之间的关系。作者之所以没写北京的古老建筑,没写颐和园的湖水,什刹海的绿杨,没写“书多文物多”,是因为作者是一个平民,是从一个平民的视觉来观北京的。正像文中作者所说:“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京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引领学生探索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和行文视觉。散文作品是“我手写我口”发乎心中,才会流露在文字上。在这里,它反映的是作者对北平的深切思念;是在动荡的时局之下,作者不能回到北平,再亲进那种亲切、安恬的生活的伤感。这是一种平民化的精神追求,因而在课文中表现得毫不伪饰,朴素直白,所以作者结尾说:真想念北平呀!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内容决定形式,作者平民化的内容也决定了他的语言的平民性:不华丽、不呆板、不做作,而是平实、自然、亲切。最后的问题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恰当的艺术技巧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本文的作者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思念时,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沉而热烈、执着的爱,这种爱十分鲜明!一篇看似浅显的文章,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显出了厚度和深度,从而也引导学生学会深思、判断;学会独立地阅读。 浅文深教需要教师具有问题意识,需要教师有精读细研课文的能力。这才能从浅显的课文中发现并提炼出有一定难度系数的学习内容和训练要点。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避浅显解读的层面,摒弃简单提问,代之以奋力求索的研读体味;更需要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准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开拓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使课堂因充满灵性而变得深沉丰富。一堂课,学生好的生成正是教师敏锐洞察的结果。
深文浅教
浅文宜深教,深文也宜浅教。深文浅教更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深刻全面地把握教材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有善于设计问题和化解问题的能力。深文浅教常常要选择适当的突破口和巧妙的切入点。例如,《前方》这篇课文,常常让师生感到困惑:作者到底在讲什么?不少老师要么教成看图说话的小学生会话作文,要么只讲一讲字词,读一遍了事。因为文章太深奥,太玄虚,所以教师认为讲了学生也不会懂,不如不讲。对此类文章应在全面透彻了解教材的情况下,根据学情确定相应的策略,选取易于突破难关的突破口。如果选择文章体裁做突破口,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文章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首先,这篇文章是一篇融摄影和散文于一体的文章,摄影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视觉上的直观性和冲击力,而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因此,这篇12段的散文,层次划分如下:(1)由摄影照片作为引子;(2)由画面展开联想;(3)回应照片。
显然,联想和感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据此可问:作者对画面产生了哪些联想?让学生分层解读。于是得出:一层(第3段至第7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通过人的“习性”“诱惑”“无奈”“幻想”这几个方面来回答。二层(第8段至第9段),命运把人抛到路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段都是从抽象意义上探讨了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在外的流浪者自不必说,在家的人因心中有目标,似乎仍在路上无家可归,究其实质是心灵没有归宿。三层(第10段)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四层(第11段)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的探讨。层次厘清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对最后两层的“为什么”的探讨,文章更深一层的意蕴就是: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所以人生才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即使还了家,依然还是在无家的感觉中,人们一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而这个理想便是“前方”,正是这“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这就是他们得以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这篇文章,从体裁特点入手,抓准了切入点,再结合语言分析与品读,深入浅出地化解了课堂的所有的难题。很好地达到了深化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但深文浅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也可以浅显一些,恰恰相反,深文就应该备出深意来,它只是以浅显的问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事前有充分的研究和思考,这样才能把握好文章深浅之间的度,才能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游刃有余。
教材所选之文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教师不可轻率地取舍,肤浅随意地处理任何一篇文章。要抱着“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去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课堂教学中长短深浅之文的教法选择应根据文本,根据学情而定。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挖掘深意,教出厚重,教出路子,教出方法来,如此,语文教学方可步入佳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