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问题路径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小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崇高的道德,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文章以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取得的成就,接着阐述了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路径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学习的是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阶段学习的是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相辅相成,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极大的益处。
  一、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品德意识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改变了以往单调而又缺乏生机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得师生思维更加活跃,还使得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极大推动了教学实践。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思想品德教育都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多数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师生互动,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上。
  例如,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一直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这样可以提高全民素质,这也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在礼貌用语和文明习惯培养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懂得以礼仪去对待他人。
  (二)通过实践环节,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在小学思想品德素质培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也是小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未来人生发展道路上会顺利成长,受益终生。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做到教书育人。目前,绝大部分思想品德教师都有非常高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这就极大地推动了思想品德实践教学向前发展,使得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有良好的导向。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转变不足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随着课改在全国小学范围内铺开,思想品德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但是,思想品德改革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学校足够重视,许多学校还存在着喊口号、缺行动的尴尬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小学在学生素质方面成效并不明显,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学校认为,新课改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得到体现,因此对于新课改态度非常暧昧。与此同时,当前教育体系依旧重视升学率,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是否能够考上优秀学校,因此学校的重点依旧放在应试方面,对于道德教育相对忽视,只把升学率和生源当作学校发展的未来,而对于思想道德建设严重忽视。一些家长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可有可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应当首先满足应试课的教学需求。
  第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在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心中,小学生永远只是儿童,儿童的思维非常片面。很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溺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鍛炼自己的机会。学校对于学生的考核以成绩为唯一标准,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排名。小学生当前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的心理适应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具有很强的上进心,自尊心和好胜欲望也非常强烈。但是教师认为这些现象都只是顽皮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两面派的现象。
  (二)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由于当前一些学校对于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并不够,因此思想品德课课程安排非常不合理。无论是师资配置还是课程设置方面,思想品德课都不能得到学校资源保障,很多学校甚至一周只有一节思想品德课。即使是这唯一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也很可能会被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以各种理由强占,思想品德课名存实亡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受到对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不深的影响,很多学校思想品德课的师资配置也不理想,由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一项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培训,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盲目采用灌输的、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路径
  (一)理性思考家庭教育
  第一,全面提升家长的素质。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家长素质对于子女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子女的心理特点,还需要把握子女的成长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可以更有效提高教育实效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教育往往缺乏有效性,只是采用单一灌输的方式进行德育教学,甚至存在过家长不重视德育教育的现象,这对于孩子成长明显不利。为了进一步提升家长的素质,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研讨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家长在德育方面的能力,使得家长在家庭德育教育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家长应当用积极言行去影响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品德。
  (二)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加强对德育的认识。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小学生思想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纳入到重要地位。只有通过良好的思想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全面成长,使学生既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品德,从而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地位,积极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加强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育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德育的重要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可以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熏陶,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文凤,高俊云,王丽红.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4.
  [2]郭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 2(20):149.
  [3]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9.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该门课程,加之物理知识抽象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用说培养其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实践  一、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融入创新教育,简单而言就是教师通过有目的性、有系统性的
【摘要】文章通过引用案例《圆的面积》阐述了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以及自身的一些体会与感想。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  一、背景材料  以前,学校没有电子白板,我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只能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转化方法来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花了大量的时间,但还是没能达成预期效果。现在,有了电子白板,我讲授这节课时,采用课件直观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事先
主要论述斜拉索安装工艺。不同于其他整体穿索的安装,本桥斜拉索的特点是单根穿索,在穿索过程中,为防止同一束内斜拉索相互缠搅,利用导向轮、卷扬机和钢索组成三角闭合回路,并设置
【摘要】概念图是用以组织、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概念图能够系统、直观地呈现概念之间的深层联系,在生物复习课中应用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层掌握。同时,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和转变认知方式。文章就概念图的功能、类型以及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应用建议。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生物复习课;功能;类型;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所涉概念较多,且关
简述了建筑物隔震技术的概况及国内外建筑物基础隔震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介绍了C30级喷射混凝土在建筑物加固改造中应用和质量控制,着重介绍喷射混凝土的应用实例,为建筑加固的设计人员和业主提供选择方案。
【摘要】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心理体验。英语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愿,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