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不但要懂得如何去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一、推开学而不厌之门,开拓广阔天地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有16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品味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指导课上,我建议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几个星期下来,学生对古诗渐渐失去了兴趣,情境教学,激励的语言都苍白无力。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样不好学呢?“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灵机一动,我和学生同诵古诗,相约搜集描写“月亮”的诗,我精心准备,在阅读课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激情诵出,学生眼睛亮晶晶,屏住呼吸,继而是掌声如潮。“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深情诵着,述说着诗的意境,从背诗延伸到阅读面的拓宽拓深,我如饥似渴涉猎各种类型书籍,学生更是视野开阔,遨游在书海中,《十万个为什么》、《水浒传》、《星球大战》……学生都读得津津有味。
二、匠心巧送学习方法的锁匙,培养学习能力
新課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渔”这需要师者的匠心独运,唯有精心设计才能更好掌握学习方法。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很多大师都上过,但我摒弃了他们的思路,因为第一次读《慈母情深》眼睛湿润了,我想起自己的母亲。为了让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孩子们能品味到一份别样的慈母情怀,笔者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父母的爱》进行教学,我想让孩子们体会一下字里行间蕴满慈母情,以“慈母情深,深在……”贯穿全课,学生先找出了句子“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引导理解“震耳欲聋”的意思,体会“震耳欲聋”的环境,母亲昨天、今天、明天都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母亲花一样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飘香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都将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慈母情深,深在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学生从这一环节中感受到,一个词的背后有无限的空间,富含满满的深情。放手让学生自学,惊喜不断,找到“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抓住“角落、极其瘦弱、弯曲”,仔细品味,既而体会到“慈母情深,深在瘦弱的脊背中;慈母情深,深在小小的角落里;慈母情深,深在弯曲着的脊背上”。“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孩子们抓住“掏、揉”的动作,围绕“皱皱”、“龟裂”展开了想象,进行了深挖,说出“慈母情深,深在掏的动作里;慈母情深,深在皱皱的毛票上;慈母情深,深在龟裂的手指上。”孩子们品读着,一一细节均被找出,从动作、神态、环境体会到慈母情深,最后让他们以“慈母的情,深在……”写一首小诗,在孩子们的朗诵中我看到他们眼里的泪花。“从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深深慈母情,写一下自己的母亲,希望从你的字里行间,也能体会到慈母情深。”在孩子们的笔下,我感受到他们与父母的爱之深。让我们匠心巧送孩子学习方法的锁匙,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
三、让教、学、做成为一体,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口语交际“劝说”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模拟现实表演,学生拾起香蕉皮,说:“朋友,你丢的不仅仅是香蕉皮,更是一种美德,看!多走几步,把香蕉皮放入果皮箱中,留下的是洁净的大地”、“瞧,多精彩的戏,用心欣赏,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戏,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看着精彩的表演,听着真诚甚至有点哲理的语言,我深深感动了。可是,集队到食堂就餐,路过垃圾箱,一个同学随手扔了一块纸,纸飘飘悠悠落到路旁,全班学生熟视无睹,课堂上是表演吗?我让前进的脚步停了下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盯着那张纸,静静的,我走上前捡起放入垃圾箱中,做完之后,我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仅要学,更重要的是做。”就餐时,孩子们文雅地吃着饭,少了往日的“喧闹”,学与做相辅相成,教学做融为一体。“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总之,只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有一种执着实践的精神,就会让课堂精彩纷呈,让生活丰富多彩,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会无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 江苏】
一、推开学而不厌之门,开拓广阔天地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有16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品味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指导课上,我建议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几个星期下来,学生对古诗渐渐失去了兴趣,情境教学,激励的语言都苍白无力。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样不好学呢?“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灵机一动,我和学生同诵古诗,相约搜集描写“月亮”的诗,我精心准备,在阅读课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激情诵出,学生眼睛亮晶晶,屏住呼吸,继而是掌声如潮。“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深情诵着,述说着诗的意境,从背诗延伸到阅读面的拓宽拓深,我如饥似渴涉猎各种类型书籍,学生更是视野开阔,遨游在书海中,《十万个为什么》、《水浒传》、《星球大战》……学生都读得津津有味。
二、匠心巧送学习方法的锁匙,培养学习能力
新課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渔”这需要师者的匠心独运,唯有精心设计才能更好掌握学习方法。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很多大师都上过,但我摒弃了他们的思路,因为第一次读《慈母情深》眼睛湿润了,我想起自己的母亲。为了让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孩子们能品味到一份别样的慈母情怀,笔者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父母的爱》进行教学,我想让孩子们体会一下字里行间蕴满慈母情,以“慈母情深,深在……”贯穿全课,学生先找出了句子“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引导理解“震耳欲聋”的意思,体会“震耳欲聋”的环境,母亲昨天、今天、明天都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母亲花一样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飘香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都将在这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慈母情深,深在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学生从这一环节中感受到,一个词的背后有无限的空间,富含满满的深情。放手让学生自学,惊喜不断,找到“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抓住“角落、极其瘦弱、弯曲”,仔细品味,既而体会到“慈母情深,深在瘦弱的脊背中;慈母情深,深在小小的角落里;慈母情深,深在弯曲着的脊背上”。“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孩子们抓住“掏、揉”的动作,围绕“皱皱”、“龟裂”展开了想象,进行了深挖,说出“慈母情深,深在掏的动作里;慈母情深,深在皱皱的毛票上;慈母情深,深在龟裂的手指上。”孩子们品读着,一一细节均被找出,从动作、神态、环境体会到慈母情深,最后让他们以“慈母的情,深在……”写一首小诗,在孩子们的朗诵中我看到他们眼里的泪花。“从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深深慈母情,写一下自己的母亲,希望从你的字里行间,也能体会到慈母情深。”在孩子们的笔下,我感受到他们与父母的爱之深。让我们匠心巧送孩子学习方法的锁匙,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
三、让教、学、做成为一体,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口语交际“劝说”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模拟现实表演,学生拾起香蕉皮,说:“朋友,你丢的不仅仅是香蕉皮,更是一种美德,看!多走几步,把香蕉皮放入果皮箱中,留下的是洁净的大地”、“瞧,多精彩的戏,用心欣赏,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戏,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看着精彩的表演,听着真诚甚至有点哲理的语言,我深深感动了。可是,集队到食堂就餐,路过垃圾箱,一个同学随手扔了一块纸,纸飘飘悠悠落到路旁,全班学生熟视无睹,课堂上是表演吗?我让前进的脚步停了下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盯着那张纸,静静的,我走上前捡起放入垃圾箱中,做完之后,我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仅要学,更重要的是做。”就餐时,孩子们文雅地吃着饭,少了往日的“喧闹”,学与做相辅相成,教学做融为一体。“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总之,只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有一种执着实践的精神,就会让课堂精彩纷呈,让生活丰富多彩,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会无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