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满足新时代的人才建设,各国开始以核心素养为最新的教育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实施上核心素养体现的就是在教育实施中对学生更加全面的培养,与以往的教育理念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本文分析的就是在小学体育课上如何构建出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诠释,并尝试了课程构建,小学体育课的地位逐渐提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在各方面获得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02-01
  新时期下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形成什么样道德品质、如何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自我的实现,这些都是教育界需要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核心素养在国际上被视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不断开发出适用于核心素养的全新课标,基于社会进步的需求,顺应教改的整体潮流,国内的教育界正在从事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这种局面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对小学体育课的课程体系进构建,为小学体育课稳定开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引。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就是为了让个体发展得更加健全,需要通过教育学习来获取使用社会各种复杂生活情境不可缺少的能力、知识以及态度。可以看出素养对人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与知识以及技能,情感态度上也是要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则是体现“核心”,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素养,也是必要的素养。国内相关领域对核心素养的诠释是关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每个学生要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称号,适应持续性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一些共同的核心是不可缺少的,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都需要的。因此核心素养关注的是每个人一生的生活需求。各国在文化背景以及教育体系上是有所差别的,但是在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一定的共识,那就是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实现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我。
  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结构
  1.内容指标
  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考虑到小学体育课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教育的功能。在小学体育课上对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实施培养以及强化。就是指引学生经过体育课上的学习,参与日常的体育运动以及身体锻炼,最终满足终身的运动锻炼技能,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未来在社会上的各方面发展,形成更好的体育品格,并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
  本文构建小学体育课的内容指标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运动能力、运动行为、体育品格以及社会适应。
  运动能力指的是学生的体能发展、各方面的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参与。健康行为指的是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成长以及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体育品格指的是体育道德以及体育精神方面的培养。社会适应指的是包括人际关系建立以及获取各方面体育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2.培育目标及分段育人目标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的实施需要可落实在各个环节阶段,各个水平阶段的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小学体育课的培育目标以及分阶段育人目标。
  在运动能力方面,小学体育课开展的分段育人主要包括三个目标,分别是体能发展、技能培养以及运动参与。低年级的育人目标包括初步让学生的柔韧性得到提升,锻炼学生的灵敏性以及平衡力的体能培育。技能上的强化主要是全身性的运动,初步使用各类运动设备。中年级的培育目标包括强化学生的灵敏性、柔韧性、力量以及速度的体能素质,技能上主要是全身性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运动感器材的操作能力。高年级的培育目标包括灵敏性、心肺能力、速度以及力量素质方面的体能强化以及全身性的控制能力,在体育器材上要求熟练掌握。运动参与体现的是对学生兴趣的不断强化,需要让学生锻炼出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兴趣,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在健康行为方面,低年级主要是对学生体型塑造、身体姿态塑造方面的身体健康培育以及对运动对学生情绪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运动中要能使用各类陌生环境。卫生保健方面要能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以及方法。中年级的培育目标包括对学生体形以及身体姿态进行改善,在运动中保持着稳定的情绪,樂于相互交流活动,保持一定难度的运动锻炼,对卫生保健以及疾病预防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高年级的育人目标是保持学生良好的身姿,可以正确看待成长发育以及运动能力的心理影响,懂得利用运动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同时也是勇于从事一些难度大的训练项目。
  体育品格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在运动中接受失败教训,可以克服各类学习任务,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尊重他人,善于挑战自我。
  在社会适应方面,低年级的学生要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同学可以和谐相处,在体育资源上可以从电视节目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对附近的运动场所有所了解。中年级的学生要达到乐于彼此交流,能够共同完成某项运动任务,对媒体体育以及健康信息可以简单评价。
  三、结论
  总之,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要结合最新的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结合新时代下的各方面资源,让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各阶段得到科学的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强化。新课程体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实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升学生的各方面适应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继红.让学生核心素养植根于五色之花——浅谈法库县五台子小学五色花课程体系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2017(33): 29-31.
其他文献
教师教授高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思路出现停滞、僵化的单一化,只依赖教材对学生讲述历史人物,从而作下相关评论,忽略学生自主思考及个人看法。而学生在生活中的获取的历史人物信息不
很小的时候,我便对手工制作有着一份特殊的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好友小瑶参加了市里举行的一个科技小制作大赛。老师告诉我们,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将被选送到省里参加决赛。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也是落实课改下的“以生为本”理念的有效活动之一,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恰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简要阐述我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自学兴趣;自学指导;自学能力;自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
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杜瑛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EIA100412),日前通过了全国教
期刊
摘 要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把握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备课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备好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把握课堂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重视学生需求、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法指导;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C41,V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06-01  随着新课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
期刊
三月的风,吹绿了满山的小草。三月的雨,滋润了干渴的大地。三月的体验,让我懂得了春天大自然的美,获得了无穷的快乐。暖暖的春风迎头吹,桃花朵朵开。一股浓浓的花香从鼻翼掠
一、历史体验式教学中情景创设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历史体验式教学中,我们发现历史教学情景创设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体验式教学的质量。  1、语言情境缺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