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琵琶在唐代达到第一个高峰期是以“外来乐器面目出现”,与统治阶层的重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音乐文化政策的开放有着重大的关系,而在此基础上琵琶又达到第二高峰期,以“纯粹民族乐器姿态示众”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琵琶音乐;后世琵琶音乐;发展与影响
一、琵琶继唐代之后的发展
琵琶发展到明清时期已与现代琵琶非常相似。在乐器形制上,其为四相十品,能弹奏两组零五个音;演奏方法发展为端坐指弹,演奏者向上斜抱,创作于光绪宣统年间的小广寒弹唱图所示,琵琶抱持姿势基本为竖抱,这样一来也更方便指弹,更有利于左手手指灵活按弦,为右手创造了更多的演奏空间与技法,从而发展出挑、抹、抡、扫等不同的技巧,大大提高了琵琶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自宋代以来,琵琶衍生出众多流派,到了明清时期琵琶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方以燕京王君锡派(直隶派)为代表,南方以江浙陈牧夫派(江浙派)为代表。北派发展较为缓慢,南派以江浙为中心,发展成为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上海派五大流派。
无锡派的代表是华秋萍,主要贡献是将传统演奏作品编纂成《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共收录琵琶曲68首,成为我国琵琶谱中最好印刷出版的琵琶谱。
平湖派的代表是李芳园,其主要贡献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把一些小曲连缀成为大曲,组成套曲并有所发展,是对琵琶大曲的探索和创新。除此之外,谱子中加入了小标题,引导人们正确体会音乐、把握音乐。在琵琶演奏上,李芳园创造了丰富的新指法,如“挂线轮”、“满轮”、“马蹄轮”、“拂扫拂”等,提高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
崇明派的代表是沈肇洲,编纂了《瀛洲古调》,特色是演奏很多典型的民间小曲小调,既可以单独演奏,又可以连成套曲。
浦东派也留有珍贵的琵琶谱,如鞠士林的《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的《陈子敬琵琶谱》、沈浩初的《养正轩琵琶谱》等[1]。在演奏技法上浦东派也较丰富独特,如注重左手的吟揉,右手运指在四条弦上的“大遮分”、“满轮”等指法。
上海派的代表为汪星庭,他使琵琶音乐真正大众化,转变实践方式和观演场所,使琵琶音乐成为大众可以欣赏的音乐,而不再是自由的私人化演奏。
除此之外,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不同音乐形式也促进了琵琶音乐的发展:民歌的伴奏乐器中经常可以见到琵琶的身影;弹词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说唱音乐;十番锣鼓、线索十三套、昆山腔等地方戏曲的伴奏乐器中,琵琶起到重要作用;民族器乐如江南丝竹、福建南音中都使用琵琶。
琵琶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高峰是在唐代第一个高峰期的基础上,以流派为载体,继承了传统琵琶演奏的精髓,对琵琶古曲、演奏技法、观演载体、音乐理念加以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琵琶演奏者以民间艺人或城市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代表人物为刘天华、杨荫浏、曹安和,采用西方作曲技术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琵琶曲如《歌舞引》、《虚赖》等,还创新琵琶指法、弦序、把位、指序等符号,为现代琵琶记谱奠定基础。
20 世纪50年代,琵琶音乐创作受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教育普及的推动,进入了专业音乐体系的传统创作阶段,代表作品如《彝族舞曲》(王惠然曲)、《送我一支玫瑰花》(王范地曲)、《狼牙山五壮士》(吕邵恩曲)等[2]。
20 世纪80年代以后,琵琶音乐的创作者与演奏者分离,使得琵琶创作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开始出现琵琶协奏曲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强、刘德海曲)、《花木兰》(顾冠仁曲)、《祝福》(赵季平曲)、《琵琶协奏曲》(刘学轩曲)等。
二、唐代琵琶对后世琵琶艺术的影响
(一)追求高超的技艺,琵琶名曲层出不穷
唐代琵琶是以高手如星,名曲如云,众多乐手以无暇的高超技艺和酣畅淋漓的感情表达为特征的时期:文人的诗作、文献专著中已有不少记载,如前文所说关于段善本和康昆仑弹奏琵琶决胜负的脍炙人口的事迹。甘肃敦煌莫高窟 112 窟有反弹琵琶的唐代壁画《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3]。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这幅“反弹琵琶”或许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或许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但其所体现琵琶演奏家的高超技艺是不可置否的。
唐代琵琶名曲也层出不穷,如《霓裳羽衣曲》、《绿腰》、《凉州》、《雨霖铃》、《伊州》、《倾杯乐》、《西江月》、《撒金沙》、《何满子》、《秦王破阵乐》等。
明清时期同样不乏琵琶名手,号称“琵琶绝”的李近楼,“能于弦中作将军下教场、鼓、乐、炮、喊之声,一时并作;与人言,以弦对,字句分明,伊如人语……”,“其声能以一人兼数人,能以一音兼数音”。汤应曾人号“汤琵琶”,“所弹古曲百十余曲,大而风雨雷霆,与夫愁人思妇,百虫之号,一草一木之吟,靡不于其声中传之。”由此其技艺高超可见一斑。琵琶曲如《楚汉》、《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洞庭秋思》、《野马跳涧》、《昭君怨》、《月儿高》、《秋江雁语》、《阴春曲》等,题材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些乐曲现已成为目前琵琶古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以来涌现出众多女性演奏家,近代的曹安和,如今的吴玉霞、章红艳、赵聪、杨靖等,除了高超的琵琶技艺,她们更加注重琵琶的教育事业和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创新,为琵琶演奏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开拓了新思路,带来新活力。
琵琶名家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琵琶发展的状况,从唐代开始各演奏家不断追求高超的技艺,而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则更加注重琵琶音乐的教育,使琵琶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更加规范。 (二)不断发展的记谱法及琵琶谱集
唐代琵琶记谱法为燕乐半字谱,是以琵琶的指法音位,来体现具体音高及节拍节奏方面的谱式,也被称作指法谱或音位谱。这种记谱法对节拍、节奏的记录很粗糙、不精确,目前学术界对一些符号对古谱节拍、节奏的翻译都持有不同意见。唐代琵琶谱集多为手抄本,包括流传于日本的《天平琵琶谱》、《五弦琵琶普》、《开成琵琶谱》、《南宫琵琶谱》以及敦煌石窟发现的《敦煌琵琶谱》。
明清至20世纪左右,大量的手抄或刊印琵琶谱流传甚广,在指法符号、曲谱收集上都更为详细,如明代手抄谱《高和江东》,清代手抄谱《一素子琵琶谱》《闲叙幽音》(即《鞠士林琵琶谱》),清代刊印谱《南北二派秘本琵琶普真传》(即《华氏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即《李氏谱》),1916年刊印的《瀛洲古调》,1929年刊印的《养正轩琵琶谱》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版的琵琶譜主要有:《闽南音乐指谱全集》、《汪昱庭琵琶谱》、《琵琶曲选》、《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琵琶专辑)》(该谱为五线谱版)、《中国琵琶名曲荟萃》等[4]。
自唐代以来传世的琵琶谱由最初的不明确的指法谱到现代统一的五线谱,由手抄到刊印,传统曲目、现代创作琵琶曲,创作曲、改编曲,不仅体现着琵琶音乐题材、形式蓬勃发展的轨迹,还体现着科技与文化相互交融下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琵琶作为一件外来乐器在民族文化交流中传入中原,与中原文化相交融,最初兴盛于唐代宫廷,后走到民间,走上专业化的创作道路,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琵琶这件乐器本身发展的记谱法、曲谱与各个时期琵琶音乐家都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郑聪.唐代琵琶艺术探研—以洛阳唐代文物中的琵琶图像为例[J].四川文物,2015(02):109-112.
[2]池玲珑.唐诗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2016(02):110-112.
[3]康瑞军.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
[4]刘海霞,王维涛.对唐代宫廷音乐高度繁盛的分析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1(05):45-50.
作者简介:
夏露露(1997.10—),女,汉族,籍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琵琶音乐;后世琵琶音乐;发展与影响
一、琵琶继唐代之后的发展
琵琶发展到明清时期已与现代琵琶非常相似。在乐器形制上,其为四相十品,能弹奏两组零五个音;演奏方法发展为端坐指弹,演奏者向上斜抱,创作于光绪宣统年间的小广寒弹唱图所示,琵琶抱持姿势基本为竖抱,这样一来也更方便指弹,更有利于左手手指灵活按弦,为右手创造了更多的演奏空间与技法,从而发展出挑、抹、抡、扫等不同的技巧,大大提高了琵琶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自宋代以来,琵琶衍生出众多流派,到了明清时期琵琶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方以燕京王君锡派(直隶派)为代表,南方以江浙陈牧夫派(江浙派)为代表。北派发展较为缓慢,南派以江浙为中心,发展成为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上海派五大流派。
无锡派的代表是华秋萍,主要贡献是将传统演奏作品编纂成《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共收录琵琶曲68首,成为我国琵琶谱中最好印刷出版的琵琶谱。
平湖派的代表是李芳园,其主要贡献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把一些小曲连缀成为大曲,组成套曲并有所发展,是对琵琶大曲的探索和创新。除此之外,谱子中加入了小标题,引导人们正确体会音乐、把握音乐。在琵琶演奏上,李芳园创造了丰富的新指法,如“挂线轮”、“满轮”、“马蹄轮”、“拂扫拂”等,提高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
崇明派的代表是沈肇洲,编纂了《瀛洲古调》,特色是演奏很多典型的民间小曲小调,既可以单独演奏,又可以连成套曲。
浦东派也留有珍贵的琵琶谱,如鞠士林的《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的《陈子敬琵琶谱》、沈浩初的《养正轩琵琶谱》等[1]。在演奏技法上浦东派也较丰富独特,如注重左手的吟揉,右手运指在四条弦上的“大遮分”、“满轮”等指法。
上海派的代表为汪星庭,他使琵琶音乐真正大众化,转变实践方式和观演场所,使琵琶音乐成为大众可以欣赏的音乐,而不再是自由的私人化演奏。
除此之外,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不同音乐形式也促进了琵琶音乐的发展:民歌的伴奏乐器中经常可以见到琵琶的身影;弹词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说唱音乐;十番锣鼓、线索十三套、昆山腔等地方戏曲的伴奏乐器中,琵琶起到重要作用;民族器乐如江南丝竹、福建南音中都使用琵琶。
琵琶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高峰是在唐代第一个高峰期的基础上,以流派为载体,继承了传统琵琶演奏的精髓,对琵琶古曲、演奏技法、观演载体、音乐理念加以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琵琶演奏者以民间艺人或城市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代表人物为刘天华、杨荫浏、曹安和,采用西方作曲技术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琵琶曲如《歌舞引》、《虚赖》等,还创新琵琶指法、弦序、把位、指序等符号,为现代琵琶记谱奠定基础。
20 世纪50年代,琵琶音乐创作受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教育普及的推动,进入了专业音乐体系的传统创作阶段,代表作品如《彝族舞曲》(王惠然曲)、《送我一支玫瑰花》(王范地曲)、《狼牙山五壮士》(吕邵恩曲)等[2]。
20 世纪80年代以后,琵琶音乐的创作者与演奏者分离,使得琵琶创作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开始出现琵琶协奏曲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强、刘德海曲)、《花木兰》(顾冠仁曲)、《祝福》(赵季平曲)、《琵琶协奏曲》(刘学轩曲)等。
二、唐代琵琶对后世琵琶艺术的影响
(一)追求高超的技艺,琵琶名曲层出不穷
唐代琵琶是以高手如星,名曲如云,众多乐手以无暇的高超技艺和酣畅淋漓的感情表达为特征的时期:文人的诗作、文献专著中已有不少记载,如前文所说关于段善本和康昆仑弹奏琵琶决胜负的脍炙人口的事迹。甘肃敦煌莫高窟 112 窟有反弹琵琶的唐代壁画《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3]。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彈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这幅“反弹琵琶”或许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或许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但其所体现琵琶演奏家的高超技艺是不可置否的。
唐代琵琶名曲也层出不穷,如《霓裳羽衣曲》、《绿腰》、《凉州》、《雨霖铃》、《伊州》、《倾杯乐》、《西江月》、《撒金沙》、《何满子》、《秦王破阵乐》等。
明清时期同样不乏琵琶名手,号称“琵琶绝”的李近楼,“能于弦中作将军下教场、鼓、乐、炮、喊之声,一时并作;与人言,以弦对,字句分明,伊如人语……”,“其声能以一人兼数人,能以一音兼数音”。汤应曾人号“汤琵琶”,“所弹古曲百十余曲,大而风雨雷霆,与夫愁人思妇,百虫之号,一草一木之吟,靡不于其声中传之。”由此其技艺高超可见一斑。琵琶曲如《楚汉》、《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洞庭秋思》、《野马跳涧》、《昭君怨》、《月儿高》、《秋江雁语》、《阴春曲》等,题材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些乐曲现已成为目前琵琶古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以来涌现出众多女性演奏家,近代的曹安和,如今的吴玉霞、章红艳、赵聪、杨靖等,除了高超的琵琶技艺,她们更加注重琵琶的教育事业和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创新,为琵琶演奏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开拓了新思路,带来新活力。
琵琶名家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琵琶发展的状况,从唐代开始各演奏家不断追求高超的技艺,而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则更加注重琵琶音乐的教育,使琵琶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更加规范。 (二)不断发展的记谱法及琵琶谱集
唐代琵琶记谱法为燕乐半字谱,是以琵琶的指法音位,来体现具体音高及节拍节奏方面的谱式,也被称作指法谱或音位谱。这种记谱法对节拍、节奏的记录很粗糙、不精确,目前学术界对一些符号对古谱节拍、节奏的翻译都持有不同意见。唐代琵琶谱集多为手抄本,包括流传于日本的《天平琵琶谱》、《五弦琵琶普》、《开成琵琶谱》、《南宫琵琶谱》以及敦煌石窟发现的《敦煌琵琶谱》。
明清至20世纪左右,大量的手抄或刊印琵琶谱流传甚广,在指法符号、曲谱收集上都更为详细,如明代手抄谱《高和江东》,清代手抄谱《一素子琵琶谱》《闲叙幽音》(即《鞠士林琵琶谱》),清代刊印谱《南北二派秘本琵琶普真传》(即《华氏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即《李氏谱》),1916年刊印的《瀛洲古调》,1929年刊印的《养正轩琵琶谱》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版的琵琶譜主要有:《闽南音乐指谱全集》、《汪昱庭琵琶谱》、《琵琶曲选》、《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琵琶专辑)》(该谱为五线谱版)、《中国琵琶名曲荟萃》等[4]。
自唐代以来传世的琵琶谱由最初的不明确的指法谱到现代统一的五线谱,由手抄到刊印,传统曲目、现代创作琵琶曲,创作曲、改编曲,不仅体现着琵琶音乐题材、形式蓬勃发展的轨迹,还体现着科技与文化相互交融下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琵琶作为一件外来乐器在民族文化交流中传入中原,与中原文化相交融,最初兴盛于唐代宫廷,后走到民间,走上专业化的创作道路,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琵琶这件乐器本身发展的记谱法、曲谱与各个时期琵琶音乐家都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郑聪.唐代琵琶艺术探研—以洛阳唐代文物中的琵琶图像为例[J].四川文物,2015(02):109-112.
[2]池玲珑.唐诗中的琵琶艺术[J].交响,2016(02):110-112.
[3]康瑞军.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
[4]刘海霞,王维涛.对唐代宫廷音乐高度繁盛的分析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1(05):45-50.
作者简介:
夏露露(1997.10—),女,汉族,籍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