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种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它可以促进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事物,促进教师成长。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
  关键词:反思;教师成长;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0
  在日本教育界流行一个公式:教师成長=反思 实践 再反思。古人也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一种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一个名师,他不仅是德高、业精、誉佳的名牌教师,而且也是善于反思、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育教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领军人。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要反思的内容有很多。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发现,经常进行如下几个方面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结精彩片断,反思失败之处
  一堂成功的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的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的突破艺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教师在这些方面都应该及时地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此外,教学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有时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不够合理,也有时是习题的难易度把握不好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并针对原因做出改进措施,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的适用性更广、更持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被遗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教学行为符合教学目标。
  三、反思是否充分开发利用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好的教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会 “照本宣科”。而要达到不“照本宣科”,教师就不得不做一件事情:“吃透”教材,调整、补充或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吃透”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教材在教师的心中要“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吃透”教材之后,教师还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表现为“调整”教材、“整合”教材、“解读”教材。“调整”教材也就是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整合”教材,即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解读”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材料显露出另外的意义。此外,教师若发现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教材,教师也可以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材料相互补充,即“补充”教材。这样才会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使教学过程更精彩,更具吸引力。
  四、反思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合作,那只是有教学形式的 “假教学”。
  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因人施教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
  六、反思师生互动,讲究动态生成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体验、感悟、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奇思妙想”,擦出创新的火花,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生成的“火花”,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展开讨论,给课堂带来几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同时,教师更应该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这样既为教研积累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反思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反思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自我提高的意识”。教师应该把反思看成是自己精神需求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我们相信,一个乐于反思的教师才会走出自己的新路,一个会反思的教师才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教育艺术的蓝天。
  
  作者简介:班丕控,现任教于天等县民族中学。本人是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第二期第二批学员,崇左市首批教育系统专家库成员之一,2010年获得崇左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带学生在历年中考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诱导、探究法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的诱导与师生互动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过程,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理解实际问题。这种方法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習活动,在动眼看、动口说、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思的过程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初中数学;诱导;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围绕学习任务(材料或问题),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数学思维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和体验数学文化、欣
作为高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
摘要:笔者结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具体案例,從夯实功底,充分备课,用广博学识带动课堂;更新观念,活用教法,用多感观激发主体参与热情尊重差异;学会倾听,用鼓励创设和谐氛围;把握核心、注重实效,用精心设疑深化主体思维等角度阐述了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实施措施,让主体性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主体性;学生;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技工学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合格技术工人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在市场中求得发展,就必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当前急需统一认
摘要: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安排,多给机会让他们去把握,多给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多给问题让他们去解决,多给是非让他们去明辨,多给疑难让他们去探讨……让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
夏承燾(1900-1986),字瞿禪,晚號瞿髯,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從一九二○年代後期始,夏先生專攻詞學,歷任之江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學院、杭州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摘要:对于中学生教育管理来说,心理学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和工具,尤其在当代的中学生工作中,我们教育管理者更需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工具在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心理学的激励方案和沟通尊重两个元素出发,探计了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以便提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之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06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练好基本功以外,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在身教、言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信赖感。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讲替罚法,促学生记心;反话正说法,促学生自省;先扬后抑法,促学生整改;巧妙比喻法,止住学生争端;冷静处理法,促学生自制,从而达到促改效果。  关键词:惩戒批评;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