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就是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情感的熏陶,情操的陶冶。语文新课程的这一定位决之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之一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将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陶冶情操的活动。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学做真人,教师就得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情感教育,这样即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了解文本情感
  教师要精研教材,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品所流露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钻研作品,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挖掘出作品所蕴涵的真实情感,探求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情感倾向,这样才能把作者的博大情怀,细腻情感,忧愤之思,贴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如不了解江河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以及在黑暗中不倦地探索追求的精神,就很难把握《星星变奏曲》这一课的深刻情感内涵,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法在教学中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更不能启迪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展望与追求。如果教师只教其“文”未传其“情”,那就无法做到以情动人,情感的彩云也随着单调的讲读飘然而逝,只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
  因此,教师只有准确地掌握作品的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才能使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领悟到作品的艺术魅力,陶冶于作品丰富的情感海洋之中,感知作品人物的心灵体验。
  二、感知文本情感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朗读信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把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使抽象,空洞的文理,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感受相联接,更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声。通过有感情地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心随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怦然心动,体会作品中的苦与乐,忧与喜,思与怨。例如,有感情地朗读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作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盼春、绘春、赞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春的画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情感态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通过朗读初见端倪,学生也很自然进入了作者的思维空间,为进一步体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因此说,朗读能使学生观其文,晓其理,知其情。
  三、融入文本情感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情感,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与作者心灵相通,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的分析,抓住作品的情感线索,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切入点,激活学生沉寂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作者的真实情感与学生的切实感受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在作品的情感世界里自由翱翔,激发奇特的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迸发出内心的情感洪流,达到忘我的至高情感境界,最终使教师、学生和作者三位一体,产生共鸣。如鲁迅的《故乡》,文章开端的景物描写统领全篇。“时间既然是深冬,……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现状,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的旧社会的鄙夷之情。学生在这种景物的渲染之下,深刻感悟到旧社会所造成的一片死寂,从内心涌出那种对旧社会愤恨之情。教师从多渠道加以引导,如采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加以感染,从听觉上加以熏陶等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感情,这样使学生自然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与作者心意相通,共同入境。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更是发人深省,“我想:希望是本无所为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指出:新生活的实现,要脚踏实地的奋斗。这是作者情感由衷的表露,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能激发他们潜在的斗志和勇气。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的真实情感,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通过学生情感的融入,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作品所渗透出来的情感美,从内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坚定了勇往直前的信念。
  四、转移文本情感
  是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影响,即在感悟作品情感的基础上,使学生所流露的“情”转移到其他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上。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讲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感情教育方法。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做到移情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万事基于“根本”。抓住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激活他们沉寂的心灵,让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使学者变为乐学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如采用多媒体、图片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快乐地投入带学习当中。其次,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框架。(比如你没有交过学生的写作技巧,却一味强调他们妙笔生花,文采照人,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放能以不变应万变。第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用科学地方法去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事物的本质,防止学生负迁移(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干扰)。
  移情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的艺术魅力所在,是拓宽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途径,只有很好地运用这种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丰富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觉悟。
  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来感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的重要途径,更是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充实和延伸,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在人格上得以美化和完善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更应该正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加强,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得到充分感悟,实现情感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高效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堂的质量,提高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课堂的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一个高质量的课程应该能将学生融入进来,让他们以积极地态度参与到课堂中来。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能够把自己日常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总结起来,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的方法。笔者就如何对这种课堂效果的提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更
期刊
摘要: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嵌名联更是语言精练,感情充沛,表意明确,包含赠联人对所赠对象的深厚情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和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嵌名联;德育    对联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2005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将对联艺术引入春节联欢晚会,收
期刊
摘要:农村中小学课件应用存在误区,部分老师要么像“棒棒”样照搬课件,要么是拿课件当教案,要么把课件弄成杂烩。这需要从意识上正确认识课件辅助教学的本质,遵循“精简”原则;从操作上走“拿——改——用”的路:即为我所需的拿,为教学所用的改,恰到好处的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误区;对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已越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快乐。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最让人伤脑筋的是活动主题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领域,它讲究自主、综合、活动,但自主性太大、综合得太多、活动得太乱,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从,找不着方向。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应多加斟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农村;主题;创新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高中政治新课改诸多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换得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果。本文将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政治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笔者在与课改结伴而行的日子里不懈地实践、反思,总结出了一些构建高中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整个数学乃至理科学习的基础,学好小学数学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非常必要,这能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充分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中国国内大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正规的英语学习教育。学习了12年以上的英语,对于这样一门亲切普遍,有时显得比母语还重要的语言,大多数人还是没能将它熟练掌握,甚至无法自信地开口说出。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令人们惭愧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提升当代中学生、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重点突出创新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程度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创新;思维;理念;尝试;丰富   
期刊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补充与拓展。本文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如何灵活运用教材源及开发利用学生实际生活源。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三环节;加与减;出与入;远与近    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每课内容的选材不像语文课那样具体翔实,语言描述生动形象;也不像数学课那样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那么,如何才能把《品德与
期刊
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存在的,特别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上课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教师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智能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各自的水平层次上,造成了后进生“吃不好”,尖子生“吃不饱”的现状,各类学生都不能达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因此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新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性”不但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研究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及受到的启示。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索;思考    课堂既是学生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情感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场所。这就要求教师改进历史教法,全身心地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