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能力,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期孩子的分享意识淡薄,帮助幼儿产生内在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才会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和意识。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分享意识
一、为幼儿树立榜样
教师往往是幼儿心目中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好模仿,他们往往把老师的行为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在分享的教育活動中,我经常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幼儿,如逻辑狗课上,总有个别幼儿忘记带模板,上课时因为担心幼儿没有模板操作而哭鼻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总会说:“没关系,老师的可以分享给你用。”之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幼儿会说:“别担心,我们一起分享着用。”再如,幼儿们都喜欢小贴纸,可是刚开始谁都不愿意将自己包里的小贴纸分享给别人,更有的幼儿想要别人的小贴纸,哭着鼻子来告状说:“老师,他不给我。”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并做到:不随意送幼儿小贴纸;对于有进步或表现好的幼儿,我愿意将我的小贴纸分享给他们作为奖励。幼儿们看到我的行动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出现了以下现象:“彬彬你今天没有打小朋友,我把我的玩具给你玩一会儿吧。”佳佳说着,将自己手中的汽车玩具大方地递给了彬彬。彬彬如获珍宝,要知道这可是彬彬心心念念的变形汽车啊。在一个下雨天,妍妍和雨辰一起走进教室,妍妍说:“老师,雨辰没有伞,我和她一起打着我的雨伞走来的。”我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她非常开心,这一切都说明了幼儿们已经有了分享的动机、意识和行为,也体验到了分享后的乐趣。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以分享为表扬去引导幼儿,幼儿定会朝这个方向走来。
二、萌发幼儿的分享意识,让幼儿初识分享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让幼儿萌发分享意识。幼儿期很多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分享,因此,教师就需要告知幼儿,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去体验分享,享受分享后带来的快乐。如小班的乐乐小朋友4岁生日当天,她妈妈送来了生日蛋糕并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幼儿们和乐乐一起拍着生日照,吃着蛋糕,拿着小礼物开心极了。我问幼儿们高不高兴,大家都说高兴,我问为什么高兴,大家都说因为乐乐给他们吃她的生日蛋糕,还给他们礼物。我进一步问:“你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什么吗?”幼儿们都摇摇头。我带着神秘的口吻说:“这种行为叫‘分享’。”幼儿们重复着我的话——“分享。”王XX小朋友说:“乐乐,谢谢你给我们分享你的蛋糕还有礼物,等我过生日我也给你分享我的蛋糕。”更有些幼儿也跟着说,以后分享玩具、分享画笔……对于乐乐和其他小朋友来说,这一次小小的分享活动,为他们今后更乐于分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良好的情景,培养幼儿分享的行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我们创设了“玩具分享日”的主题活动,幼儿们从家里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我们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玩具展览,并让幼儿任意挑选玩耍,幼儿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玩着各自喜欢的但不是自己的玩具。元元小朋友跑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老师,这样玩真有意思,我以后有新玩具还要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 苏苏小朋友说:“老师,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大黄蜂,可是我家没有,今天我终于玩到了,我太高兴啦!”可见,教师有目的地去创设一些情景,幼儿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
经过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和培养,我班幼儿在分享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不肯、不愿意和害怕分享,到后来的大方、主动和自主的分享,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幼儿们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分享意识
一、为幼儿树立榜样
教师往往是幼儿心目中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好模仿,他们往往把老师的行为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在分享的教育活動中,我经常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幼儿,如逻辑狗课上,总有个别幼儿忘记带模板,上课时因为担心幼儿没有模板操作而哭鼻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总会说:“没关系,老师的可以分享给你用。”之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幼儿会说:“别担心,我们一起分享着用。”再如,幼儿们都喜欢小贴纸,可是刚开始谁都不愿意将自己包里的小贴纸分享给别人,更有的幼儿想要别人的小贴纸,哭着鼻子来告状说:“老师,他不给我。”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并做到:不随意送幼儿小贴纸;对于有进步或表现好的幼儿,我愿意将我的小贴纸分享给他们作为奖励。幼儿们看到我的行动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出现了以下现象:“彬彬你今天没有打小朋友,我把我的玩具给你玩一会儿吧。”佳佳说着,将自己手中的汽车玩具大方地递给了彬彬。彬彬如获珍宝,要知道这可是彬彬心心念念的变形汽车啊。在一个下雨天,妍妍和雨辰一起走进教室,妍妍说:“老师,雨辰没有伞,我和她一起打着我的雨伞走来的。”我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她非常开心,这一切都说明了幼儿们已经有了分享的动机、意识和行为,也体验到了分享后的乐趣。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以分享为表扬去引导幼儿,幼儿定会朝这个方向走来。
二、萌发幼儿的分享意识,让幼儿初识分享
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让幼儿萌发分享意识。幼儿期很多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分享,因此,教师就需要告知幼儿,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去体验分享,享受分享后带来的快乐。如小班的乐乐小朋友4岁生日当天,她妈妈送来了生日蛋糕并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幼儿们和乐乐一起拍着生日照,吃着蛋糕,拿着小礼物开心极了。我问幼儿们高不高兴,大家都说高兴,我问为什么高兴,大家都说因为乐乐给他们吃她的生日蛋糕,还给他们礼物。我进一步问:“你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什么吗?”幼儿们都摇摇头。我带着神秘的口吻说:“这种行为叫‘分享’。”幼儿们重复着我的话——“分享。”王XX小朋友说:“乐乐,谢谢你给我们分享你的蛋糕还有礼物,等我过生日我也给你分享我的蛋糕。”更有些幼儿也跟着说,以后分享玩具、分享画笔……对于乐乐和其他小朋友来说,这一次小小的分享活动,为他们今后更乐于分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良好的情景,培养幼儿分享的行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我们创设了“玩具分享日”的主题活动,幼儿们从家里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我们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玩具展览,并让幼儿任意挑选玩耍,幼儿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玩着各自喜欢的但不是自己的玩具。元元小朋友跑到我面前高兴地说:“老师,这样玩真有意思,我以后有新玩具还要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 苏苏小朋友说:“老师,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大黄蜂,可是我家没有,今天我终于玩到了,我太高兴啦!”可见,教师有目的地去创设一些情景,幼儿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
经过幼儿园三年的教育和培养,我班幼儿在分享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不肯、不愿意和害怕分享,到后来的大方、主动和自主的分享,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幼儿们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