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接一个》为例谈“诗文互补”的阅读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文互补是拓展阅读的一种形式,可以在有限的时空背景下,开掘出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而达到提升阅读效率的目的。《一个接一个》一文以儿童的视角,用最本真、最自然的语言介绍了孩童无奈而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感受儿童的天真可爱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
  一、立足意象,品读感受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意象是整个文本的核心。在《一个接一个》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从品味诗句入手。
  如在品读第一小节“月夜,正玩着踩影子……”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感受作者快乐而又无奈的心情。经过品读学生就会发现,课文第一句主要写了小作者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接下来写了自己无奈的感受以及心愿,最后则是描写了小作者良好的心态。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下自己的“玩影子”游戏,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有着类似的想法与经历。就这样,在“诗文互补”的前提下,学生深刻体会“玩影子”游戏给小作者带来的感受,真正走进了小作者的内心。
  在童诗教学中,采取“诗文互补”的品读感悟形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共鸣,还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真正深入文本,感受到作者明显的心理变化。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在童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巧设情境,把学生由单一的童诗带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进而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入诗境,悟诗情。
  如当学生读“月夜,正玩着踩影子……”这个小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皎洁的月光下,你和小朋友们正在玩踩影子的游戏,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在学生朗读完毕以后,教师接着说:“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听到妈妈喊你睡觉,此时你的心情又会怎样?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不得已回家睡觉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当多数学生表达不开心的时候,教师再因势利导:“我们的小作者可不会一直不开心,他在想些什么?”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小作者快乐、开心的心情,教育学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
  在童诗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巧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朗读语境与朗读氛围,就这样,在教师引读与学生朗读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真正读出了小作者的心理变化,走进了阅读的深处。在这个环节中,诗文互补、品读引读贯穿其中,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因诗造境,以境补境
  “诗文互补”下的文章是童诗的扩展与阐释,童诗是文章的浓缩与提炼,把它们结合起来教学,不仅可以拿诗歌片段为教学所用,还可以采取把整首诗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以实现诗文的互通共融。
  在《一个接一个》这首童诗的教学中,当读到最后一个小节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出对其他小朋友好奇的心理,还可以鼓励学生以文本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正在干什么?什么使自己的心情發生了变化?最后自己又是什么心情?”如此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课堂中,诗文互补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与载体,还是很好的触点与语言生发点,让整个课堂情趣盎然,韵味十足。在童诗教学中,运用诗文互补的方式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语言养分,提升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先锋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紧紧围绕“寓理于乐,寓情于趣”展开,所以这一文体也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文章就是寓言,尽管它们的篇幅不长,却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为此教师应该依据其问题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提升学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情深、风清、事信、义贞、体约、文丽是文章的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万物之文”,也可以以“六义”为其标准。  一、“情深”:师生情感真挚  课堂教学的“情深”,是指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体现出的情感真挚。而情感真挚的基础,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真正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过度“师本”或过度“生本”,都难以“情深”。以下就从这两方面进
“微课”又名“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理念而迅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加入微课的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能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植入更能够激活学生、激活教师、激活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植入微课激活限时课堂,让学生更直观、高效地理解知识、享受知识、运用知识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
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时下教师普遍关注与重视的问题。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课堂评价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服务。因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策略单元”,借助整个单元的课文训练某一种核心的阅读方法。这种单元类型的教学就需要充分开掘单元课文与所要重点训练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单元训练重点。那么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预测”,该怎么教学呢?  一、把握契机,唤醒动力,让预测兴趣盎然  1.各抒己见,在众说纷纭中预测  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探索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已经得到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但是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效果,还要追求效率。让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繁多是公认的事实,是不是繁多的内容就一定需要复杂的教学过程呢?这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思考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首先研究了《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
阅读能力是学习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阅读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把比较阅读融入教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喜欢阅读、懂得阅读。  一、不同阅读材料间的内容对比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字水平,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阅读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现阶段学生水平的教材进行比较
翻开统编本教材,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动、灵动的插图。这些插图紧扣文本内容,极富人文性、趣味性。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称得上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插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意义和价值,遗憾的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只重视语篇的教学,而忽视了语篇中插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插图仅仅成为教学的点缀,而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如何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掘其功能、意义和价值,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自主选题”“自由表达”等具体的建议,反对一切束缚学生思维、表达的行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和价值教育研究所所长金生鈜教授告诉我们: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和分享。这里的共同学习、互相交换、积极分享,对于习作教学中学生自主选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
童诗有着稚嫩的语言,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描绘生活,以儿童的口吻与大自然对话,充满着童真、童趣,深受儿童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让童诗教学为学生的童年增添一抹亮丽的颜色呢?教师可以从儿童诗的情感、情趣与情境等方面入手。《听听,秋的声音》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一首童诗,作者主要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音,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童诗语言优美,充满了童趣,富有韵味,深受学生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