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伟大小说家劳伦斯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创作的背景环境和人物素材很多都源于作者本人早年的真实生活。童年的矿区生活是劳伦斯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不仅如此,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这两个在劳伦斯生命早起极为重要的女人也是影响他创作《儿子与情人》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伦斯的成长环境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反映,以及他生命早期的两个重要女人——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与小说中的莫瑞尔太太和米利亚姆的形象对比分析,揭示出他的早年的矿区生活和这两个重要的女人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证实小说《儿子与情人》的浓厚的自传性特点。
关键词 : 《儿子与情人》 自传性 矿区生活
一、引言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是一位十分善于将自身的生活经历转化到作品中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有明显的自传性。《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它的自传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伦斯的成长环境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反映,以及他生命早期的两个重要女人——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与小说中的莫瑞尔太太和米利亚姆的形象对比分析,揭示出他的早年的矿区生活和这两个重要的女人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证实小说《儿子与情人》的浓厚的自传性特点。
二、早年的矿区生活
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著名的矿区。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伊斯特伍德被B.W.公司收购后开始了煤的开采,于是一个原先只有零星农舍茅屋的村落到了19世纪末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小镇。在劳伦斯的记忆中,整个小镇的人们都在围着矿井转,男人们白天下矿井采煤,回家时已经快天黑了,所以他们一天见不到几个小时的阳光,妻子则享有整个白天。除了一天暗无天日的劳作外,矿工们都喜欢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留给酒馆,一是为了发泄一天的劳累和苦闷,二是为了躲避老婆的唠叨,家庭物质的贫乏所带来的烦恼,以及孩子们的吵闹。在《儿子与情人》中矿工们长年累月地在黑暗的井下工作,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却微薄的仅够糊口。这些矿工是劳伦斯的父亲亚瑟,更是他笔下保罗的父亲莫瑞尔,他们的生活仿佛是机器上的齿轮,机械地不停地转动却不是为了自己。“矿工们冒雨行进,一个个灰头灰脑,愁眉不展,川流不息地沿着铁道走到田野里。莫瑞尔撑着雨伞,听到雨点咔吧打在伞上,从中享受到一点乐趣。”①
由此可见,伴随《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劳伦斯本人生活和成长环境。然而,这部小说的自传性还不仅仅反映在它真实地再现了劳伦斯的成长环境,还表现在其中的人物的塑造也受到了作者身边人物的影响,其中小说中许多人都可以在劳伦斯的生活中找到原型。
三、莉迪亚与莫瑞尔太太
小说《儿子与情人》动笔于1910年10月,完成于1912年5月,定稿于1912年10月,出版于1913年5月,期间正是劳伦斯经历了丧母之痛,与杰西和巴罗斯的恋爱纠葛和与弗丽达的疯狂爱情,但从它的主要创作时间来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在他身边的两个女性的催发下诞生的,即母亲莉迪亚与杰西·钱伯斯。
首先,《儿子与情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儿子保罗与母亲之间纠缠不清的情结与爱恋。莫瑞尔太太的原型正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迪亚,而保罗所经历的爱恨纠葛除少许细节出入外便是劳伦斯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所写之人和事皆源自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触动,这也许正是为何劳伦斯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此出神入化动人心弦的原因。
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劳伦斯的父母也是在一次舞会中相遇,冲动的结合造就了他们不协调的婚姻。然而婚后不久,莉迪亚便发现这名在欢乐场合让她倾心的能歌善舞的美男子并不是她内心深处所刻意追求的丈夫。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和信仰等种种方面的悬殊注定了他们的婚姻将成为一个战场。婚姻的失败让莉迪亚像所有传统女性一样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然而大儿子的离家和二儿子的不幸离世给这位母亲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将所有的爱与关注都投给了才华横溢的三儿子劳伦斯。1910年12月,劳伦斯在给雷切尔·安南德·泰勒的信中对这一段经历有着真实的记载,由于父母的不幸婚姻:
“这种情况形成了我跟母亲之间的一种纽带。我们彼此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爱着,同时也是母子之间的爱。我们之间本能地相互了解。她对我的姑母说起过我‘他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像是我的一部分。’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两者就像一个人似的,彼此非常理解,心心相印。这种情况相当可怕,在某些方面是我变得很不正常。
没有人能够得到我的心灵。既然我的母亲已经占有了它,别人就再也不可能得到它了。再也没有人能都进入我的自身,拿我像空气一样进行自由呼吸了。”
莉迪亚的这份母爱无疑成为劳伦斯一生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以后每当他坐下来写作时,笔端流出的文字语言和它们所构成的人物情节总是少不了母亲的影子。然而,劳伦斯对他母亲的情感一直是纠结而矛盾的。一方面他深爱母亲,视其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渴望摆脱母亲,寻求生活和精神上的自由。这种纠结的爱和情怀伴随他一生成就了他多部著作,其中《儿子与情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纠结于劳伦斯心头的恋母情结在《儿子与情人》中一泻千里,尽管劳伦斯本人并不承认,其他人包括杰西都一致认为保罗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劳伦斯前半生的爱恨纠葛。
“‘我忍受不了,我可以让另一个女人——可不是她。她不会给我任何机会,一丁点机会也不会……’一听到母亲这样说,保罗立刻对米莉安恨之入骨。”②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虽然劳伦斯本人并不赞成弗洛伊德的理论,而他在书中基于自身经历的描述和真实情感的抒发却让他的著作《儿子与情人》成了弗洛伊德“恋母情结”的绝佳例证。这反过来科学地论证了《儿子与情人》中情感与经历的真实性和书的自传性。
四、杰西与米利亚姆
杰西·钱伯斯是劳伦斯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他们在杰西家的哈格兹农场相识并相恋。正如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所描述的保罗与米利亚姆的相恋过程一样。然而这段恋爱并不被劳伦斯的母亲认可,最后这段恋情以失败告终。由此不难看出,《儿子与情人》中的米利亚姆正是根据杰西的形象塑造出的人物。 在劳伦斯年轻的生命里杰西是宝贵的。她的文雅、庄重、热情且自信的性格唤起了劳伦斯的热情。他们之间精神的交流和对写作的共同爱好激发了劳伦斯的创作灵感。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杰西在劳伦斯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莉迪亚才像争夺情人那样一次又一次地把劳伦斯从杰西身边拉回。劳伦斯此时正徘徊在母亲与恋人之间。如果将劳伦斯的心比做一个房子,母亲的那间房完全住着母亲毫无疑问,而爱情的那间房他也无意识地保留了大半部分给母亲。试问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怎么能容得下杰西那真挚而纯粹的爱?被“恋母情结”深深困扰的劳伦斯在这份纯粹的爱情面前显得喜怒无常、难以捉摸。
有一次,杰西和劳伦斯一起在花园里散步,杰西被盛开着的金黄色的水仙花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去吻这些花朵,并啧啧称赞花朵的美丽。赫伯特却无动于衷,甚至有点反感。
其实劳伦斯反感的不是杰西爱花而是她那种带有攻击性侵略性的爱的方式,这让他害怕无法为母亲保留心里的那“半间房间”。劳伦斯与母亲的这种“几乎像丈夫妻子那样爱着”的感情困扰了他的前半生,这种困扰在他与杰西的恋情里表现得最强烈。这种困扰自然而然地被抒发在作品中。熟读《儿子与情人》的读者不难发现,书中有与这段杰西与劳伦斯赏花经历十分相似的情节。
“她把那绽开的金黄色花朵一瓣瓣翻开,用乞求的目光让他看,她自己一直在尽情、贪婪地抚摸那些花朵。……
‘你喜欢难道非得抓紧它们,仿佛要把它们的心掏出来不可吗?你干吗不能多克制一下自己,含蓄一点,或者……?’”③
可见,米利亚姆就是他心中的杰西,米利亚姆和保罗所经历的感情纠葛就是他与杰西的翻版。然而唯一不同的是小说中的米利亚姆为了挽回她和保罗的感情确实奉献了自己,与保罗发生了性关系。然而现实中劳伦斯并未真正与杰西发生性关系,这也许正是他们最终分手的原因之一。
爱情观上灵与肉的分离是“恋母情结”对劳伦斯的一个重要毒害。在精神上,劳伦斯是爱杰西的,杰西对他的重要性可以从他对杰西说的话中看出:“我给我你的是我最好的那一部分,实际上你并不需要我的另一部分。写作以及我所有的另外一部分都属于你。”然而在肉体上他却认为并不需要杰西。这或许是由于他对杰西的精神之恋像极了他对母亲的爱恋,是一种他深深渴望却不敢用肉体亵渎的情感。
在他母亲的有生之年,他不可能全身心地爱上一个女人,他只能将一半交给杰西,而肉体上的欲望又让他必须寻找另一个可以亲吻的女人。这种灵肉分离的折磨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体现在保罗和米利亚姆的关系中。
五、结语
丰富的生活经历、细致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思维能力是劳伦斯创作的源泉。在《儿子与情人》中,他将自己的生活转化成文学作品,又以作品为载体抒情表志。这部作品中有他对资本主义发展对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环境的摧残的憎恨,有他对母亲想爱又想挣脱的矛盾情感,有他对爱情的苦苦追求和探寻。这其中的情感因真实才更加细致深刻,又因细致而更显真实。作为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它让作家身边的许多人成了不朽的文学形象,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巨大作用。
注释:
①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②同上,第272页。
③同上,第278页。
参考文献:
[1]Maureen Stewart.The English Novel in the Twentieth Cen tury:D.H.Lawrence and his Mother[J].Contemporary Review,2012.
[2]艾米丽.汉恩.劳伦斯和他身边的女人们[M].成都: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3]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毛信德.二十世纪文学泰斗·劳伦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孙延,王昭.D.H.劳伦斯早期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4).
[6]王斌.D.H.劳伦斯的情感经历对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的影响[J].人文论坛,2011.
[7]万莉.劳伦斯精神自我的成长与“柏拉图式恋爱”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1998(5).
[8]刑建昌.劳伦斯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关键词 : 《儿子与情人》 自传性 矿区生活
一、引言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是一位十分善于将自身的生活经历转化到作品中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有明显的自传性。《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它的自传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劳伦斯的成长环境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反映,以及他生命早期的两个重要女人——母亲莉迪亚和初恋情人杰西,与小说中的莫瑞尔太太和米利亚姆的形象对比分析,揭示出他的早年的矿区生活和这两个重要的女人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证实小说《儿子与情人》的浓厚的自传性特点。
二、早年的矿区生活
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著名的矿区。大约在19世纪30年代,伊斯特伍德被B.W.公司收购后开始了煤的开采,于是一个原先只有零星农舍茅屋的村落到了19世纪末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小镇。在劳伦斯的记忆中,整个小镇的人们都在围着矿井转,男人们白天下矿井采煤,回家时已经快天黑了,所以他们一天见不到几个小时的阳光,妻子则享有整个白天。除了一天暗无天日的劳作外,矿工们都喜欢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留给酒馆,一是为了发泄一天的劳累和苦闷,二是为了躲避老婆的唠叨,家庭物质的贫乏所带来的烦恼,以及孩子们的吵闹。在《儿子与情人》中矿工们长年累月地在黑暗的井下工作,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却微薄的仅够糊口。这些矿工是劳伦斯的父亲亚瑟,更是他笔下保罗的父亲莫瑞尔,他们的生活仿佛是机器上的齿轮,机械地不停地转动却不是为了自己。“矿工们冒雨行进,一个个灰头灰脑,愁眉不展,川流不息地沿着铁道走到田野里。莫瑞尔撑着雨伞,听到雨点咔吧打在伞上,从中享受到一点乐趣。”①
由此可见,伴随《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劳伦斯本人生活和成长环境。然而,这部小说的自传性还不仅仅反映在它真实地再现了劳伦斯的成长环境,还表现在其中的人物的塑造也受到了作者身边人物的影响,其中小说中许多人都可以在劳伦斯的生活中找到原型。
三、莉迪亚与莫瑞尔太太
小说《儿子与情人》动笔于1910年10月,完成于1912年5月,定稿于1912年10月,出版于1913年5月,期间正是劳伦斯经历了丧母之痛,与杰西和巴罗斯的恋爱纠葛和与弗丽达的疯狂爱情,但从它的主要创作时间来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在他身边的两个女性的催发下诞生的,即母亲莉迪亚与杰西·钱伯斯。
首先,《儿子与情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儿子保罗与母亲之间纠缠不清的情结与爱恋。莫瑞尔太太的原型正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迪亚,而保罗所经历的爱恨纠葛除少许细节出入外便是劳伦斯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所写之人和事皆源自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触动,这也许正是为何劳伦斯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此出神入化动人心弦的原因。
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劳伦斯的父母也是在一次舞会中相遇,冲动的结合造就了他们不协调的婚姻。然而婚后不久,莉迪亚便发现这名在欢乐场合让她倾心的能歌善舞的美男子并不是她内心深处所刻意追求的丈夫。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和信仰等种种方面的悬殊注定了他们的婚姻将成为一个战场。婚姻的失败让莉迪亚像所有传统女性一样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然而大儿子的离家和二儿子的不幸离世给这位母亲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将所有的爱与关注都投给了才华横溢的三儿子劳伦斯。1910年12月,劳伦斯在给雷切尔·安南德·泰勒的信中对这一段经历有着真实的记载,由于父母的不幸婚姻:
“这种情况形成了我跟母亲之间的一种纽带。我们彼此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爱着,同时也是母子之间的爱。我们之间本能地相互了解。她对我的姑母说起过我‘他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像是我的一部分。’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两者就像一个人似的,彼此非常理解,心心相印。这种情况相当可怕,在某些方面是我变得很不正常。
没有人能够得到我的心灵。既然我的母亲已经占有了它,别人就再也不可能得到它了。再也没有人能都进入我的自身,拿我像空气一样进行自由呼吸了。”
莉迪亚的这份母爱无疑成为劳伦斯一生享用不完的精神财富,以后每当他坐下来写作时,笔端流出的文字语言和它们所构成的人物情节总是少不了母亲的影子。然而,劳伦斯对他母亲的情感一直是纠结而矛盾的。一方面他深爱母亲,视其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渴望摆脱母亲,寻求生活和精神上的自由。这种纠结的爱和情怀伴随他一生成就了他多部著作,其中《儿子与情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纠结于劳伦斯心头的恋母情结在《儿子与情人》中一泻千里,尽管劳伦斯本人并不承认,其他人包括杰西都一致认为保罗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劳伦斯前半生的爱恨纠葛。
“‘我忍受不了,我可以让另一个女人——可不是她。她不会给我任何机会,一丁点机会也不会……’一听到母亲这样说,保罗立刻对米莉安恨之入骨。”②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虽然劳伦斯本人并不赞成弗洛伊德的理论,而他在书中基于自身经历的描述和真实情感的抒发却让他的著作《儿子与情人》成了弗洛伊德“恋母情结”的绝佳例证。这反过来科学地论证了《儿子与情人》中情感与经历的真实性和书的自传性。
四、杰西与米利亚姆
杰西·钱伯斯是劳伦斯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他们在杰西家的哈格兹农场相识并相恋。正如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所描述的保罗与米利亚姆的相恋过程一样。然而这段恋爱并不被劳伦斯的母亲认可,最后这段恋情以失败告终。由此不难看出,《儿子与情人》中的米利亚姆正是根据杰西的形象塑造出的人物。 在劳伦斯年轻的生命里杰西是宝贵的。她的文雅、庄重、热情且自信的性格唤起了劳伦斯的热情。他们之间精神的交流和对写作的共同爱好激发了劳伦斯的创作灵感。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杰西在劳伦斯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莉迪亚才像争夺情人那样一次又一次地把劳伦斯从杰西身边拉回。劳伦斯此时正徘徊在母亲与恋人之间。如果将劳伦斯的心比做一个房子,母亲的那间房完全住着母亲毫无疑问,而爱情的那间房他也无意识地保留了大半部分给母亲。试问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怎么能容得下杰西那真挚而纯粹的爱?被“恋母情结”深深困扰的劳伦斯在这份纯粹的爱情面前显得喜怒无常、难以捉摸。
有一次,杰西和劳伦斯一起在花园里散步,杰西被盛开着的金黄色的水仙花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去吻这些花朵,并啧啧称赞花朵的美丽。赫伯特却无动于衷,甚至有点反感。
其实劳伦斯反感的不是杰西爱花而是她那种带有攻击性侵略性的爱的方式,这让他害怕无法为母亲保留心里的那“半间房间”。劳伦斯与母亲的这种“几乎像丈夫妻子那样爱着”的感情困扰了他的前半生,这种困扰在他与杰西的恋情里表现得最强烈。这种困扰自然而然地被抒发在作品中。熟读《儿子与情人》的读者不难发现,书中有与这段杰西与劳伦斯赏花经历十分相似的情节。
“她把那绽开的金黄色花朵一瓣瓣翻开,用乞求的目光让他看,她自己一直在尽情、贪婪地抚摸那些花朵。……
‘你喜欢难道非得抓紧它们,仿佛要把它们的心掏出来不可吗?你干吗不能多克制一下自己,含蓄一点,或者……?’”③
可见,米利亚姆就是他心中的杰西,米利亚姆和保罗所经历的感情纠葛就是他与杰西的翻版。然而唯一不同的是小说中的米利亚姆为了挽回她和保罗的感情确实奉献了自己,与保罗发生了性关系。然而现实中劳伦斯并未真正与杰西发生性关系,这也许正是他们最终分手的原因之一。
爱情观上灵与肉的分离是“恋母情结”对劳伦斯的一个重要毒害。在精神上,劳伦斯是爱杰西的,杰西对他的重要性可以从他对杰西说的话中看出:“我给我你的是我最好的那一部分,实际上你并不需要我的另一部分。写作以及我所有的另外一部分都属于你。”然而在肉体上他却认为并不需要杰西。这或许是由于他对杰西的精神之恋像极了他对母亲的爱恋,是一种他深深渴望却不敢用肉体亵渎的情感。
在他母亲的有生之年,他不可能全身心地爱上一个女人,他只能将一半交给杰西,而肉体上的欲望又让他必须寻找另一个可以亲吻的女人。这种灵肉分离的折磨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体现在保罗和米利亚姆的关系中。
五、结语
丰富的生活经历、细致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思维能力是劳伦斯创作的源泉。在《儿子与情人》中,他将自己的生活转化成文学作品,又以作品为载体抒情表志。这部作品中有他对资本主义发展对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环境的摧残的憎恨,有他对母亲想爱又想挣脱的矛盾情感,有他对爱情的苦苦追求和探寻。这其中的情感因真实才更加细致深刻,又因细致而更显真实。作为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它让作家身边的许多人成了不朽的文学形象,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巨大作用。
注释:
①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②同上,第272页。
③同上,第278页。
参考文献:
[1]Maureen Stewart.The English Novel in the Twentieth Cen tury:D.H.Lawrence and his Mother[J].Contemporary Review,2012.
[2]艾米丽.汉恩.劳伦斯和他身边的女人们[M].成都: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3]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毛信德.二十世纪文学泰斗·劳伦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孙延,王昭.D.H.劳伦斯早期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4).
[6]王斌.D.H.劳伦斯的情感经历对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的影响[J].人文论坛,2011.
[7]万莉.劳伦斯精神自我的成长与“柏拉图式恋爱”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1998(5).
[8]刑建昌.劳伦斯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