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零点起航
1981年7月,高江海从邢台师专毕业,被分配到沙河市西部丘陵的石岗中学任教。上师范当教员,当时是许多人瞧不起的职业,“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当教师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他家地处太行山区一个偏远的小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十岁时他就随父母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开始每天挣3工分。春天挑水播种,夏天在地里锄苗,特别是犁地耕种的日子,大人扶犁,小孩牵牲口,他矮矮的个头站在那威武高大的骡马前面,心里就发怵,生怕走偏了墒沟。在生产队劳动的年代,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十八岁那年,他有幸考入邢台师范专科学校,走出了农门,成了村里恢复高考之后第一个大学生。
上师范时,他的古典文学老师曾说:做不了好社员,就要做个好教员。当时的石岗中学是个半寄宿制学校,远路学生住宿,近路学生走读。学校有二十多名教师,大多来自本村或附近村庄,大多数教师是“一头沉”。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些老师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锄头,课堂忙教学,课下忙农活。他离家30多里路,家里有父母姐姐照管,家务事也少,同事有事请假,他就可以做替补——多上课,多辅导。那时,既没有绩效工资,也没有课时补贴,住宿学生早晚自习他几乎全包。白天上课,晚上等学生就寝后,他可以静下心来阅读课外书,翻阅教学资料,反思课堂教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了解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心理。
2001年秋,高老师调到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对轻松的环境给予他以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他便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来充实自己。当时学校承担着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进修任务,他负责中文、历史、地理、政教四个专业学员的组织学习工作,授课教师是邢台学院的教授,个个都是梳理知识的高手,于是他便当起了学员,每讲必到,且坚持到底,比其他学员更认真。教授们渊博的学识、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对问题的真知灼见令他耳目一新。三年下来,四个专业五十余门课,他至少能听四十多门,这是他一生中获得知识最多的时期。从政教专业学到了有关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知识;从地理专业了解到许多自然方面知识;从历史学科中懂得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文明延续的知识;从中文专业课程中,学到了唐诗宋词晋文章,诗经汉赋元杂剧,开阔了视野,扎实了文学功底,为他的教学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在学习中,高老师认真反思自己过去教学中的得失,深入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念转变方式,力争把实践的过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先后主持了“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形式及评价研究”“探索‘自助餐’式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等研究课题。在省内举办了《新课程与教师观念的转变》《学校质量管理》《教育评价》等讲座40余场,将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思考与同行分享。为充分表达他的教育思想,曾先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30多篇专业论文,还有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文本阐释、主题阅读、选文赏析、中高考试题分析等稿件千余篇,他还积极参与了多部书籍的编写。醉心于教学教研,换回了许许多多的收获。 在生活中沉淀
做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高老师写出的论文倘若没有一定的教育素养读者是不会有兴趣来读的,因为不是武侠小说,不是言情趣闻。身边曾有人指着他的脊梁说他有“精神病”,在不少人的眼里,他成了“另类”。他常听到别人对他嘲笑的词语:歇斯底里、神经兮兮、老古董等。可有时他在想,丑小鸭变成天鹅是需要有一个艰苦历程的,搞理论研究未必别人就能理解,别人不理解是常事,耐得住寂寞,就会走向成功。于是他就像“疯子”一样听课、访谈、读书、写作。近十多年来,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五意识”“四能力”和“三境界”,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在2008年参评特级教师答辩时,专家给予充分肯定。教师应具备的合作意识、权威意识、终身教育意识、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等“五种意识”论述刊载于《光明日报》。此外,他还提倡教师对课堂教学要加以反思,把反思放在了与“三笔字”“简笔画”同等的位置,它是教师从业的一种必备基本功,教师通过反思就会明白自己教学的得失,就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工作中,高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出了教师有效遏止“职业倦怠”的方法,即教师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要脚踏实地将规划付诸于实践,这样就会对事业充满热情,对工作一片痴爱。为此他建议年轻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远、近期规划;有年计划、月计划,甚至是日日有计划。计划要立足实际,不好高骛远;要步步落实,不轻言放弃;要时时感到自己的目标就是对教育、对后代的一种责任,把目标当成动力,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他的这些教育思想经媒体传播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有了梧桐树,不愁招不来金凤凰。几年来,许多教师慕名找他拜师,沙河市青年教师杨军明、陈淑英,主动把说课稿、讲课流程拿来请他指点,每次讲公开课都邀请他去听课,不给指出问题决不罢休。杨军明老师酷爱教学研究,经常把自己教学中的想法与他交流,他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册井中学赋》,气势磅礴,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巍巍太行东麓,赫赫邢台西南,册井中学,山里孩子一摇篮。后傍英雄子侠墓,鲜血染红枫叶山,浩然正气冲霄汉;前临万亩银杏园,绿色海洋波涛翻,花香阵阵扑人面。《沙河县志》曰:册井中学,钟灵毓秀之地,才俊辈出之乡……”陈淑英老师全盘吸收了他的“大语文”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通览史籍,她写了许多有关“家乡名吃”的散文,家乡土地上的瓜果梨枣,俚语民俗,经她轻轻一点,便在了报纸上留下一个个“方块”,她是学校有名的“女才子”,她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秀外慧中,文学细胞显露无遗。去年,这两位教师分别获得“邢台市名师”和“沙河市骨干教师”称号。邻县有一位教师,在网络上看到他发表的文章之后,乘车百里来到学校,先把自己近年来写的50多篇散文放在他的面前恳求让他指点,他被她的这种好学精神深深打动。一个在小学工作多年的教师,能够坚持创作数年,并大胆找他指导,实在是出乎预料。她的虚心与诚意感染了他,他决定收下这个徒弟,当场给她取笔名“田园”。在后来的岁月里,她坚持学习,坚持写作,相继在报纸上发表文章10余篇,《家乡的槐树》是她的得意之作。地处深山区的年轻教师张建国,在一个大雪飘飘的上午敲响了他的家门,见到他就表现出无比的激动,他说“仰慕你很久,今天总算见到了。”接着他把如何知道高老师做教研,如何知道进行创作等一一叙述了出来,他还带给他一本《余映潮教案选》和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算是见面礼。小伙子畅谈了他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说出了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困惑,诚心要拜他为师。还有河北、山东、河南、上海等地的老师,他们或通过网络留言,或通过电话沟通,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愿意拜他为师,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研究的本领。
2015年3月,他应“教育网刊编辑总群”夏玉珍老师邀请,在群里以《志当存高远击水竞风流》为题,举办了“成长过程”“教育思想”“写作思考”“几点做法”“成长的幸福感”五次讲座,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人生的成长历程,将他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和盘托出,希望大家能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迪。主持人曾这样做点评:聆听高老师的成长故事,感受高老师的教育思考,领略高老师的写作历程,无论对初写作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作者,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踏着高老师的脚步前行,没错的!
让能量充分释放
土耳其有这样一句谚语“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其实,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应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高老师曾说,他读大专时,现代文学老师在一次谈话中说道,一个人若从20岁开始认定一个目标走下去,一生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可以成为诗人,可以成为作家,可以成为艺术家。老师说这句话时是1981年,他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他就带着懵懂上路,三十多年来,在沿途看到了很多风景:小桥流水、浊浪滔滔;茫茫大漠、黄沙扑面;竹外桃枝、落英缤纷。一路走来,苦辣酸甜,趣味良多。而今他到了知天命之年,已感受到了生命的紧迫。从2008年开始,他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上5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一年四季没有午休,礼拜天从不休息,寒暑假坚持读书写作。他的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绝非以小时来算的,从大年初一到腊月三十,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时间差,他真正体会到了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日月如穿梭,光阴似水流,春去秋来老将至,人生百年一瞬间。值得高老师欣慰的是,他从2000年6月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连续15年没停止写作。特别是2008年6月至今,已经坚持七年多时间,他每天利用晚上10点之后的时间写上1~2个小时,标志着这项工作在持续,在延伸。很多时候他写作到深夜,饥饿难忍,辘辘饥肠填上一包方便面,便感到十分满足,无比惬意。支撑他信念的是,愿意挑战生命的极限,让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在一次全体学生大会上,高老师曾用他丰厚的阅历诠释了对人生的思考。他说:“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有限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去谱写人生最美的乐章,书写人生最美的篇章。”
1981年7月,高江海从邢台师专毕业,被分配到沙河市西部丘陵的石岗中学任教。上师范当教员,当时是许多人瞧不起的职业,“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当教师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他家地处太行山区一个偏远的小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十岁时他就随父母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开始每天挣3工分。春天挑水播种,夏天在地里锄苗,特别是犁地耕种的日子,大人扶犁,小孩牵牲口,他矮矮的个头站在那威武高大的骡马前面,心里就发怵,生怕走偏了墒沟。在生产队劳动的年代,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十八岁那年,他有幸考入邢台师范专科学校,走出了农门,成了村里恢复高考之后第一个大学生。
上师范时,他的古典文学老师曾说:做不了好社员,就要做个好教员。当时的石岗中学是个半寄宿制学校,远路学生住宿,近路学生走读。学校有二十多名教师,大多来自本村或附近村庄,大多数教师是“一头沉”。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些老师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锄头,课堂忙教学,课下忙农活。他离家30多里路,家里有父母姐姐照管,家务事也少,同事有事请假,他就可以做替补——多上课,多辅导。那时,既没有绩效工资,也没有课时补贴,住宿学生早晚自习他几乎全包。白天上课,晚上等学生就寝后,他可以静下心来阅读课外书,翻阅教学资料,反思课堂教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了解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心理。
2001年秋,高老师调到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对轻松的环境给予他以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他便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来充实自己。当时学校承担着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进修任务,他负责中文、历史、地理、政教四个专业学员的组织学习工作,授课教师是邢台学院的教授,个个都是梳理知识的高手,于是他便当起了学员,每讲必到,且坚持到底,比其他学员更认真。教授们渊博的学识、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对问题的真知灼见令他耳目一新。三年下来,四个专业五十余门课,他至少能听四十多门,这是他一生中获得知识最多的时期。从政教专业学到了有关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知识;从地理专业了解到许多自然方面知识;从历史学科中懂得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文明延续的知识;从中文专业课程中,学到了唐诗宋词晋文章,诗经汉赋元杂剧,开阔了视野,扎实了文学功底,为他的教学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在学习中,高老师认真反思自己过去教学中的得失,深入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念转变方式,力争把实践的过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先后主持了“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形式及评价研究”“探索‘自助餐’式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等研究课题。在省内举办了《新课程与教师观念的转变》《学校质量管理》《教育评价》等讲座40余场,将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思考与同行分享。为充分表达他的教育思想,曾先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30多篇专业论文,还有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文本阐释、主题阅读、选文赏析、中高考试题分析等稿件千余篇,他还积极参与了多部书籍的编写。醉心于教学教研,换回了许许多多的收获。 在生活中沉淀
做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高老师写出的论文倘若没有一定的教育素养读者是不会有兴趣来读的,因为不是武侠小说,不是言情趣闻。身边曾有人指着他的脊梁说他有“精神病”,在不少人的眼里,他成了“另类”。他常听到别人对他嘲笑的词语:歇斯底里、神经兮兮、老古董等。可有时他在想,丑小鸭变成天鹅是需要有一个艰苦历程的,搞理论研究未必别人就能理解,别人不理解是常事,耐得住寂寞,就会走向成功。于是他就像“疯子”一样听课、访谈、读书、写作。近十多年来,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五意识”“四能力”和“三境界”,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在2008年参评特级教师答辩时,专家给予充分肯定。教师应具备的合作意识、权威意识、终身教育意识、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等“五种意识”论述刊载于《光明日报》。此外,他还提倡教师对课堂教学要加以反思,把反思放在了与“三笔字”“简笔画”同等的位置,它是教师从业的一种必备基本功,教师通过反思就会明白自己教学的得失,就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工作中,高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出了教师有效遏止“职业倦怠”的方法,即教师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要脚踏实地将规划付诸于实践,这样就会对事业充满热情,对工作一片痴爱。为此他建议年轻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有远、近期规划;有年计划、月计划,甚至是日日有计划。计划要立足实际,不好高骛远;要步步落实,不轻言放弃;要时时感到自己的目标就是对教育、对后代的一种责任,把目标当成动力,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他的这些教育思想经媒体传播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有了梧桐树,不愁招不来金凤凰。几年来,许多教师慕名找他拜师,沙河市青年教师杨军明、陈淑英,主动把说课稿、讲课流程拿来请他指点,每次讲公开课都邀请他去听课,不给指出问题决不罢休。杨军明老师酷爱教学研究,经常把自己教学中的想法与他交流,他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册井中学赋》,气势磅礴,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巍巍太行东麓,赫赫邢台西南,册井中学,山里孩子一摇篮。后傍英雄子侠墓,鲜血染红枫叶山,浩然正气冲霄汉;前临万亩银杏园,绿色海洋波涛翻,花香阵阵扑人面。《沙河县志》曰:册井中学,钟灵毓秀之地,才俊辈出之乡……”陈淑英老师全盘吸收了他的“大语文”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通览史籍,她写了许多有关“家乡名吃”的散文,家乡土地上的瓜果梨枣,俚语民俗,经她轻轻一点,便在了报纸上留下一个个“方块”,她是学校有名的“女才子”,她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秀外慧中,文学细胞显露无遗。去年,这两位教师分别获得“邢台市名师”和“沙河市骨干教师”称号。邻县有一位教师,在网络上看到他发表的文章之后,乘车百里来到学校,先把自己近年来写的50多篇散文放在他的面前恳求让他指点,他被她的这种好学精神深深打动。一个在小学工作多年的教师,能够坚持创作数年,并大胆找他指导,实在是出乎预料。她的虚心与诚意感染了他,他决定收下这个徒弟,当场给她取笔名“田园”。在后来的岁月里,她坚持学习,坚持写作,相继在报纸上发表文章10余篇,《家乡的槐树》是她的得意之作。地处深山区的年轻教师张建国,在一个大雪飘飘的上午敲响了他的家门,见到他就表现出无比的激动,他说“仰慕你很久,今天总算见到了。”接着他把如何知道高老师做教研,如何知道进行创作等一一叙述了出来,他还带给他一本《余映潮教案选》和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算是见面礼。小伙子畅谈了他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说出了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困惑,诚心要拜他为师。还有河北、山东、河南、上海等地的老师,他们或通过网络留言,或通过电话沟通,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愿意拜他为师,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研究的本领。
2015年3月,他应“教育网刊编辑总群”夏玉珍老师邀请,在群里以《志当存高远击水竞风流》为题,举办了“成长过程”“教育思想”“写作思考”“几点做法”“成长的幸福感”五次讲座,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人生的成长历程,将他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和盘托出,希望大家能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迪。主持人曾这样做点评:聆听高老师的成长故事,感受高老师的教育思考,领略高老师的写作历程,无论对初写作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作者,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踏着高老师的脚步前行,没错的!
让能量充分释放
土耳其有这样一句谚语“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其实,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应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高老师曾说,他读大专时,现代文学老师在一次谈话中说道,一个人若从20岁开始认定一个目标走下去,一生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可以成为诗人,可以成为作家,可以成为艺术家。老师说这句话时是1981年,他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他就带着懵懂上路,三十多年来,在沿途看到了很多风景:小桥流水、浊浪滔滔;茫茫大漠、黄沙扑面;竹外桃枝、落英缤纷。一路走来,苦辣酸甜,趣味良多。而今他到了知天命之年,已感受到了生命的紧迫。从2008年开始,他的作息时间调整为早上5点左右起床,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一年四季没有午休,礼拜天从不休息,寒暑假坚持读书写作。他的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绝非以小时来算的,从大年初一到腊月三十,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时间差,他真正体会到了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日月如穿梭,光阴似水流,春去秋来老将至,人生百年一瞬间。值得高老师欣慰的是,他从2000年6月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连续15年没停止写作。特别是2008年6月至今,已经坚持七年多时间,他每天利用晚上10点之后的时间写上1~2个小时,标志着这项工作在持续,在延伸。很多时候他写作到深夜,饥饿难忍,辘辘饥肠填上一包方便面,便感到十分满足,无比惬意。支撑他信念的是,愿意挑战生命的极限,让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在一次全体学生大会上,高老师曾用他丰厚的阅历诠释了对人生的思考。他说:“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有限而又充满诗意;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去谱写人生最美的乐章,书写人生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