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好看!
2012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人宣布莫言成为这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许多中国人都乐了。似乎多美的词用在莫言身上都不为过,似乎全中国的人都成了和莫言沾亲带故的人。好吧!至此诺贝尔文学奖重新成了一个公允的,至高无上的,让人心怀喜悦和敬意的文学奖。
莫言这个名字就像瘟疫一样,流行得让人恐惧。莫言原名管谟业,我想,莫言得了诺贝尔奖的其中一个好处大概是,之后不会有人叫他莫先生,而改称管先生或者莫言先生了吧!
莫言的书卖断了,莫言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就跟大字报一样在网络中,电视里,杂志上,到处有人说,有人贴,有人叫好,有人骂街。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对莫言的评价,说“莫言就是个话唠”,那个时候,莫言还没有得文学奖,应该也没有那么多人认识他,(这里要插一句,根据新浪微博的调查“诺奖之前你认识莫言吗”的数据统计,现在(2012年10月14日晚)有20137个人投票,其中16309个人都把票投给了“嘿嘿说实话不知道莫言是谁”这个选项,插播结束)看到这个评价,心中狂喜,多妙的评价啊!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我愿意把书分成两种,一种是要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的,另一种则是一战乏了歇歇再战的。莫言的书,不管厚的薄的,在我看来总是要归到前者。和很多从看《红高粱家族》了解莫言的人不一样,我看的第一本书叫《檀香刑》,那个时候,这本书应该刚刚被他写出来,很热乎,书很厚,封面上是贾平凹提的字,古拙有趣,然后我就像捧着个大热包子一样,欲罢不能地啃了几天。
这种快乐是很难描述的,书中的具体情节已经差不多忘记了,只记得他那么仔细地絮絮叨叨地讲着怎么制作用于檀香刑的木头,他那么仔细地絮絮叨叨地讲着怎么将一个人剐成各种型号的肉片……喜欢!好看!惟这四个字而已。
后来又陆续地看了一些他的书,《天堂蒜薹之歌》是不太喜欢的,《四十一炮》和《红高粱家族》是喜欢的,最喜欢的是《生死疲劳》,《生死疲劳》有种撒开了的豁朗劲儿,看的时候,仿佛能调动所有的感官跟随着它似的,书中的主人公保留着前世作为人的记忆和聪明才智轮回成各种动物,俨然便成了和人作对的高智商捣乱分子,还记得有一次主人公轮回成了一头猪,上了树,翻了墙,俨然成了猪王,后来跑去当野猪,还当成个野猪王。真是畅快得很!
据说这部书讲的关于农民与土地的问题,被归入乡土小说的行列,我已经全然不记得那些个内容了,脑子里只有书中诡谲的情节,洒脱的文字而已。陶渊明先生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自然不能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只是这句话真真就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还有人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我想这一辈子,我大概也就只能做个看看热闹的外行人,不过,于我,能看看热闹,也真是幸甚至哉!
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一次访谈中,莫言说到《蛙》,称80后90后看了之前一直不曾看的《蛙》不可能无动于衷。这两天趁着诺贝尔的热闹,看了《蛙》,说老实话,刚开始我并不太喜欢这本书,感觉是,他在《生死疲劳》中成了精,到了《蛙》,又被打回人形了。当然,这可能和题材有关系。“蛙”的谐音是“娃”,况且,青蛙的叫声与孩子的哭声有些相似。《蛙》讲的就是“娃”的故事。莫言用书信的方式讲了一个管计划生育的姑姑的故事。
姑姑是一个对党和国家极度忠诚的人,她的父亲是一个跟随白求恩大夫的老革命医生,她女承父业当了一名大夫,学了妇科,运用新法接生抢了很多“老娘婆”的饭碗,在那个光荣妈妈的年代里,她马不停蹄地接生了无数个孩子,那个时候,她是村子里的天使,送子娘娘,什么脚先出来的,手先出来的,顺产的,难产的,到她手里,总是能母子平安。后来,她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头人,在那个只生一个好的年代里,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她发狠弄死了无数个未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她又成了恶魔,在那个传宗接代为第一要义的农村,四里乡邻都戳着脊梁骨骂她。无论别人怎么对她怎么说她,她总是昂扬着斗志,或接生孩子,或刮掉孩子。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还是姑姑带着人抓孕妇去计划生育的部分,首先死去的是“我”的妻子,七个月大的肚子,为了“我”能留在部队,不被处理,为了姑姑负责的计划生育工作好好进行,她就死在了引产的手术台上。
还有两个孕妇都是被姑姑在河里捉到的,他们全家总动员和姑姑斗智斗勇,最后,都败在了她的手上。前一个孩子和母亲都去世了,后一个母亲,她本身就是姑姑接生的,最后关头,姑姑动了恻隐之心,可是母亲还是难产而死,早产的孩子经历凶险活了下来,却是个女婴。那个父亲为自己家绝后而嚎哭,死去的母亲,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这个女婴大概是姑姑唯一对党和国家犯的错误了吧!
接触过那么多的女人和婴孩,就像是上天的意旨,姑姑本人却没有孩子。她的爱情和婚姻那么索然,未婚夫叛逃去了台湾,在隐隐约约和几个已婚未婚的男人周旋过之后,她嫁给了一个沉默的捏泥人的手工艺人。姑姑晚间回家,听到稻田中一片蛙声,如同孩子的啼哭,仿佛就看到了无数找她索命的孩子,她狂奔回家,在路上,扑倒在一个人的怀里,那个人就成了她的丈夫。
晚年的姑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罪孽中,她丈夫用泥人给她带来了救赎。当看到她打开幽暗小屋的门,那些本应该出世而又未能出世的孩童以泥人的形象被一排排摆放整齐在神龛中享受香火的时候,我便翻江倒海一般和书中的“我”一起泪流满面。
可是有些人的灾难并没有结束,关于孩子,在新的时代,又有了新的折腾方式,“我”的再婚妻子没有生育能力,但是却是一个母爱泛滥的女人,为了要孩子,已经绝经的她想出了找人代孕的方式,她只要孩子,不管是谁的。开办代孕公司的老板是过去的一个兽医,之前破坏计划生育,偷偷给人摘掉节育环,后来又开了代孕公司,把人生孩子的事情当成畜生配种一样一块儿都干了。最后,那颗卵子的出处竟然就是那个被姑姑的恻隐之心救下的女婴。
整部小说是由信件和剧本构成的,在最后一封信和最后的剧本中,两个矛盾的情节出现了:信中,“我”告诉那位日本友人,说妻子成了超高龄产妇,由姑姑亲自接生,是个男孩子。而在剧本中,是那个曾经的女婴孕育了“我”的儿子,母子还未见上一面,已经被姑姑抱走,送到了“我”的家中。而可怜的母亲因为这样成了一个疯子。
看这两段的时候确实恍惚了,“我”说的两个版本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相?不愿意看悲剧,是因为悲剧总是让人产生无力感,这个从出生就受尽了折磨的姑娘,被遗弃,被冷落,受伤毁容,为人代孕替父交医药费,实在是不愿意看她到最后生下孩子,失落了孩子,成了疯子。也许这其中根本就没有真相,这些信件和剧本,本来就是由“我”的笔所写,这里的故事本来就荒诞得不真实。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中国人的眼中似乎有着更重要的含义,似乎生命的意义被单纯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于是这种看似荒诞的残酷恰恰是最接近真实的,就像姑姑之前迫人引产的那些故事,这对于我们来说,看起来就像一个个阴冷潮湿的传说,可是,从内心深处,我们却都知道,这传说并不遥远,直到现在,像姑姑这样的热血计生干部依稀可见,报章上时不时会出现因为超生引产造成的人命官司,而人工受精、代孕妈妈这些词对于我们来说,更会不陌生。
莫言用书信的方式来记叙这一切,给了他能够评论这个故事的空间,在叙事过程中,他可以随时停下正在讲的故事,对姑姑,对自己作一些评价和判断,从阅读的角度上来说,这对故事的连贯性有一定的影响,可是,这些自责、茫然甚至有时候是为自己开脱的话语,却能让人看到故事背后的人性的真实,我想,这也许是莫言用这种方式写作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这样的写法也限制了他的文字不如之前在《生死疲劳》、《檀香刑》中所表现的那么斐然,小说中的文字和表达都是谨慎而有些怯意的。这种阅读体验是新的,不同以往的。想来,这大概就是我说不大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很多人重新走进了书店,捧起了书,我想,这是在莫言得了文学奖之后,唯一值得庆贺的变化吧!
惟书是论,莫言莫言!
责任编辑:方丹敏
2012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人宣布莫言成为这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许多中国人都乐了。似乎多美的词用在莫言身上都不为过,似乎全中国的人都成了和莫言沾亲带故的人。好吧!至此诺贝尔文学奖重新成了一个公允的,至高无上的,让人心怀喜悦和敬意的文学奖。
莫言这个名字就像瘟疫一样,流行得让人恐惧。莫言原名管谟业,我想,莫言得了诺贝尔奖的其中一个好处大概是,之后不会有人叫他莫先生,而改称管先生或者莫言先生了吧!
莫言的书卖断了,莫言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就跟大字报一样在网络中,电视里,杂志上,到处有人说,有人贴,有人叫好,有人骂街。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对莫言的评价,说“莫言就是个话唠”,那个时候,莫言还没有得文学奖,应该也没有那么多人认识他,(这里要插一句,根据新浪微博的调查“诺奖之前你认识莫言吗”的数据统计,现在(2012年10月14日晚)有20137个人投票,其中16309个人都把票投给了“嘿嘿说实话不知道莫言是谁”这个选项,插播结束)看到这个评价,心中狂喜,多妙的评价啊!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我愿意把书分成两种,一种是要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的,另一种则是一战乏了歇歇再战的。莫言的书,不管厚的薄的,在我看来总是要归到前者。和很多从看《红高粱家族》了解莫言的人不一样,我看的第一本书叫《檀香刑》,那个时候,这本书应该刚刚被他写出来,很热乎,书很厚,封面上是贾平凹提的字,古拙有趣,然后我就像捧着个大热包子一样,欲罢不能地啃了几天。
这种快乐是很难描述的,书中的具体情节已经差不多忘记了,只记得他那么仔细地絮絮叨叨地讲着怎么制作用于檀香刑的木头,他那么仔细地絮絮叨叨地讲着怎么将一个人剐成各种型号的肉片……喜欢!好看!惟这四个字而已。
后来又陆续地看了一些他的书,《天堂蒜薹之歌》是不太喜欢的,《四十一炮》和《红高粱家族》是喜欢的,最喜欢的是《生死疲劳》,《生死疲劳》有种撒开了的豁朗劲儿,看的时候,仿佛能调动所有的感官跟随着它似的,书中的主人公保留着前世作为人的记忆和聪明才智轮回成各种动物,俨然便成了和人作对的高智商捣乱分子,还记得有一次主人公轮回成了一头猪,上了树,翻了墙,俨然成了猪王,后来跑去当野猪,还当成个野猪王。真是畅快得很!
据说这部书讲的关于农民与土地的问题,被归入乡土小说的行列,我已经全然不记得那些个内容了,脑子里只有书中诡谲的情节,洒脱的文字而已。陶渊明先生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自然不能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只是这句话真真就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还有人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我想这一辈子,我大概也就只能做个看看热闹的外行人,不过,于我,能看看热闹,也真是幸甚至哉!
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一次访谈中,莫言说到《蛙》,称80后90后看了之前一直不曾看的《蛙》不可能无动于衷。这两天趁着诺贝尔的热闹,看了《蛙》,说老实话,刚开始我并不太喜欢这本书,感觉是,他在《生死疲劳》中成了精,到了《蛙》,又被打回人形了。当然,这可能和题材有关系。“蛙”的谐音是“娃”,况且,青蛙的叫声与孩子的哭声有些相似。《蛙》讲的就是“娃”的故事。莫言用书信的方式讲了一个管计划生育的姑姑的故事。
姑姑是一个对党和国家极度忠诚的人,她的父亲是一个跟随白求恩大夫的老革命医生,她女承父业当了一名大夫,学了妇科,运用新法接生抢了很多“老娘婆”的饭碗,在那个光荣妈妈的年代里,她马不停蹄地接生了无数个孩子,那个时候,她是村子里的天使,送子娘娘,什么脚先出来的,手先出来的,顺产的,难产的,到她手里,总是能母子平安。后来,她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头人,在那个只生一个好的年代里,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她发狠弄死了无数个未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她又成了恶魔,在那个传宗接代为第一要义的农村,四里乡邻都戳着脊梁骨骂她。无论别人怎么对她怎么说她,她总是昂扬着斗志,或接生孩子,或刮掉孩子。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还是姑姑带着人抓孕妇去计划生育的部分,首先死去的是“我”的妻子,七个月大的肚子,为了“我”能留在部队,不被处理,为了姑姑负责的计划生育工作好好进行,她就死在了引产的手术台上。
还有两个孕妇都是被姑姑在河里捉到的,他们全家总动员和姑姑斗智斗勇,最后,都败在了她的手上。前一个孩子和母亲都去世了,后一个母亲,她本身就是姑姑接生的,最后关头,姑姑动了恻隐之心,可是母亲还是难产而死,早产的孩子经历凶险活了下来,却是个女婴。那个父亲为自己家绝后而嚎哭,死去的母亲,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这个女婴大概是姑姑唯一对党和国家犯的错误了吧!
接触过那么多的女人和婴孩,就像是上天的意旨,姑姑本人却没有孩子。她的爱情和婚姻那么索然,未婚夫叛逃去了台湾,在隐隐约约和几个已婚未婚的男人周旋过之后,她嫁给了一个沉默的捏泥人的手工艺人。姑姑晚间回家,听到稻田中一片蛙声,如同孩子的啼哭,仿佛就看到了无数找她索命的孩子,她狂奔回家,在路上,扑倒在一个人的怀里,那个人就成了她的丈夫。
晚年的姑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罪孽中,她丈夫用泥人给她带来了救赎。当看到她打开幽暗小屋的门,那些本应该出世而又未能出世的孩童以泥人的形象被一排排摆放整齐在神龛中享受香火的时候,我便翻江倒海一般和书中的“我”一起泪流满面。
可是有些人的灾难并没有结束,关于孩子,在新的时代,又有了新的折腾方式,“我”的再婚妻子没有生育能力,但是却是一个母爱泛滥的女人,为了要孩子,已经绝经的她想出了找人代孕的方式,她只要孩子,不管是谁的。开办代孕公司的老板是过去的一个兽医,之前破坏计划生育,偷偷给人摘掉节育环,后来又开了代孕公司,把人生孩子的事情当成畜生配种一样一块儿都干了。最后,那颗卵子的出处竟然就是那个被姑姑的恻隐之心救下的女婴。
整部小说是由信件和剧本构成的,在最后一封信和最后的剧本中,两个矛盾的情节出现了:信中,“我”告诉那位日本友人,说妻子成了超高龄产妇,由姑姑亲自接生,是个男孩子。而在剧本中,是那个曾经的女婴孕育了“我”的儿子,母子还未见上一面,已经被姑姑抱走,送到了“我”的家中。而可怜的母亲因为这样成了一个疯子。
看这两段的时候确实恍惚了,“我”说的两个版本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相?不愿意看悲剧,是因为悲剧总是让人产生无力感,这个从出生就受尽了折磨的姑娘,被遗弃,被冷落,受伤毁容,为人代孕替父交医药费,实在是不愿意看她到最后生下孩子,失落了孩子,成了疯子。也许这其中根本就没有真相,这些信件和剧本,本来就是由“我”的笔所写,这里的故事本来就荒诞得不真实。
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中国人的眼中似乎有着更重要的含义,似乎生命的意义被单纯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于是这种看似荒诞的残酷恰恰是最接近真实的,就像姑姑之前迫人引产的那些故事,这对于我们来说,看起来就像一个个阴冷潮湿的传说,可是,从内心深处,我们却都知道,这传说并不遥远,直到现在,像姑姑这样的热血计生干部依稀可见,报章上时不时会出现因为超生引产造成的人命官司,而人工受精、代孕妈妈这些词对于我们来说,更会不陌生。
莫言用书信的方式来记叙这一切,给了他能够评论这个故事的空间,在叙事过程中,他可以随时停下正在讲的故事,对姑姑,对自己作一些评价和判断,从阅读的角度上来说,这对故事的连贯性有一定的影响,可是,这些自责、茫然甚至有时候是为自己开脱的话语,却能让人看到故事背后的人性的真实,我想,这也许是莫言用这种方式写作的原因之一吧!
当然,这样的写法也限制了他的文字不如之前在《生死疲劳》、《檀香刑》中所表现的那么斐然,小说中的文字和表达都是谨慎而有些怯意的。这种阅读体验是新的,不同以往的。想来,这大概就是我说不大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很多人重新走进了书店,捧起了书,我想,这是在莫言得了文学奖之后,唯一值得庆贺的变化吧!
惟书是论,莫言莫言!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