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庆云先生的博文《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语文老师不合格》在语文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认同者反对者各持己见,争论热烈。我认为,对马先生之文,最重要的不是就“文”论(赞、驳)“文”,而应理性分析,反思自我,反思社会。
马先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大量材料和孩子不喜欢语文的现实“毫不客气”地指出:语文教师的“授课技巧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知识积累与情感素养上远远不能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理想中的语文老师的样子。”这里有几个关键语:授课技巧、知识积累、情感素养。揣马先生之意,他所言“授课技巧”,可能指一般的教学环节、套路、模式等。(所以他才会认为“授课技巧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知识积累与情感素养”“侏儒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存在“没有多大问题”的“授课技巧”的)真正的“授课技巧”绝不是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套路、环节和模式,而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个性化了的,随“文”而教,因“文”而异,因“人”而变,以生为本所创造的自然、和谐、高效的教学艺术。反观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有些教师教学行为简单、机械,所谓的“教学技巧”无非是生拉硬扯地照搬现成的教案,照本宣科地讲解,赶着学生迷茫地往别人设计好的路子上硬挤,教师学生均被“奴役”,丧失了自我。这种“图省事、贪轻松”的现状值得每一位教师反思、警醒。
再说“知识积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师必须勤于积累,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奋读书,广泛涉猎。不仅读专业书籍和杂志,读教育学、心理学专著,还要研读文史哲等专著。“风厚负大翼,水深载大船”,只有勤奋读书,才能夯实专业基础,丰厚自身学养,激发创新思维,点燃教学智慧。
可是现在有些老师忽视积累,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甚至看课本教参也是走马观花,有的只把“优秀教案”当作万金油,应付教学。读花边新闻、网络俗文者居多,潜心于教学杂志、经典著作者甚少。据《中国教师报》2011年对教师做的一项最新阅读调查显示,每年读书10本以上的教师只有4.6%,有43.1%的人每年只读1—3本书。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读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确实寥寥。由于读书少,很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偏低,思辨能力不足。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捉襟见肘、机械死板。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需反躬自省的。
至于“情感素养”更是语文教师必具的“特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等学科注重的是定义、定理、规律;而语文注重的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人们常说的人文价值,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是有“生命”有“体温”的,语文是最与思想、精神、灵魂、情感接近的学科,语文中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就是彼此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汇、灵魂的相濡、情感的相溶。教文,其实就是教人向真、向善、向美。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厚实健康的“情感素养”,认同民族文化,追求真善美,必须能和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文价值融合贯通。语文教师应该是真善美的代言人,人文价值的传播者。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激情洋溢、或沉郁顿挫、或愤世疾俗、或……解读这样的文章,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进去,和作者同喜同悲,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实现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才能成为精神的引领者和灵魂的塑造师。厚实健康的“情感素养”孕育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个情感厚实、人格高尚的教师教读语文,必然能人文合一,用教师和文章的双重魅力感染学生,感化学生;而一个情感“荒漠化”、人格扭曲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蕴含真善美的文章,恐怕是一件蹩脚的事。现实教学中,有“形”无“神”,感情“贫瘠”的教师大有人在。喜欢语文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当然,孩子不喜欢语文,不能全归咎于语文教师,还有其他原因。
社会上的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理,就连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也数倍高于母语!究其原因,是人们的功利性思想在作怪。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在学校是满腔热情地学习数理化和外语;在假期、双休日、晚上参加“补课”的也主要是这几科。尽管这些老师也明白所谓的“补课”其实是以牺牲学生正当休息日为代价,赚取“外快”的行为,何况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也是为孩子求好心切!这是“互惠互利”嘛!可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待遇”吗?有谁会请你补语文呢?当人家数理化、外语教师“财大气粗”地“显摆”时,你不会“自愧弗如”吗?再看一些社会现象:心浮气躁、追名逐利 ;书卷气减少,市侩脸增多。在这环境下,对语文教师就不能也不应求全责备,而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可以说,选择了语文,你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语文,你就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是民族母语的奠基者和传承者,是民族灵魂的塑造者和守卫者,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为自己和学生营造一方心灵生态绿洲!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让我们潜下心来,归真返璞,安贫乐道,“清静贞正以自娱”!
马先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大量材料和孩子不喜欢语文的现实“毫不客气”地指出:语文教师的“授课技巧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知识积累与情感素养上远远不能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理想中的语文老师的样子。”这里有几个关键语:授课技巧、知识积累、情感素养。揣马先生之意,他所言“授课技巧”,可能指一般的教学环节、套路、模式等。(所以他才会认为“授课技巧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知识积累与情感素养”“侏儒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存在“没有多大问题”的“授课技巧”的)真正的“授课技巧”绝不是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套路、环节和模式,而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个性化了的,随“文”而教,因“文”而异,因“人”而变,以生为本所创造的自然、和谐、高效的教学艺术。反观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有些教师教学行为简单、机械,所谓的“教学技巧”无非是生拉硬扯地照搬现成的教案,照本宣科地讲解,赶着学生迷茫地往别人设计好的路子上硬挤,教师学生均被“奴役”,丧失了自我。这种“图省事、贪轻松”的现状值得每一位教师反思、警醒。
再说“知识积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师必须勤于积累,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奋读书,广泛涉猎。不仅读专业书籍和杂志,读教育学、心理学专著,还要研读文史哲等专著。“风厚负大翼,水深载大船”,只有勤奋读书,才能夯实专业基础,丰厚自身学养,激发创新思维,点燃教学智慧。
可是现在有些老师忽视积累,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甚至看课本教参也是走马观花,有的只把“优秀教案”当作万金油,应付教学。读花边新闻、网络俗文者居多,潜心于教学杂志、经典著作者甚少。据《中国教师报》2011年对教师做的一项最新阅读调查显示,每年读书10本以上的教师只有4.6%,有43.1%的人每年只读1—3本书。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读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确实寥寥。由于读书少,很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偏低,思辨能力不足。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捉襟见肘、机械死板。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需反躬自省的。
至于“情感素养”更是语文教师必具的“特质”。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数理化等学科注重的是定义、定理、规律;而语文注重的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人们常说的人文价值,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是有“生命”有“体温”的,语文是最与思想、精神、灵魂、情感接近的学科,语文中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就是彼此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汇、灵魂的相濡、情感的相溶。教文,其实就是教人向真、向善、向美。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厚实健康的“情感素养”,认同民族文化,追求真善美,必须能和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文价值融合贯通。语文教师应该是真善美的代言人,人文价值的传播者。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激情洋溢、或沉郁顿挫、或愤世疾俗、或……解读这样的文章,教师只有把自己融入进去,和作者同喜同悲,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实现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才能成为精神的引领者和灵魂的塑造师。厚实健康的“情感素养”孕育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个情感厚实、人格高尚的教师教读语文,必然能人文合一,用教师和文章的双重魅力感染学生,感化学生;而一个情感“荒漠化”、人格扭曲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蕴含真善美的文章,恐怕是一件蹩脚的事。现实教学中,有“形”无“神”,感情“贫瘠”的教师大有人在。喜欢语文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当然,孩子不喜欢语文,不能全归咎于语文教师,还有其他原因。
社会上的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理,就连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也数倍高于母语!究其原因,是人们的功利性思想在作怪。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在学校是满腔热情地学习数理化和外语;在假期、双休日、晚上参加“补课”的也主要是这几科。尽管这些老师也明白所谓的“补课”其实是以牺牲学生正当休息日为代价,赚取“外快”的行为,何况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也是为孩子求好心切!这是“互惠互利”嘛!可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待遇”吗?有谁会请你补语文呢?当人家数理化、外语教师“财大气粗”地“显摆”时,你不会“自愧弗如”吗?再看一些社会现象:心浮气躁、追名逐利 ;书卷气减少,市侩脸增多。在这环境下,对语文教师就不能也不应求全责备,而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可以说,选择了语文,你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语文,你就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是民族母语的奠基者和传承者,是民族灵魂的塑造者和守卫者,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语文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为自己和学生营造一方心灵生态绿洲!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让我们潜下心来,归真返璞,安贫乐道,“清静贞正以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