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海洋,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化学教育硕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兼职副教授、教育硕士导师。现为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担任过佛山市中学化学教研员、佛山市教研室研训部主任、佛山市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等职。同时,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理事、佛山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佛山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被聘为广东省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教辅资料评选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程建设及命题解题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30多篇论文获奖;主编教学用书或专著5部,参与编写多部;主持省、市级立项课题5项,参与课题研究多项,3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每年在市内外讲学20多次,多项教科研成果被应用、推广或用作培训教科书;曾获广东省教研积极分子、佛山市优秀教师、全国学科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转型也显得越来越迫切。教研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教研质量。好教研就是要贯彻落实教师主体、全员教研和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思想。在当前关注个性、尊重差异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这种以师为本的新教研思想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研转型首先要在教研思想上实现转型。
一、体现教师主体的教研思想
教研要从教师的实际问题出发,要调动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教师主体的教研思想。
在当前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仍然存在内容预设太多,生成太少;教研员主导太多,教师主动太少等现象。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不明显。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首先,很多教研活动的主题都是教研员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很多时候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教研,教师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再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切身的体验,只是教研的旁观者,缺少教研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最后,很多教研活动的效益并不高,表现在教师对教研的积极性不够,教研成果不能落实到教学行动上。
我是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教研员,在近21年从教生涯中有14年教研员的经历,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问题意识和钻研精神比较强。如:1997年大学毕业并从事高中化学教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实验操作性和演示性不强,就用一年多时间对“实验改进”进行了研究,1999年形成的成果《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改进》获市一等獎,并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化学教学》上。从此拉开了我对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序幕。我每年都会为自己确定几个研究主题,并将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进行发表,目前已发表论文70多篇。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再如:2000年高招启用新修订的实验版教材,我当时的第一意识是这不只是学科内容的调整,更应该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要转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我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线索引探”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全校九大主要学科都参与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很好地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高效实施。2005年,在全国化学会议上推介了“线索引探教学法”课改成果,该成果核心部分包括教学模式的构建、导学案的设计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连续三期在《化学教学》杂志上进行了刊发和推介。
因此,好教研一定要注意收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紧紧围绕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小组合作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各种主题的教研活动。好的教研员一定要注意在活动中主动让位,真正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体,让教师去经历和体验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二、体现全员教研的教研思想
教学过程就是问题构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关于问题的研究也就必然与教学相伴相随,教研也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教学即教研”的说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只有扎扎实实地沉下去做好教研,才能创造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这就是全员教研的教研思想。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通过教研活动,努力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发现自己并成就自己,对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2003年我在负责全镇教科研工作的时候,开展了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活动,调动全镇教师积极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在全镇掀起了群众性科研的热潮。其中,有一位临近退休的教师,被学校安排负责物理实验室,他向我提出想要申请一项小课题,希望通过课题来带动自己的工作,同时优化实验教学。一年后,这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教学核心期刊上,并于当年通过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他退休后到现在都念念不忘,没想到他自己还能发表文章,到退休时还可以评上高级职称。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研没有岗位区别,没有年龄界限,教研能让我们充满活力,能提升教育的品质。
因此,好教研一定是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与的,能聚焦到自己教育教学深层次问题的,能建立起最适合教育教学的教研。也就是说,好教研一定是全体教师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属于自己的教研。
三、体现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研思想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优化教育教学的方法、措施和策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一定要坚持“教学当中教研要先行,教研当中问题要先导”,确保教研活动与教学行动紧密结合,真正通过教研来撬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就是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研思想。
当前还有很多人把教研当摆设,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一项内容,以应对工作检查的心态来面对教研,硬生生地将教研与教学割裂开来。教研应该是在教育教学的试验田里生长出来的,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去经营和呵护,必要时请专家来送上一些养分,这样的教研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形成森林。
教研工作最不能忘的是教研的目的。我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始终抓住:教研的对象是教师,教研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的直接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如:2009年,为了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佛山市教研室让我全面统筹组织开展“有效教学”专项课题立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市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为了让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创新了课题组织和管理的机制,建立了“有效教学”专项研究三个层面课题联动的机制,即以佛山市教研室总项目课题为“主攻”,以市各学科教研员课题为“主导”,以学科教师课题为“主打”的“三主”一体课题公关模式。全市形成了以“有效教学”研究为主线,全面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研新局面。专项研究的六年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在省内外产生影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高效课堂系统论教学思想”逐步建立,全市教学质量在我省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状态。其中,成果论著《高效课堂教学细节处的10种教学智慧》被选为全省课程教学培训的专用教材。在组织这轮专项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教研所产生的能量,对于教研我们必须要有敬畏感,要把教研切切实实地装在心里,并将教研付诸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中。
因此,好教研一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研,是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的教研,是播下一颗种子能长出一片森林的教研。也就是说,好教研一定要落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是有效的教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转型也显得越来越迫切。教研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教研质量。好教研就是要贯彻落实教师主体、全员教研和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思想。在当前关注个性、尊重差异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这种以师为本的新教研思想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研转型首先要在教研思想上实现转型。
一、体现教师主体的教研思想
教研要从教师的实际问题出发,要调动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教师主体的教研思想。
在当前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仍然存在内容预设太多,生成太少;教研员主导太多,教师主动太少等现象。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不明显。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首先,很多教研活动的主题都是教研员关注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很多时候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教研,教师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再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切身的体验,只是教研的旁观者,缺少教研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最后,很多教研活动的效益并不高,表现在教师对教研的积极性不够,教研成果不能落实到教学行动上。
我是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教研员,在近21年从教生涯中有14年教研员的经历,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问题意识和钻研精神比较强。如:1997年大学毕业并从事高中化学教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实验操作性和演示性不强,就用一年多时间对“实验改进”进行了研究,1999年形成的成果《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改进》获市一等獎,并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化学教学》上。从此拉开了我对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序幕。我每年都会为自己确定几个研究主题,并将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进行发表,目前已发表论文70多篇。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再如:2000年高招启用新修订的实验版教材,我当时的第一意识是这不只是学科内容的调整,更应该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要转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我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线索引探”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全校九大主要学科都参与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很好地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高效实施。2005年,在全国化学会议上推介了“线索引探教学法”课改成果,该成果核心部分包括教学模式的构建、导学案的设计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连续三期在《化学教学》杂志上进行了刊发和推介。
因此,好教研一定要注意收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紧紧围绕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小组合作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各种主题的教研活动。好的教研员一定要注意在活动中主动让位,真正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体,让教师去经历和体验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二、体现全员教研的教研思想
教学过程就是问题构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关于问题的研究也就必然与教学相伴相随,教研也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教学即教研”的说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只有扎扎实实地沉下去做好教研,才能创造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学。这就是全员教研的教研思想。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我通过教研活动,努力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发现自己并成就自己,对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2003年我在负责全镇教科研工作的时候,开展了基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活动,调动全镇教师积极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在全镇掀起了群众性科研的热潮。其中,有一位临近退休的教师,被学校安排负责物理实验室,他向我提出想要申请一项小课题,希望通过课题来带动自己的工作,同时优化实验教学。一年后,这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教学核心期刊上,并于当年通过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他退休后到现在都念念不忘,没想到他自己还能发表文章,到退休时还可以评上高级职称。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研没有岗位区别,没有年龄界限,教研能让我们充满活力,能提升教育的品质。
因此,好教研一定是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与的,能聚焦到自己教育教学深层次问题的,能建立起最适合教育教学的教研。也就是说,好教研一定是全体教师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属于自己的教研。
三、体现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研思想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优化教育教学的方法、措施和策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一定要坚持“教学当中教研要先行,教研当中问题要先导”,确保教研活动与教学行动紧密结合,真正通过教研来撬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就是将教研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研思想。
当前还有很多人把教研当摆设,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一项内容,以应对工作检查的心态来面对教研,硬生生地将教研与教学割裂开来。教研应该是在教育教学的试验田里生长出来的,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去经营和呵护,必要时请专家来送上一些养分,这样的教研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形成森林。
教研工作最不能忘的是教研的目的。我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始终抓住:教研的对象是教师,教研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的直接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如:2009年,为了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佛山市教研室让我全面统筹组织开展“有效教学”专项课题立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全市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为了让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创新了课题组织和管理的机制,建立了“有效教学”专项研究三个层面课题联动的机制,即以佛山市教研室总项目课题为“主攻”,以市各学科教研员课题为“主导”,以学科教师课题为“主打”的“三主”一体课题公关模式。全市形成了以“有效教学”研究为主线,全面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研新局面。专项研究的六年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在省内外产生影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高效课堂系统论教学思想”逐步建立,全市教学质量在我省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状态。其中,成果论著《高效课堂教学细节处的10种教学智慧》被选为全省课程教学培训的专用教材。在组织这轮专项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教研所产生的能量,对于教研我们必须要有敬畏感,要把教研切切实实地装在心里,并将教研付诸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中。
因此,好教研一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研,是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的教研,是播下一颗种子能长出一片森林的教研。也就是说,好教研一定要落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是有效的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