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二、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教师利用惊奇实验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在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让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学生,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了。
  三、给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以及“ ”、“-”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地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等。这样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有效领会物理知识,而且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作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误差又小。又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能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做好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或自制的仪器独立完成的一种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课外实验没有成套的正规仪器,教师一般都不在现场,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找器材,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当然,这些实验的题材需要教师提前定好或与学生商讨好提出,以利于实验的完成,达到实验目的。在课题的选择上,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考虑到做实验时没有老师,有时甚至连家长都不在场的特点,因此挑选题目时,凡是有危险隐患的实验都舍弃。
  2.科学性原则。在实验选题时,教师应保证实验题目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因素。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所以,一定要考虑实验题目的科学性。
  3.趣味性原则。实验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实验设计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自始至终保持较高兴趣。只有学生认为新奇、有趣,才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能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为好奇是中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挑选题目时应满足趣味性原则。
  4.现实性原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所接触到的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会有所不同,这些问题是编写初中物理教科书时难以完全照顾到的,这正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选题设计的出发点。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关注题目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发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呢?从我国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来看,知识结构的构建还处于一种低效的急功近利式的被动构建状况。例如,为了文凭去函授,为了拿继续教育的课时去学习。能否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区分“创新型教师”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尺。
  总之,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专业知识,因为物理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等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贯穿于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种理念,以帮助同行跳出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以解题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 新课标 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改革涉及的话题较多,我对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谈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引起专家和同仁的关注,共同研讨教学方法
摘 要: 本文认为,思想品德学科应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只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教学效果就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问题式教学法 应用    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点多,品德意识疑问重重,抽象理论又多,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既枯燥难懂又复杂难考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对此课没兴趣。应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能够缓解这一窘况,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要注意什么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学原则,是在新形势下,为实现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而产生的。它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在每节课发掘学生的“快乐点”、“兴奋点”,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唤取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乐在其中”,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愉快教育”对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