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北京地铁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在北京地铁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亲切关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邓小平曾三次亲临北京地铁视察,并多次作过重要指示和批示。我于1968年七八月间调入北京地铁公司,后任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亲身经历了北京地铁的筹建、建设和运营的发展过程,现将了解的有关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回忆。邓小平和朱德、彭真等为北京地铁工程建设奠基 1956年8月18日,中共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地铁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在北京地铁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亲切关怀。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邓小平曾三次亲临北京地铁视察,并多次作过重要指示和批示。我于1968年七八月间调入北京地铁公司,后任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亲身经历了北京地铁的筹建、建设和运营的发展过程,现将了解的有关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回忆。
1984年10月5日晚9点,邓小平再次视察了北京地铁二期工程
邓小平在西直门站留影后又乘车到雍和宫站参观。地铁总公司领导向邓小平介绍说:“二期工程各站都考虑了地面重要建筑景观的特点,每个车站都相应突出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邓小平在雍和宫站改乘日产电动客车。列车启动后他便询问:“国产车好还是进口车好?”有的地铁总公司领导笼统回答日本车好。邓小平追问:“国产车就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吗?”这时地铁总工程师闫景迪连忙说:“日本车的优点是质量好,跑的时间长,但没有配件,故障率相当于国产车的1/250;国产车主要是质量没有保证,故障率高。但国产车有配件,相对来说质量差,日本车价格贵,零部件坏了不容易更换;国产车价格便宜,配件好解决。”邓小平听了之后说:“这才是辩证地看问题嘛。国产车能用的部分就用自己的,国外可靠的技术要引进来。”地铁总公司领导说:“我们从日本引进样车就是为了仿制,我们也引进了关键的技术。”说话间,列车已缓缓地停靠在建国门车站。邓小平下车后,乘自动扶梯到地面站口,在夜色中前往三元立交桥去视察。(编辑 王世英)
(作者是北京地铁总公司原办公室副主任)
其他文献
美术点评 国画《二七风暴》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作品中工人如洪水般熙熙攘攘,手持横幅前进,面对反动军阀的淫威,丝毫没有惧色。画面的背景是已经停产了的工厂,工人们互相勉励,高喊着口号,形成排山倒海的效果。画面背景用墨色渲染,暗示出在军阀的破坏下这次运动的命运。艺术家用线条和墨色晕染等绘画语言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块状构图使得工人队伍具有不可撼动的力量。党史解读 京汉铁路纵贯
目前学术界和出版界,由于有些人治学不严谨,在其著作中出现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问题,不仅失实,而且离奇。关于“吴玉章1936年在保安欢迎斯诺” 的描述便是一例。 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的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埃德加·斯诺名著《红星照耀的中国》。1938年2月上海复社出版中文译本《西行漫记》。以上两本书都没有讲到吴玉章于1936年在保安欢迎斯诺,也没有吴玉章的照片。但是近十来年,仅我所见到的,就有
2016年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建交60年。1956年5月30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与埃及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由此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大门。从1956年到1966年间,中国先后与25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在与非洲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双方一般都是先从民间往来和商贸、文化交流等开始,逐渐增进相互信任和了解,最终实现
编者按: 郑科扬,1947年读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先后做党的学运、农运、兵运工作。1953年任中共江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6月后任绵阳地委青委副书记、共青团绵阳地委书记,1959年5月任四川省委主办的《上游》杂志社编辑。1961年6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工作。1967年初中宣部被撤销,于1969年1月到宁夏干校劳动。1972年6月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任研究室处长、室主任,中组部
我和兄弟终于返回了阔别几十年的澳门,回到了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家——贾伯乐提督街76号。父亲生前的一些老朋友盛情款待了我们。我们还参观了我们的出生地——澳门镜湖医院和曾经就读的培正学校。 澳门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原来居住的房子,一眼望去,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家。记得那时,家门前是宽阔的马路,环境非常安静。我们住的是两层的洋房,前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还有一棵很高大的榕
44年前的“九一三”事件中,我担任林彪乘坐的三叉戟256号飞机的副驾驶,由于未登机而活了下来。陈士印在3685号直升机上,与林立果的死党进行了劫持与反劫持的斗争,最终另一个飞行员被周宇驰枪杀,陈士印侥幸活了下来。对于“九一三”事件本身,许多史书都做了介绍,作为亲历者,我仅对我和陈士印在事件前后的经历做些回忆。 我和陈士印都是1959年的中学应届毕业生,应空军招飞,成为空军飞行院校第1 5期飞行学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各族人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东北抗日武装
安徽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农村改革:一次是以曾希圣为首的省委所试行的“责任田”;一次是以万里为首的省委实行的农业“大包干”。后一次改革,作为一个信号,迎来了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改革,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前一次改革,同样是一次伟大创举,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也应当进一步加以认识。我在那段时间(1960年至1963年),在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亲自参加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办过集体农庄,试办过高级社,参与
1954和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渡江战役发起前,华东野战军第27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电影只是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但它毕竟受故事片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江南的15天,所处的斗争环境,则如处龙潭虎穴,一发千钧。 受命组队 淮
邓六金(1911—2003), 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人。1929年加入少年先锋队,参加本地农民运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 1936年1月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妇女部部长,1937年5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巡视员。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皖南、皖中、苏北、山东等地工作,担任过东南局妇女部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