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群体中,考试焦虑现象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障碍,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也极大地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了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以期为学生应对考试焦虑提供参考。
关键词:考试焦虑;成因;对策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
对于考试焦虑这一消极情绪现象,不同的学者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曼德勒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尔普强调,考试焦虑是一个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主张,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同注意和认知评价相联系的紧张情绪状态。
总而言之,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它身心因素的影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压力。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健康的理解不够正确,不懂得心理卫生知识,拼命给孩子“加码”,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荣誉,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出国潮”越来越热,加上同学间的相互竞争,给考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他们惟恐考试失败遭到别人耻,得不到奖学金或圆不了出国梦。
(2)考试情境原因。考试情境是引发考生焦虑的直接原因,称为应激源,即引起紧张的刺激物。一般的小型考试,其应激源较弱,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而特殊的关键性考试,则应激源较强,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高。此外,考场内气氛紧张,监考人员过分严肃,或酷暑严寒等某些偶然因素的出现,都会对考生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形成焦虑。
2.主观因素
(1)自我认知差。这样的学生尤其缺乏对考试的自信,对自我评价偏低,自卑感较重,且敏感、胆怯。即使已对考试花了较大功夫和时间去准备,但还是怀疑考前自己的复习准备程度和老师复习指导的全面性及针对性,甚至怀疑自己可能在答题时内容上不完整,方法上会错误,并始终被一种可能犯错的感觉所困扰。他们在解题时犹豫不决,思前想后,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其考试情绪,使之更加自卑。并伴随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2)动机水平。有些学生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带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必然会导致考试焦虑。这些学生在面临考试时或在考试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考试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导致大脑皮层区对此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根据大脑的神经活动规律,皮层区的兴奋集中会诱导其周围相邻皮层区抑制的加强,这也是考生心情紧张时,为什么脑海中一片空荡荡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期望值太高,动机过强也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泛指应用在学习上的方法和途经,包括如何听讲,如何管理时间等等。相比具有良好学习策略的学生,学习策略不足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考试焦虑的症状。
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研究
1.磨炼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抵抗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考试焦虑的重要心理基础。首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考试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主动支配和调节学习行为。要充分相信自己,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在行为上克服受暗示性,加强意志自觉性的培养。其次,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信心,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種不符合目标的内外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提高意志的坚持性水平。另外,学生还要注意培养意志的自制性,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克服恐惧、紧张、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成为自己意志的主人。有了坚强的意志,学生就能按照理智的要求,控制自己,使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应对面临的各种考试情境。
2.注意学习劳逸结合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3.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的辅导
学校要成立正式的心理咨询室,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据调查,每次临近考试的时候,去咨询的学生就会明显增多。这也反映出学生在遇到心理障碍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求正规渠道的帮助。老师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树立自信心,自我调节不良情绪,也要让学生们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情绪的焦虑、心理上的一些障碍都属于正常现象,看心理医生跟看感冒一样的正常,学生不需要背负任何思想包袱,只有情绪良好、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4.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使学生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除了学校和学生多方面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支持与配合。首先,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除了出台一些国家对在校大学生的帮扶政策外,还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伸出援手,使他们不必背负经济压力面对学习和考试,将来顺利完成学业之后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其次,家长也要经常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了解他们的专业性质。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树立自我信心,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上的情绪波动,并与老师沟通。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增大他们的考试压力,他们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往往认为只有考高分才有好工作、好前途。
参考文献:
[1]汪道之.心理医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2]任焕玉.考试焦虑及教师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0(04).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031278)研究成果。
关键词:考试焦虑;成因;对策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
对于考试焦虑这一消极情绪现象,不同的学者提出过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曼德勒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沃尔普强调,考试焦虑是一个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主张,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同注意和认知评价相联系的紧张情绪状态。
总而言之,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它身心因素的影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压力。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健康的理解不够正确,不懂得心理卫生知识,拼命给孩子“加码”,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荣誉,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出国潮”越来越热,加上同学间的相互竞争,给考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他们惟恐考试失败遭到别人耻,得不到奖学金或圆不了出国梦。
(2)考试情境原因。考试情境是引发考生焦虑的直接原因,称为应激源,即引起紧张的刺激物。一般的小型考试,其应激源较弱,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而特殊的关键性考试,则应激源较强,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高。此外,考场内气氛紧张,监考人员过分严肃,或酷暑严寒等某些偶然因素的出现,都会对考生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形成焦虑。
2.主观因素
(1)自我认知差。这样的学生尤其缺乏对考试的自信,对自我评价偏低,自卑感较重,且敏感、胆怯。即使已对考试花了较大功夫和时间去准备,但还是怀疑考前自己的复习准备程度和老师复习指导的全面性及针对性,甚至怀疑自己可能在答题时内容上不完整,方法上会错误,并始终被一种可能犯错的感觉所困扰。他们在解题时犹豫不决,思前想后,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其考试情绪,使之更加自卑。并伴随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2)动机水平。有些学生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带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必然会导致考试焦虑。这些学生在面临考试时或在考试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考试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导致大脑皮层区对此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根据大脑的神经活动规律,皮层区的兴奋集中会诱导其周围相邻皮层区抑制的加强,这也是考生心情紧张时,为什么脑海中一片空荡荡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期望值太高,动机过强也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泛指应用在学习上的方法和途经,包括如何听讲,如何管理时间等等。相比具有良好学习策略的学生,学习策略不足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考试焦虑的症状。
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对策研究
1.磨炼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抵抗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考试焦虑的重要心理基础。首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考试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主动支配和调节学习行为。要充分相信自己,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在行为上克服受暗示性,加强意志自觉性的培养。其次,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信心,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種不符合目标的内外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提高意志的坚持性水平。另外,学生还要注意培养意志的自制性,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克服恐惧、紧张、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成为自己意志的主人。有了坚强的意志,学生就能按照理智的要求,控制自己,使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应对面临的各种考试情境。
2.注意学习劳逸结合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3.学校加强心理健康的辅导
学校要成立正式的心理咨询室,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据调查,每次临近考试的时候,去咨询的学生就会明显增多。这也反映出学生在遇到心理障碍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的寻求正规渠道的帮助。老师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树立自信心,自我调节不良情绪,也要让学生们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情绪的焦虑、心理上的一些障碍都属于正常现象,看心理医生跟看感冒一样的正常,学生不需要背负任何思想包袱,只有情绪良好、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做出好的成绩。
4.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使学生摆脱考试焦虑的困扰除了学校和学生多方面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支持与配合。首先,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除了出台一些国家对在校大学生的帮扶政策外,还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伸出援手,使他们不必背负经济压力面对学习和考试,将来顺利完成学业之后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其次,家长也要经常跟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了解他们的专业性质。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要求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多给他们一些鼓励、树立自我信心,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上的情绪波动,并与老师沟通。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增大他们的考试压力,他们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往往认为只有考高分才有好工作、好前途。
参考文献:
[1]汪道之.心理医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2]任焕玉.考试焦虑及教师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0(04).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0312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