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导学设疑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5-01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课程理念、教学设计、教育行为和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表现在课堂导学设计上存在许多困难,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导学设疑更为关键。文学家朱熹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却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哪如何设疑导学?当然是依据课标要求、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定顺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导学方案,逐一展示给学生,使其在阅读理解、讨论钻研中逐一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从而使教学目标在教师不断提问与学生探究求解的双边活动中完成。
  导学高一《经济生活》中“商品”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假如1把石斧与15千克大米相交换,符合等价交换原则。试问:(1)二者为何需要交换产品?(2)二者为何能够交换?(3)为何恰恰是一把斧子换取了15千克大米?(4)若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1把石斧此时可换回多少大米?(5)为什么生产同一商品的生产者以同样价格在同一时间、地点出售产品,却有的赚钱有的亏本?……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商讨、探究中作答,结果既是学生整体感知教材的主干知识,又突出了重点。使教学目标任务在教师设疑导学下逐步得以完成 从教学过程来看,在导学设疑时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课堂、教材之间的关系,恰当地安排好四者各自的角色。若把课堂教学看做是一门操纵表演的艺术,那课堂就是舞台,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教材就是剧本。它们彼此依存,相互牵制。这实际上就是由教学内容及目标引出的以师生多边导学活动过程。课堂导学所设之疑就是“剧情”发展的精彩剪辑。
  由此看来,教师的“导”关键是“设疑”。“疑”设的好,可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疑”设的巧,会引起学生自主吸取知识;“疑”设的妙,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设疑时,不能有半点马虎和随意,应遵循必要的科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求解中学。
  2.导向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设疑时应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当然,通过导学设疑培养学生解疑探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问题,教师需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要面向全体,不要怕节外生枝,准许学生有难就问,做到:“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乱”。
其他文献
“有能让低分的学生考及格的招数吗?”“有能让屡教不改的学生变得听话的招数吗?”“有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至胜法宝吗?”相信很多老师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读一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1-01     《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它包含一种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适应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2-01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把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溶入课堂,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呢?对此,谈谈以下
枫有两个美丽的愿望:既要教好书,又要种好菜.课余时间,枫就迷上了那块菜园.不大不小的菜园被划分成规格统一布局合理的若干小块,每一块“版图”上,青菜翠色欲滴,迸发无限生机
“白春又打人了,他把向子贤的心窝打了,向子贤脸色苍白,胸口疼.”五(2)班班主任急匆匆地找到我说.
期刊
“安静,安静--安静一点!”老师的声调一次高过一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硬.这样的场景,我一次又一次地碰见,但结果安静总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又会嘈杂起来,于是老师再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又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笔者在此试图阐明,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品析词句、展开想象、反复朗读、分析课文等手段把美育渗透其中,使审美教育得以施行。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3-01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24-01      语文是最生动、最美丽的一门学科。语文的美丽不是挂在衣服上,摆在案头上,而是隐在一个人的思想深处。那种藏在心灵深处,散发着无穷魅力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是这种魅力的源头。中学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期,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实施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实现人文主义的教育。  人
当我准备将这段文字敲进电脑时,不禁思绪万千,但心里更多的却是愧疚:为学生率真的天性,也为自己当时愕然的表情……在教完《阿德的梦》一课之后,我要求学生也仿照文中的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