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口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口语教学与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指导思想。然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体系仍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有效的标准,语文考试局限于笔试,这就使得口语教学与训练几乎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学生的口语得不到正规的训练,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语文教师应首先担当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和科学评价方案的推动者,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切实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近几年的教学中,我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方法,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于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的急剧和微妙的变化使他们的心理进入相对封闭的状态,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踊跃发言,开始考虑到别人对自己说话的评价,逐渐产生了怕羞、顾面子和少说为佳等现象。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他们敢于说,是进行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我让学生从练习朗读开始,在课堂授课时,突出学生“读”这一重要环节,采取范读、个人读、分组读和集体读等形式,由教师和全班同学评读,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朗读现成材料这一环节上,学生普遍没有畏首畏尾之感了。接着让学生复述课文,采取读一段,讲一段,再讲全文的方法,由部分到整体,由详细到简略,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我又采取同学讨论、老师提示的方法进行定题表述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声音洪亮、语句连贯、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经过上述的推进式的训练,学生逐渐克服了畏惧的心理,不但敢于说,而且也乐于说。
二、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乐于说
著名教育家布鲁诺说过:“要使每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学生如果认识到口语水平对自我发展和走向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练好学好口语的强烈愿望,那么他们的兴趣就很容易调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内外“说话”这一活动之中。
为此,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可以设计一种直观形象的或比较生动的氛围,可以是动作演示、图片展示或文字显示,激发学生对所示内容的兴趣,产生渴望表达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还可以学生平日的见闻感受作为说话的主要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作适当的调整。这些内容来自学生身边,又贴近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我乐于说”,这不但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还能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这也会成为他们勤于说的不竭之源。
三、师生持之以恒,激励学生勤于说
敢于说、乐于说还只是口语表达的前提。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关键在于勤于练习,持之以恒。否则,刚练出来的胆量和激发的兴趣都有可能消失。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对记叙、说明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编排既有分解又有综合,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地指导口语训练。首先,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接触社会生活,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生动的材料,增加句式和词汇的储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和开阔视野。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要求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有意识的口语训练,真正做到课外勤于积累与课内勤于运用相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编排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每节语文课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讲述他们看来的、听来的、亲历的、自编的故事等等。初二阶段课本编排以说明文为主,口语训练上多采取问答式或讨论法。对讲读课文,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点拨提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而自读课文均由学生之间交流完成,疑难处共同探究,最后教师总结评述。为了配合说明文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后表述,这样学生既可以得法于课内,又发展了课外。初三阶段,口语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教师可以较多地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等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拔高性的训练,让他们对某种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学了《大自然警钟长鸣》,我便组织学生围绕环保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语文教师要勤加指导,学生要勤于训练,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必然会变“勤于说”为“善于说”。
四、指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善于说
“善于说”可以认为是学生口语能力经过“敢于说、乐于说、勤于说”这样长期的训练后所达到的预期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学生能够紧扣话题或内容,准确、清晰、有条理、有一定深度地进行表述。表现在叙事状物比较生动传神,说明对象简明清楚,表述观点能联系实际阐明道理。
为使学生善于说,教师的指导务必循序渐进,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由易到难,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如话题的选择由课内到课外,由家庭到社会;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方式的运用由叙述、说明、议论的单一到综合;时间由短到长。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说话的准确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实现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最终使学生臻于善说之境。
以上四个环节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的关系,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每一位求发展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语文教师应首先担当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和科学评价方案的推动者,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切实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近几年的教学中,我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方法,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于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的急剧和微妙的变化使他们的心理进入相对封闭的状态,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踊跃发言,开始考虑到别人对自己说话的评价,逐渐产生了怕羞、顾面子和少说为佳等现象。这些都属于学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他们敢于说,是进行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我让学生从练习朗读开始,在课堂授课时,突出学生“读”这一重要环节,采取范读、个人读、分组读和集体读等形式,由教师和全班同学评读,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朗读现成材料这一环节上,学生普遍没有畏首畏尾之感了。接着让学生复述课文,采取读一段,讲一段,再讲全文的方法,由部分到整体,由详细到简略,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我又采取同学讨论、老师提示的方法进行定题表述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声音洪亮、语句连贯、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经过上述的推进式的训练,学生逐渐克服了畏惧的心理,不但敢于说,而且也乐于说。
二、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乐于说
著名教育家布鲁诺说过:“要使每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学生如果认识到口语水平对自我发展和走向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练好学好口语的强烈愿望,那么他们的兴趣就很容易调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内外“说话”这一活动之中。
为此,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可以设计一种直观形象的或比较生动的氛围,可以是动作演示、图片展示或文字显示,激发学生对所示内容的兴趣,产生渴望表达的内在驱动力。我们还可以学生平日的见闻感受作为说话的主要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作适当的调整。这些内容来自学生身边,又贴近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我乐于说”,这不但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还能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这也会成为他们勤于说的不竭之源。
三、师生持之以恒,激励学生勤于说
敢于说、乐于说还只是口语表达的前提。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关键在于勤于练习,持之以恒。否则,刚练出来的胆量和激发的兴趣都有可能消失。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对记叙、说明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编排既有分解又有综合,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地指导口语训练。首先,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接触社会生活,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生动的材料,增加句式和词汇的储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和开阔视野。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要求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有意识的口语训练,真正做到课外勤于积累与课内勤于运用相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编排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每节语文课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讲述他们看来的、听来的、亲历的、自编的故事等等。初二阶段课本编排以说明文为主,口语训练上多采取问答式或讨论法。对讲读课文,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点拨提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而自读课文均由学生之间交流完成,疑难处共同探究,最后教师总结评述。为了配合说明文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后表述,这样学生既可以得法于课内,又发展了课外。初三阶段,口语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教师可以较多地开展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等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拔高性的训练,让他们对某种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学了《大自然警钟长鸣》,我便组织学生围绕环保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因此,语文教师要勤加指导,学生要勤于训练,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必然会变“勤于说”为“善于说”。
四、指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善于说
“善于说”可以认为是学生口语能力经过“敢于说、乐于说、勤于说”这样长期的训练后所达到的预期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学生能够紧扣话题或内容,准确、清晰、有条理、有一定深度地进行表述。表现在叙事状物比较生动传神,说明对象简明清楚,表述观点能联系实际阐明道理。
为使学生善于说,教师的指导务必循序渐进,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由易到难,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如话题的选择由课内到课外,由家庭到社会;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方式的运用由叙述、说明、议论的单一到综合;时间由短到长。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说话的准确性、严密性和条理性,实现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最终使学生臻于善说之境。
以上四个环节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的关系,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每一位求发展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