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4636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绪论课教学在物理化学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方法上物理化学绪论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绪论课 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难理解,被普遍认为是门难教也难学的课程。课时少的矛盾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许多教师为了用有限的课时讲授更多的正文内容而忽略了绪论的讲授,绪论课通常是一带而过。结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觉得茫然,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我认为物理化学绪论课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整个教学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第三,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就以上几点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介绍物理化学概念
  很多第一次接触物理化学课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物理化学,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加在一起。在绪论课上,教师首先要介绍物理化学的概念,使学生对物理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物理化学不是物理加化学,它是一门学科,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加在一起统称四大化学,是化学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要回答什么是物理化学要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学现象也叫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总是伴随着种种的物理现象,比如在化学反应中会放热或吸热;化学反应的容器会发生温度、压力、体积的变化;再如电池中的反应会放电,等等。物理化学正是从这些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研究化学反应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
  2.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
  对于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首先想了解的是这门学科都包括哪些内容。而在绪论课上把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介绍给学生,并讲明哪些是要重点学习的,哪些是因为课时的限制而不能在课堂上讲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心里有数,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物理化学内容繁多,但是归纳起来应该分为三大块: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问题,重点是热力学的三个定律。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两大支柱,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物质结构研究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由于课时有限,不在课堂重点讨论。
  3.介绍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物理化学不仅要学习它的知识性的内容,而且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比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1]。物理化学区别其他三大化学在于它的理论性特别强。物理化学有三大理论基础: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这三大力学都属于物理学范畴,可见要想学好物理化学首先要学好物理。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也是以物理方法为主,物理化学是从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或者说是以物理现象为切入点来研究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做物理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做的是物理实验,比如在做实验的时候测量的是温度、压力、体积、旋光度、电导率、电动势等物理量。最后说一下物理化学的所用到的数学方法,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化学,理论性强就免不了推式子,物理化学所用到的数学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演绎法就是从一个普遍的命题出发得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规律,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把它应用在特定条件下如恒压、恒容等就会得出在这些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公式,物理化学中的公式之所以条件苛刻,是因为在演绎的过程中加入了特定条件。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要想学习好一门学科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绪论课上,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如为什么自然界中的树木可以长到一百多米?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水在干净的毛细管中上升而汞却下降?为什么在做豆腐的时候要用卤水?然后告诉学生学习物理化学之后就可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给学生留下悬念,也让学生觉得物理化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当然学习光有兴趣和热情还不够,还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从高年级的同学那里得知物理化学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所以心里难免有畏难情绪,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没有学习的信心,作为教师在绪论课上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可以举一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如物理化学的创建者之一——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在青年时期就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划时代的重要论文《空间分子结构》,起初不被承认,还受到批判和攻击,但他没有气馁。此后他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狭小、简陋的实验室从事繁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18年之久,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发表了《化学动力学研究》和《稀溶液理论》等巨著[2]。
  5.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除了要有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之外,要想学好物理化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要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了解物理化学的特点。物理化学和其他三大化学比它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公式多,而且公式应用的条件苛刻;第二,概念多,而且很多概念不好理解;第三,方法多,物理化学与其他三大化学相比,它是特别讲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性的东西,而且要掌握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某个意义上说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针对这几个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物理化学的学习状态。首先,针对公式多、条件苛刻这一特点,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记公式的同时一定要记住它所使用的条件,如果在使用公式的时候条件不正确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错误的,而且公式不要死记硬背,最好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也容易记忆。其次,针对物理化学概念多,而且很多概念不好理解,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勤于思考,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很多概念不是讲完就能理解的,需要在课后慢慢消化和吸收,所以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再来说说方法多这一特点,物理化学在研究问题时非常讲究方法。例如,科学模型方法的使用,使我们从实际气体中得到理想气体、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热力学可逆过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突出了主要矛盾,排除次要矛盾的干扰。使我们通过对主要矛盾的研究,得到一般规律性结论,再对结论进行修正,就可以得到实际系统的某些特征或近似的规律。[3]再比如,热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状态函数法,该方法用于系统状态函数变的计算时,不关心系统都经历了哪些具体过程,只关心系统的始终态。用该方法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变时,就会把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针对方法多这一特点,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记知识而忽视方法的学习,方法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肖十民,谢家声,谢逢春.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突出科学方法的讲授们.化工高等教育,2003,77,(3):68-69.
  [2]杨宇.浅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J].现代教育,2010,(11).
  [3]张玉洲.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8,29,(3):85-8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情境、优化教学方法,用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乐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体验、掌握新本领。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把握内涵 提高效率 放大效用    新课改后,初中政治课程以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即完善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积累丰富知识,努力成为智慧型教师;转变学习和教学的方式;建设鲜活的课堂;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注重情感教学。  关键词: 政治课堂 有效性 提高方法    一直以来,从学校、教师、学生到家长,都把眼睛盯在中考科目上,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政治课给学生和世人的印象就是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训练和机械的记忆,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练好基本功,才能走进课堂、引领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实效性 基本功    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我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不断发生改变,课堂实效性大大提升。那么什么是课堂实效性?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
摘 要: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已成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巨大力量。职校文化课教师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顺应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向市场驱动转变,向就业导向转变的要求开展教学。而要实现职业教育划时代的变革,必须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  关键词: 职校 历史课堂 课堂魅力    胡锦涛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想增强历史教学的独特魅力,发挥文化
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思品课教学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才会具有深厚的生命力。教育的存在根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服务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显然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学
摘 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讨论了教师在引导初中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中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学习 教师作用 初中生    初一新生会发现小学阶段只需要在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上下工夫,而到了中学,除了语、数、外三门学科外,其他一些学科在中考、高考中也起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历史学科,这门学科小学只是在自然常识课中偶然提及,但在中学,却要系统地掌
摘 要: 少年儿童的独立思考思维品质,是未来从事各项工作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细胞和幼芽。细胞和幼芽不一定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没有这些细胞和幼芽,未来肯定是长不出大树的。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与独立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初中 历史教学 独立思考    一、引言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陶先生竭力呼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空间”,这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疑问。在《俄国十月革命》(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以下疑问: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关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与十月革命的关系;十月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相比。针对教学中产生的这些问题,作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清楚,才能更有利于获取新知识。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初中的历史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与反思,否则
摘 要: 推行完全学分制是近20年来我国高校实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作者结合其所在学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从学分制实行以来的效果出发,对实施学分制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学分制的稳妥推进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 学分制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是近20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不少高校顺应教学改革的大潮,都在试推行学分制。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