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服饰黑色元素在广西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8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色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东方文化符号,极具中国特色。文章主要研究广西侗族服饰色彩中黑色元素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本土艺术家油画作品中侗族服饰黑色元素的应用分析,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当下油画中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黑色;侗族服饰;民族精神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侗族服饰色彩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2019KY0160)研究成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上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位于广西北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人民将独特的地域特色融入民族服饰,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侗族服饰的穿搭、色彩搭配、纹样图案等特点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信仰,是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体现。这些服饰上的色彩也在众多少数民族绘画题材中屡屡出现。广西侗族服饰色彩对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许多作品基于此进行创新表达。侗族服饰的色彩繁多,此次研究主要以侗族服饰色彩中的黑色为例,探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一、侗族服饰的黑色
  侗族人民勤劳又智慧,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织染方式,他们大多身着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制成的服饰。在服饰色彩上,人们运用最多的是黑色、紫色、蓝色、白色和灰色,而黑色又是其中最特别的色彩。黑色是客观物象的根本之色,它威严肃穆,包容万物,有着强大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蕴含着一种未知的神秘感。黑色在侗族人心中也是神圣的,一般作为祭服出现,人们一般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后选择吉日行吉礼,以顺应天地自然,祈求使人民安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这种虔诚的黑色暗示着一种的敬畏之情。“黑,绝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在人类历史上,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一种崇拜。”[1]人们在织染黑色侗布的过程中,一般先用靛蓝色染色,之后再用南烛树叶和树皮煮成黑色的染汁多次套染,再将套染过的布料反复涂抹牛胶,通过这种套色浸染工艺,制成色泽深浅不一的布料。在色彩搭配中,黑色一般作为底色出现,多表现为深沉素雅的冷色,与小部分的暖色形成互补关系,同时又与分布在领、襟、袖口等位置的装饰色彩形成了衬托点缀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彰显出侗族人的审美艺术。这种独特的审美体系也是本土艺术取之不竭的重要源泉。侗族的黑色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从自然中孕育而生,并影响着他们的建筑、服饰、绘画,贯穿他们的生活、文化,是表现侗族特征的重要色彩。
  二、侗族服饰中的黑色元素在油画中的表现
  (一)包容奉献的黑色
  艺术家沈铭存对于广西侗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题材的油画创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画充满了唯美和真实,能够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精神带来的巨大力量。他的人物作品《侗妹》(图1),描绘的是一位穿戴精美的侗族女孩,人物的装饰物颜色搭配和谐,刻画也非常细腻逼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刻画技艺,而在衣服和头发的处理上却简单素雅,颜色几乎是单一的黑色,与装饰物相比也显得平和。在这种黑色的衬托下,发间、腰间、颈上的古老银饰显得闪烁,袖口部分的花纹装饰也格外艳丽,很好地凸显了民族服饰的华丽。这种极端简繁的对比关系,是一种无私的取舍关系,这种“舍”更是一种奉献精神。转向整个画面,女孩被黑棕色的背景包裹侵染,背景的颜色与衣服的黑色形成呼应,同时又与人物的外轮廓、衣服的暗部等保持着联系,协调整个画面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有效地凸显了人物白如凝脂的皮肤,更传达了女孩温和微笑下的深深幸福和快乐。这种背景与主体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丰富的明暗关系,更是一种包容精神。整个画面在“沉重”的黑色的衬托下,很好地表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繁杂与华丽,也展现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真善美,这是一种奉献、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
  (二)真诚与豁达的黑色
  国家一级美术师谢麟,他的多幅作品都是以黑为美。他从老子主张的“阴阳乾坤”“大色无彩”的精神中吸收营养,以黑色为主体,表现少数民族的人文特色。他的作品《悠远的岁月—风雨桥》(图2)表现的是三江侗族的建筑,画面进行了主观处理,平面而富有装饰,很少有具体的形,也没有太多的客观颜色,黑色的点、线、面几乎占满整个画面,只在画面的左上角有一處黑色的鼓楼,少量的红棕色块藏匿在一些角落里,使得这种黑在画面显得非常“洁净”。黑色的点成了窗,黑色的线成了柱子,黑色的面代替了熟悉的墙,它们相互交错叠加构成整个画面,使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单纯的黑色形成一股强大的张力,直击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既单纯又强势的黑色,同时也象征着生活在建筑下的人民的真诚和野性。近看画面这些黑色大小不一,分布也不拘小节,完全跟着感觉走。在画笔的驱使下,这些黑色在画布上尽情地畅游,体现了山地少数民族的豁达。这种强烈的表现语言书写了一种东方的写意精神。谢麟的作品虽然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的生存居住环境,但这种黑色在他的画面上不仅是一个颜色、一种构成、一种艺术面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特征,与侗族服饰的黑色异曲同工,很好地展示了东方的审美情趣。
  (三)神秘与诡异的黑色
  青年艺术家韦明思,是土生土长的侗家人,他作品中的黑色表现了侗族的无限魅力。他的油画作品《星空》(图3),以一个俯瞰的视角,描绘了侗寨晚上人们活动的场景。远方肃静的黑山和寨顶有规律地衔接成一个圆,将活动中的人群紧紧环抱,暖色的灯光照亮地面,侗族人民在灯光照射下形成黑色的剪影,他们手舞足蹈,形态各异,有的三五成群,也有的成群结队,显得非常欢快。然而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他们时,既看不到人物的表情,也难领悟人物的具体姿态。他们是在唱歌?在跳舞?还是在举行仪式?让人不禁产生无限联想。这可能也是艺术家本来的意图,通过环境的静与人物的动,来对比烘托活动的氛围。深蓝色的天空泛着点点星光,有的闪烁,也有的旋转扭曲,仿佛具有一种魔力。蓝色星光和暖色灯光,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关系,在画面显得格外耀眼,让画面的黑色也变得更加深沉。韦明思作品里的黑色,似乎让我们对侗族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上的作品通过不同的题材和艺术形式,运用黑色元素,很好地加强了绘画艺术与侗族服饰文化的联系,传达了侗族服饰色彩中的黑色背后蕴含的少数民族精神,拓展了广西美术创作的视野,为当下广西油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些许启示。在所有的绘画创作中,黑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黑色使画面充满了力量的美感,没有黑色的画面会显得轻飘飘的,像失去根基的浮萍。黑色不仅可以充当“配角”为画面的整体服务,也能够成为画面唯一的“主角”。黑色在中国的美学意味从来都是丰富而独立的,它是“一种以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本体道为艺术生命终极本体的东方文艺本体观,极具中国特色”[2]。黑色不仅是一种书写绘画的材料,它已然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东方文化符号。油画自16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每时每刻都与中国的绘画发生着联系。在当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油画不再是舶来的艺术,已成为本土艺术家创作表现的一种方式。如何挖掘本土民族元素、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当下油画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申时.神秘的黑色文化[J].地图,2011(6):50-57.
  [2]蒲震元.“由人复天”“艺与道合”及其他[J].文艺研究,2002(1):67-74.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文人画入手,分析与文人画相关的作者、诗人、诗词、社会思想,从中分析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社交、礼仪、经济以及社会合作关系。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精神;文人社交;社会生活  一、文人画的精神  (一)文人画的情趣  如陈师曾所说:“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古人讲究 “形而上”和“形而下”,现在可以查
摘 要:19世纪的晚清书坛上,《北碑南帖论》、《艺舟双楫》及《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使“碑学”盛极一时。魏碑的天真质朴,形成楷法中的“壮美”,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张猛龙》《始平公》《爨宝子》等都体现了魏碑书法“古”“厚”“奇”“野”“拙”的艺术特点。《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则一反常态,造型以“空灵”“清凉”“飘逸”为主,弱化笔法,追求意趣,其开阔舒展的笔画、天真浪漫的结体,既有楷书的
摘 要:康有为的碑学思想受其家学背景与西学知识的深刻影响。在帖学式微之势下,康有为提倡碑学,取其雄强阳刚之风。康有为碑学思想的代表作为《广艺舟双楫》,此书的问世,标志着康有为碑学思想的成熟。在《广艺舟双楫》中,康有为总结了中国碑学史,提出书学应体现“求变”的社会规律,碑学正是借帖学的衰微之机发展起来的;书学应该“经世致用”,而非一味无用或媚俗,在民族危机下应提倡碑学以提振民族信心;书学应该表现个人
目前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普遍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需要进行优化与改革.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探索综合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任课教师评
摘 要:戴进作为浙派的创始人,因是职业画家,史书上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就其引领了浙派的绘画风格,左右了明初的绘画风貌而言,戴进功劳不可磨灭;就其所引领的浙派后期几近狂态的绘画风貌来讲,虽不是直接出自戴进之手,但与戴进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对于戴进的绘画风格定要辩证地看待,肯定戴进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山水画;艺术价值;戴进  明中叶后,随着吴门画派的兴起,浙派与吴门画派的天平渐渐偏于吴门画派,画派
摘 要: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美。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随着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美术教育模式应该积极寻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路径,使美術教育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当代美术人才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纵深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与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并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这使得传统的美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分析我国教育的变化显得格外重要,而深入思考与探究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目的,进而分析高校美术教育现状,提出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时代;高校;美术教育  一、智能时代下的教育  21世纪,智能化发展进入快
摘 要:中国艺术市场早在东晋時期就已经出现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惨淡、迷茫,现在的艺术市场拥有了繁荣的一天。文章主要探析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脉络、中国艺术市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并且预测了艺术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艺术市场;艺术品;艺术收藏  艺术市场是进行艺术品买卖的市场,艺术品一般通过艺术市场进行所有权的转换。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艺术作品
摘 要: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人类智慧的飞跃和发展。早在17世纪的中国,就开始有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20世纪初,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开启了油画中国风的历程。文章通过对中西方绘画理念与技法的异同点的阐述和思考,探索性地分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对风景油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风景油画;山水画;洪凌  一、油画与中国画的碰撞  (一)油画起源与中国山水画
摘 要:文章通过阐述宫廷画院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书画之间的互生关系,论述宫廷画院对瘦金体形成的影响,着重针对宫廷画院变革时期的代表人物对宋徽宗赵佶绘画和艺术思想的影响,结合书画同源的理论,来分析瘦金体在宫廷画风中汲取到的精华以及宫廷画院和瘦金体的形成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宫廷画院;瘦金体;赵佶;宋徽宗  艺术肇于自然,是人们用不同的手段对自然生活进行的反映或描述。中国画作为一门传统造型艺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