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解说李立宏“火”了。如今,一听到他的声音,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片中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还有吃货惊呼,“听他说话就会饿”。甚至还有人把他的解说称为“美食版的动物世界”。也许你还不知道,从《阿凡达》的杰克、《墨攻》的革离到《名侦探柯南》的目暮警官,他配音的影视角色有数百上千位。但是,从《舌尖》开始担任食物类纪录片的解说员,他还是第一次。没想到,从此却一炮走红,现在找他配音的广告商和影视导演,更是应接不暇!
与“舌尖”总导演是同学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这部专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不知唤醒了多少饥肠辘辘的胃,也不知多少人为美食后面那个宛转悠扬、充满磁性的声音着迷。“细的拉面在面粉中跳跃、刚出锅的黄馍馍冒着热气、柔嫩的鱼肉在锅中翻滚……”它将食物“做”出了诗意的味道,这完全要归功于那个“好声音”。
前不久“舌尖2”播出后,人们又惊奇地听到了这个神秘而又熟悉的声音。不少人开始在网上寻找这位“隐身人”,其实纪录片里旁白浑厚而后磁性的声线主人,就是李立宏。
李立宏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最爱吃京城的各种民间特色小吃,去各个地方,也会更关注当地小吃。和“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一样,也是个“超级吃货”。但后来干上配音这行,却和他从小就喜欢朗诵有关。
李立宏的小学是在东城区府学胡同二小念的,他很喜欢语文,后来上中学成了语文课代表。有一次少年宫要给语文老师培训朗诵,葛兰、齐越等大家都来了,老师因临时有事,就把唯一的票给了他。就是那次培训,让李立宏一下走进了朗诵世界。从那以后,他参加各种朗诵的课程、兴趣班,还和一些同学模仿起译制片的配音。课余时,几个人找来翻译好的文学剧本,分好角色,围坐在录音机旁,边配边录下来。但这种有模有样的模仿仅仅停留在喜爱上,直到李立宏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该考大学了,北京广播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简章发到学校教务处,同学看到后,就告诉了他。好玩的是,李立宏从没想过考广播学院,甚至连这个学校在哪都不知道,但架不住周围人的极力怂恿便决定试试。没想到一考即过,进入广该院播音系,“我现在都很感谢那些同学,相当于推着我参加了考试。”后来,他和同宿舍的李易都成为配音界的大腕,而巧合的是,《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则是隔壁摄影班的同年级同学。
1986年李立宏毕业后,留在母校成为一名教师。一边踏实教书,一边从事最爱的配音工作,在圈里虽不算特别活跃,但从播音到配音,他却转换自如。从广播到电视到大屏幕,从译制片到专题片到电视剧,再到动画片、纪录片,他有条不紊地做着,广泛涉猎,不急不躁。
李立宏嗓音浑厚深沉,具有智者的韵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得到业内广泛好评。他的戏路非常广泛,配的角色或憨厚或精明,或奸诈或真诚,不拘一格,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原作画龙点睛。2011年,李立宏担任主要配音演员的美国译制片《阿凡达》获得14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这个奖是李立宏多年来艺术成就的最好见证。
“我比较随和,喜欢替对方着想,配音时会不自觉地站在角色的角度。”电影导演吴天明在听完李立宏给某角色的配音后受到触动,说“后面有戏,我找你演啊,能把角色配音配得这么到位的人,演的一定更到位。”
多年的积累,让《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主动找到他做配音显得很自然,“真不知道为什么找我,也可能是同行推荐的。”
事实上早在学校时,李立宏跟陈晓卿就很熟了。可是从毕业之后到《舌尖》之前,俩人因忙于各自的事业,却极少碰过面,这是他和纪录频道的第一次合作。“见面后陈晓卿告诉我,所谓中国美食,是与国人最贴近的东西,谁都关心,离不开。当时定的基调,就是要用离人较近的叙述方式。近,但要时刻保有好奇心,调动起观众的情绪。那是他把我叫去配第一季解说词时说的话。”
要求自己“站在碗里”
第一次配《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工作室,作为经验丰富的解说人,李立宏计划当天完成3集。50分钟一集的纪录片,两个小时录一集是他的节奏,但是就在那天,没想到录完第一集时天都黑了。跟之前的工作相比,显然既费劲又严重“超时”。
按理说美食题材很轻松、配起来很快才对,但他要保持好奇心,状态不对就不行,更不能赶时间。“配的时候不觉得,配完才意识到进度还是挺慢的。”
还没看到画面之前,李立宏会先拿到一叠解说词做准备。他感觉《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纪录片不同,需要一种“很近”的感觉,就像他解说的羊肉拉面,好像有个小小的人儿就站在汤碗里,说着词,吃着面。
然后,节目组编导给他录一遍“模板”,什么位置对应什么解说词、什么画面,熟悉了之后李立宏才开始真正的录制,实际录起来当然不是一遍就过的。
其实总导演陈晓卿“要有好奇心”的要求,对李立宏来说并不难,凭着多年的积累,他可以随意控制发音、语调及解说的感觉。虽然一直有着录前先看一遍画面的习惯,但这一次李立宏改变了方案,“我要保留第一次观看时的好奇。”他录前唯一的工作,就是仔细消化了全部解说词。
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画面上,稿子只是用眼睛不经意地瞄着,保持着对那些让人垂涎细节的新鲜感。但此时,分歧出现了,“因为用的是那种比较随意的感觉,分集导演和录音师会认为我某个词没有说清楚,会喊停。”李立宏的处理没有得到年轻导演的认同,但此时陈晓卿会在一旁问:“怎么了?我觉得可以啊。”也许是同年龄段的人有着相似的理解,对于李立宏给予《舌尖上的中国》的轻松风格,陈晓卿感觉很合适。
《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次录音就在这样的磨合中完成了,前后录了半个多月,完成时已是凌晨。听起来,这个声音的确离食物、离观众很近很近。“我现在有些后悔,当时没能和每一位分集导演详细解释自己的理解,所以第一季有些地方听起来还是规整了。”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起的强烈反响,一点也不亚于热播的影视剧。对于以现实生活原始内容为素材的纪录片,为了记录人类社会,体现真实的生活,声音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声音作为纪录片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除了李立宏老师的旁白介绍,纪录片中还有食物加工过程中发出的声音,也是整个纪录片不可或缺的声音元素,大大增强了观众对片子的好奇心。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吃粽子的细节。粽子有清新的粽叶味道,香气扑鼻的糯米味道,但糯米黏性带来的食欲,我们不会特别注意。当粽叶与糯米分离时的那个声音,也是引起食欲的一种体现,听到粽叶与粽子分离的声音时,视觉与听觉互动,声画同步,给人最大限度的真实性感受。李立宏称之为“被声音勾起了吃的欲望”。
因《舌尖2》一夜走红,但不会解说《舌尖3》
2014年初,看到《舌尖》第二季台本时,李立宏发现人的故事多了,而他正好擅长处理和人有关的内容。“我习惯将自己投入其中,这和纪录片客观观察的风格相悖,所以有些风险,我会经常提醒自己掌握一个度。”
对李立宏来说,《舌尖2》的配音是个苦差事,虽然看着各色美食,但对大江南北的美食除了看就是说,一口没吃上。每天面对的只有剧组盒饭,这种差距成了一种煎熬。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式进入声音制作阶段的时候,北京还飘着瑞雪。陈晓卿发了一个微博,“录音师说,刚才有杂音,是李立宏先生的肚子在叫”、“今天的录音并不顺利,原因还是来自李老师肚子里的咕噜声”。这个话题让李立宏有些不好意思,“有时配音时间太长,又是这样的内容,控制不了生理上的反应。”之后他补充说,“为了不让类似的情况发生,后来配音时连茶水都不敢喝,免得自己饿得太快。”
最有趣的是,李立宏在配音期间,还不好意思地指指屏幕上鲜艳欲滴的泡椒说:“赖它!赖它!”可见口舌之欢,人皆爱之。
一帧帧唯美清新的画面,一道道美味佳肴,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2014年5月,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央视刚播出不久,就好评如潮,仅广告就超过亿元。尤其是《心传》一集,将上海菜浓墨重抹推上前台,而且表现手法类似武侠片,令人耳目一新又颇感震撼;而《家常》却充满了亲情和温暖,观众能够隐约感受到《秋刀鱼之味》的味道,令人在体会饕餮的同时领悟人生百味。
《舌尖2》让观众感受到了什么是声音的魅力,李立宏浑厚大气的声音诠释了我国的美食。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短短几天内,能“烹饪”馋死人的“好声音”的李立宏,就成为了微博乃至整个网络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在感叹深夜味蕾被刺激深深怀念妈妈的味道的同时,片中旁白浑厚而饱含磁性的声线,娓娓动人的解说词,使得此纪录片犹如“美食版《动物世界》”。
更绝的是,后来一听到李立宏的声音,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片中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还有吃货惊呼,“听他说话就会饿”。
李立宏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最好玩的是,《舌尖2》的成功,也让这个长期做着译制片解说的大学教授,破天荒地跟综艺娱乐搭上了边,甚至被《天天向上》邀请去做明星嘉宾,跟汪涵兄弟几个侃大山。“工作20多年,从没人知道我的名字,直到这部纪录片火了,连带着我也火了。”这是“舌尖上”的李立宏第一次以真面目示人,也让更多人认识了他。“心里有点酸酸的,我这么一个不娱乐的人,竟在娱乐节目中出名了。”他幽默地说。
“配《舌尖2》真是长知识的过程。以前做饭不那么主动,烧肉、烧排骨都没做过。现在不仅兴趣非常浓厚,也敢做了,请家里人吃后都说还可以嘛!”
与“舌尖”总导演是同学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这部专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不知唤醒了多少饥肠辘辘的胃,也不知多少人为美食后面那个宛转悠扬、充满磁性的声音着迷。“细的拉面在面粉中跳跃、刚出锅的黄馍馍冒着热气、柔嫩的鱼肉在锅中翻滚……”它将食物“做”出了诗意的味道,这完全要归功于那个“好声音”。
前不久“舌尖2”播出后,人们又惊奇地听到了这个神秘而又熟悉的声音。不少人开始在网上寻找这位“隐身人”,其实纪录片里旁白浑厚而后磁性的声线主人,就是李立宏。
李立宏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最爱吃京城的各种民间特色小吃,去各个地方,也会更关注当地小吃。和“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一样,也是个“超级吃货”。但后来干上配音这行,却和他从小就喜欢朗诵有关。
李立宏的小学是在东城区府学胡同二小念的,他很喜欢语文,后来上中学成了语文课代表。有一次少年宫要给语文老师培训朗诵,葛兰、齐越等大家都来了,老师因临时有事,就把唯一的票给了他。就是那次培训,让李立宏一下走进了朗诵世界。从那以后,他参加各种朗诵的课程、兴趣班,还和一些同学模仿起译制片的配音。课余时,几个人找来翻译好的文学剧本,分好角色,围坐在录音机旁,边配边录下来。但这种有模有样的模仿仅仅停留在喜爱上,直到李立宏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该考大学了,北京广播学院 (现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简章发到学校教务处,同学看到后,就告诉了他。好玩的是,李立宏从没想过考广播学院,甚至连这个学校在哪都不知道,但架不住周围人的极力怂恿便决定试试。没想到一考即过,进入广该院播音系,“我现在都很感谢那些同学,相当于推着我参加了考试。”后来,他和同宿舍的李易都成为配音界的大腕,而巧合的是,《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则是隔壁摄影班的同年级同学。
1986年李立宏毕业后,留在母校成为一名教师。一边踏实教书,一边从事最爱的配音工作,在圈里虽不算特别活跃,但从播音到配音,他却转换自如。从广播到电视到大屏幕,从译制片到专题片到电视剧,再到动画片、纪录片,他有条不紊地做着,广泛涉猎,不急不躁。
李立宏嗓音浑厚深沉,具有智者的韵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得到业内广泛好评。他的戏路非常广泛,配的角色或憨厚或精明,或奸诈或真诚,不拘一格,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原作画龙点睛。2011年,李立宏担任主要配音演员的美国译制片《阿凡达》获得14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这个奖是李立宏多年来艺术成就的最好见证。
“我比较随和,喜欢替对方着想,配音时会不自觉地站在角色的角度。”电影导演吴天明在听完李立宏给某角色的配音后受到触动,说“后面有戏,我找你演啊,能把角色配音配得这么到位的人,演的一定更到位。”
多年的积累,让《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主动找到他做配音显得很自然,“真不知道为什么找我,也可能是同行推荐的。”
事实上早在学校时,李立宏跟陈晓卿就很熟了。可是从毕业之后到《舌尖》之前,俩人因忙于各自的事业,却极少碰过面,这是他和纪录频道的第一次合作。“见面后陈晓卿告诉我,所谓中国美食,是与国人最贴近的东西,谁都关心,离不开。当时定的基调,就是要用离人较近的叙述方式。近,但要时刻保有好奇心,调动起观众的情绪。那是他把我叫去配第一季解说词时说的话。”
要求自己“站在碗里”
第一次配《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工作室,作为经验丰富的解说人,李立宏计划当天完成3集。50分钟一集的纪录片,两个小时录一集是他的节奏,但是就在那天,没想到录完第一集时天都黑了。跟之前的工作相比,显然既费劲又严重“超时”。
按理说美食题材很轻松、配起来很快才对,但他要保持好奇心,状态不对就不行,更不能赶时间。“配的时候不觉得,配完才意识到进度还是挺慢的。”
还没看到画面之前,李立宏会先拿到一叠解说词做准备。他感觉《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纪录片不同,需要一种“很近”的感觉,就像他解说的羊肉拉面,好像有个小小的人儿就站在汤碗里,说着词,吃着面。
然后,节目组编导给他录一遍“模板”,什么位置对应什么解说词、什么画面,熟悉了之后李立宏才开始真正的录制,实际录起来当然不是一遍就过的。
其实总导演陈晓卿“要有好奇心”的要求,对李立宏来说并不难,凭着多年的积累,他可以随意控制发音、语调及解说的感觉。虽然一直有着录前先看一遍画面的习惯,但这一次李立宏改变了方案,“我要保留第一次观看时的好奇。”他录前唯一的工作,就是仔细消化了全部解说词。
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画面上,稿子只是用眼睛不经意地瞄着,保持着对那些让人垂涎细节的新鲜感。但此时,分歧出现了,“因为用的是那种比较随意的感觉,分集导演和录音师会认为我某个词没有说清楚,会喊停。”李立宏的处理没有得到年轻导演的认同,但此时陈晓卿会在一旁问:“怎么了?我觉得可以啊。”也许是同年龄段的人有着相似的理解,对于李立宏给予《舌尖上的中国》的轻松风格,陈晓卿感觉很合适。
《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次录音就在这样的磨合中完成了,前后录了半个多月,完成时已是凌晨。听起来,这个声音的确离食物、离观众很近很近。“我现在有些后悔,当时没能和每一位分集导演详细解释自己的理解,所以第一季有些地方听起来还是规整了。”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起的强烈反响,一点也不亚于热播的影视剧。对于以现实生活原始内容为素材的纪录片,为了记录人类社会,体现真实的生活,声音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声音作为纪录片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除了李立宏老师的旁白介绍,纪录片中还有食物加工过程中发出的声音,也是整个纪录片不可或缺的声音元素,大大增强了观众对片子的好奇心。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吃粽子的细节。粽子有清新的粽叶味道,香气扑鼻的糯米味道,但糯米黏性带来的食欲,我们不会特别注意。当粽叶与糯米分离时的那个声音,也是引起食欲的一种体现,听到粽叶与粽子分离的声音时,视觉与听觉互动,声画同步,给人最大限度的真实性感受。李立宏称之为“被声音勾起了吃的欲望”。
因《舌尖2》一夜走红,但不会解说《舌尖3》
2014年初,看到《舌尖》第二季台本时,李立宏发现人的故事多了,而他正好擅长处理和人有关的内容。“我习惯将自己投入其中,这和纪录片客观观察的风格相悖,所以有些风险,我会经常提醒自己掌握一个度。”
对李立宏来说,《舌尖2》的配音是个苦差事,虽然看着各色美食,但对大江南北的美食除了看就是说,一口没吃上。每天面对的只有剧组盒饭,这种差距成了一种煎熬。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式进入声音制作阶段的时候,北京还飘着瑞雪。陈晓卿发了一个微博,“录音师说,刚才有杂音,是李立宏先生的肚子在叫”、“今天的录音并不顺利,原因还是来自李老师肚子里的咕噜声”。这个话题让李立宏有些不好意思,“有时配音时间太长,又是这样的内容,控制不了生理上的反应。”之后他补充说,“为了不让类似的情况发生,后来配音时连茶水都不敢喝,免得自己饿得太快。”
最有趣的是,李立宏在配音期间,还不好意思地指指屏幕上鲜艳欲滴的泡椒说:“赖它!赖它!”可见口舌之欢,人皆爱之。
一帧帧唯美清新的画面,一道道美味佳肴,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2014年5月,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央视刚播出不久,就好评如潮,仅广告就超过亿元。尤其是《心传》一集,将上海菜浓墨重抹推上前台,而且表现手法类似武侠片,令人耳目一新又颇感震撼;而《家常》却充满了亲情和温暖,观众能够隐约感受到《秋刀鱼之味》的味道,令人在体会饕餮的同时领悟人生百味。
《舌尖2》让观众感受到了什么是声音的魅力,李立宏浑厚大气的声音诠释了我国的美食。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短短几天内,能“烹饪”馋死人的“好声音”的李立宏,就成为了微博乃至整个网络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在感叹深夜味蕾被刺激深深怀念妈妈的味道的同时,片中旁白浑厚而饱含磁性的声线,娓娓动人的解说词,使得此纪录片犹如“美食版《动物世界》”。
更绝的是,后来一听到李立宏的声音,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片中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还有吃货惊呼,“听他说话就会饿”。
李立宏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副教授、表演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最好玩的是,《舌尖2》的成功,也让这个长期做着译制片解说的大学教授,破天荒地跟综艺娱乐搭上了边,甚至被《天天向上》邀请去做明星嘉宾,跟汪涵兄弟几个侃大山。“工作20多年,从没人知道我的名字,直到这部纪录片火了,连带着我也火了。”这是“舌尖上”的李立宏第一次以真面目示人,也让更多人认识了他。“心里有点酸酸的,我这么一个不娱乐的人,竟在娱乐节目中出名了。”他幽默地说。
“配《舌尖2》真是长知识的过程。以前做饭不那么主动,烧肉、烧排骨都没做过。现在不仅兴趣非常浓厚,也敢做了,请家里人吃后都说还可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