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只有学生自己主动的、主体的、创造性、独特性的体验,才是最真切最有效的。在课堂中,最精神的内容往往是教师预料之外的课堂生成,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教学敏感的结晶。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仍然被扼制,这样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成了“生而不成”,因此,就无法真正实践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
一、捕捉教学敏感,生成动态资源
语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广阔的生活实践性。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敏感,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为了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确立正确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
语文的人文价值和生活外延,使语文学习随社会、时代、学生、课堂环境等变化而变化,教师需要敏感地抓住这些变化进行教学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机与教学内容是同时生成,而且往往是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时机。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兴致勃勃地教《水调歌头》,几个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无精打采。老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水调歌头》里面蕴涵着不少自然科学的道理,谁能用“火眼金睛”找找相关的语句,说出相关的科学道理。
生①:“高处不胜寒”有科学道理。高处的温度比地面低。一般情况下,海拔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但也要考虑地形等因素。苏轼他好像也懂这个道理。
生②: “高处不胜寒”既有科学道理又有文学含义。“高处”在这里指“朝廷的高位”,苏轼感觉到朝廷的政治斗争的可怕,所以有了下文的“何似在人间”。
生③:从“何事长向别时圆”中可以看出苏轼不懂自然科学,月球是按照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显示盈亏的,它才不管人们是分别还是团聚呢……
假如我们这位教师只为实施自己的“教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假如我们这位教师没有教学敏感,不善于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那么,就不可能有的放矢、随机应变,就不可能有效调近课堂,进行因材施教。
二、捕捉教学敏感,提升教育智慧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第二,“万万”好象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对的。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生成既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教师的,教和学是一位互动的整体,学生的生成有赖于教师的启发,教师的生成有赖于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敏感有利于学生学习敏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同样有助于教师教学敏感的养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三、生成策略,演绎精彩
1、学生的疑点生成教学的亮点,柳暗花明。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学生不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了感动点及感动的理由,还针对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提出了质疑,不知道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不禁为学生敏锐的文学感悟力暗暗叫好,因为这句话理解了,就等于深层次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解了杨绛做人的原则:平等待人,热情相助。到这里本以为可以总结陈词了,没想到又有学生提出质疑:第七段“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一句中的“老先生”是否就是钱钟书,如果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幸亏钟书愿把自己降格为‘货”’?
有同学回答:钱钟书夫妇的处境艰难,但又乐于助人。根据上下文来看“老先生”必是钱钟书,此处表达为“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读上去有种调侃幽默的语气,让人感受到辛酸,辛酸中又见温暖。虽然杨绛夫妇与老王在思想、知识、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却能在困境中互相救助,互相关爱,也体现了杨绛夫妇平等待人的大家风范。同学们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对他的分析极为认同。于无疑处生疑,引发深入探讨,这种独立思考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刹那间照亮了整个课堂。
2、学生的异点生成教学的焦点,百家争鸣。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今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 异点往往引起观点的撞击,生成课堂焦点,形成百家争鸣的气象,使课堂成为思维交集的场所。
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有一学生提出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我于是引导学生从行文里猎取信息,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和为人志趣,全面解读作者的“痴”,体会作者藏在“痴”字背后的身世况味和人格魅力。讨论后一学生回答:作者在深夜到湖心亭看雪,“痴”包含不寻常的意思。看雪有着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不寻常的时间——“是日更定矣”。不寻常的行踪——“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不寻常的际遇——与金陵人相遇。另一学生反驳道:他的“痴”透露着“傻”,但“傻”得执著,“傻”得认真,“傻”得可爱。他的“痴”透露着“迷”,将自己完全融到周身的雪景,俨然把自己作为那画卷中的一角,有种执“迷”不悟的坚定。他的“痴”透露着“醉”,他可以悠然地来,纵情地饮酒,也可以潇洒地走。还有学生针锋相对:作者的痴,不仅痴于那山水间的景色,还痴于早已破碎不能复原的故国,更痴于自己所坚持的清高、孤傲的人格风范……
对学生观点的撞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以上课例中的焦点正好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我抓住良机,以文章的字眼“痴”作为立脚点,挖掘了一口深井。
3、学生的兴奋点生成教学的环节,事半功倍。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原本设想以咏花的诗句导人。课前却见学生一个个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浑身热气腾腾,原来上一节体育课进行了中长跑测试,在这样的情境下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阅读呢?上课铃响,我决定放弃原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谈谈跑步的感受和引发的思考,于是大家共享着刚才与身体抗衡的体验,谈到了跑步对一个人顽强意志的磨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引出课文,“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不少同学已经拥有了坚忍顽强的毅力,成为宗璞笔下的紫藤萝了,请大家阅读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学生们马上进入阅读状态。
试想如果一成不变地按教案实施教学,恐怕有部分学生还沉浸在跑步带来的兴奋中,难以投入到文本阅读中,而根据学生的兴奋点调整环节之后,不少同学觉得文本中写的就是他们体验到的,一下子产生了阅读的渴望。
教学时,老师要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地发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不是缺少教学的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敏感。强调课堂生成并非不要课堂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有效的预设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成。预设和生成也都离不开教学敏感。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具有教学敏感的语文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动态生成,语文课堂就会更精彩、更美丽!
叶红,教师,现居浙江温州。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仍然被扼制,这样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成了“生而不成”,因此,就无法真正实践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
一、捕捉教学敏感,生成动态资源
语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广阔的生活实践性。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敏感,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为了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与教学有关的心理定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确立正确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
语文的人文价值和生活外延,使语文学习随社会、时代、学生、课堂环境等变化而变化,教师需要敏感地抓住这些变化进行教学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时机与教学内容是同时生成,而且往往是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时机。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兴致勃勃地教《水调歌头》,几个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无精打采。老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师:《水调歌头》里面蕴涵着不少自然科学的道理,谁能用“火眼金睛”找找相关的语句,说出相关的科学道理。
生①:“高处不胜寒”有科学道理。高处的温度比地面低。一般情况下,海拔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但也要考虑地形等因素。苏轼他好像也懂这个道理。
生②: “高处不胜寒”既有科学道理又有文学含义。“高处”在这里指“朝廷的高位”,苏轼感觉到朝廷的政治斗争的可怕,所以有了下文的“何似在人间”。
生③:从“何事长向别时圆”中可以看出苏轼不懂自然科学,月球是按照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显示盈亏的,它才不管人们是分别还是团聚呢……
假如我们这位教师只为实施自己的“教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假如我们这位教师没有教学敏感,不善于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那么,就不可能有的放矢、随机应变,就不可能有效调近课堂,进行因材施教。
二、捕捉教学敏感,提升教育智慧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第二,“万万”好象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问题是对的。于老师当场给予了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个新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生成既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教师的,教和学是一位互动的整体,学生的生成有赖于教师的启发,教师的生成有赖于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敏感有利于学生学习敏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同样有助于教师教学敏感的养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三、生成策略,演绎精彩
1、学生的疑点生成教学的亮点,柳暗花明。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学生不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了感动点及感动的理由,还针对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提出了质疑,不知道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不禁为学生敏锐的文学感悟力暗暗叫好,因为这句话理解了,就等于深层次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解了杨绛做人的原则:平等待人,热情相助。到这里本以为可以总结陈词了,没想到又有学生提出质疑:第七段“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一句中的“老先生”是否就是钱钟书,如果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幸亏钟书愿把自己降格为‘货”’?
有同学回答:钱钟书夫妇的处境艰难,但又乐于助人。根据上下文来看“老先生”必是钱钟书,此处表达为“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读上去有种调侃幽默的语气,让人感受到辛酸,辛酸中又见温暖。虽然杨绛夫妇与老王在思想、知识、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却能在困境中互相救助,互相关爱,也体现了杨绛夫妇平等待人的大家风范。同学们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对他的分析极为认同。于无疑处生疑,引发深入探讨,这种独立思考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刹那间照亮了整个课堂。
2、学生的异点生成教学的焦点,百家争鸣。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今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 异点往往引起观点的撞击,生成课堂焦点,形成百家争鸣的气象,使课堂成为思维交集的场所。
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有一学生提出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我于是引导学生从行文里猎取信息,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和为人志趣,全面解读作者的“痴”,体会作者藏在“痴”字背后的身世况味和人格魅力。讨论后一学生回答:作者在深夜到湖心亭看雪,“痴”包含不寻常的意思。看雪有着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不寻常的时间——“是日更定矣”。不寻常的行踪——“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不寻常的际遇——与金陵人相遇。另一学生反驳道:他的“痴”透露着“傻”,但“傻”得执著,“傻”得认真,“傻”得可爱。他的“痴”透露着“迷”,将自己完全融到周身的雪景,俨然把自己作为那画卷中的一角,有种执“迷”不悟的坚定。他的“痴”透露着“醉”,他可以悠然地来,纵情地饮酒,也可以潇洒地走。还有学生针锋相对:作者的痴,不仅痴于那山水间的景色,还痴于早已破碎不能复原的故国,更痴于自己所坚持的清高、孤傲的人格风范……
对学生观点的撞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以上课例中的焦点正好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我抓住良机,以文章的字眼“痴”作为立脚点,挖掘了一口深井。
3、学生的兴奋点生成教学的环节,事半功倍。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利导,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原本设想以咏花的诗句导人。课前却见学生一个个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浑身热气腾腾,原来上一节体育课进行了中长跑测试,在这样的情境下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阅读呢?上课铃响,我决定放弃原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谈谈跑步的感受和引发的思考,于是大家共享着刚才与身体抗衡的体验,谈到了跑步对一个人顽强意志的磨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引出课文,“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不少同学已经拥有了坚忍顽强的毅力,成为宗璞笔下的紫藤萝了,请大家阅读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学生们马上进入阅读状态。
试想如果一成不变地按教案实施教学,恐怕有部分学生还沉浸在跑步带来的兴奋中,难以投入到文本阅读中,而根据学生的兴奋点调整环节之后,不少同学觉得文本中写的就是他们体验到的,一下子产生了阅读的渴望。
教学时,老师要以其睿智的眼光敏锐地发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不是缺少教学的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敏感。强调课堂生成并非不要课堂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有效的预设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成。预设和生成也都离不开教学敏感。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具有教学敏感的语文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动态生成,语文课堂就会更精彩、更美丽!
叶红,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