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是一句久远的教学呼唤,是一个教学理想,是有效教学的追求境界。在有效教学成为教学界“点击率”居高不下的焦点话题时,笔者却很淡然地认为,实施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朴素要求,并努力用课堂教学实际的操作策略来充实这份朴素的思考。
一、简约过程,让阅读更轻松
语文无论怎么教,都需要书卷气,需要语文味,特别需要语文教师删繁就简,善于取舍,力求“简而精,单而丰”,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非面面俱到。
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设计一个总揽全篇的问题: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他的“诚心诚意”体现在哪些地方?由这个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显得简洁而目标专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诚心诚意”从三个画面切人,即刘张争论、隆中恭候、共论天下。在学习第2自然段刘备和张飞对“三请诸葛亮”的一段争论时,通过张飞和刘备的语言对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嚷”“捆”“生气”,以及两个感叹号,感受张飞的鲁莽无礼,从另一个侧面领会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隆巾恭候一段,刘备的诚心诚意则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迫切访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开天辟地》是通过“开天辟地”故事,米体现盘古的神力及其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透视全篇,抓住文脉,提炼出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盘古是个_____的神,以此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在探究语言文字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并通过朗读去感受人物形象。课文的三个段落,正好也是文本对盘古这一人物形象步步推进的三个层次,使读者对盘古由表及里深入了解,即盘古是一个力大无穷的神,是一个形象高大的神,是一个伟大无私的神。就这样,学生围绕主题,由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在课文里走了一个来回,将对盘古精神的了解推向了极至。
正确解读教材是一堂好课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努力使我们的教学头绪再单纯一点、流程再简约一点,使学生阅读目标再清晰一点,阅读感悟再轻松一点。
二、把握训练,让阅读更扎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要果断地“亮剑”——捕捉文本语言亮点,扎实开展句式训练,提高学生言语能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课文《水》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条主线,凭借“挑水”“锁水”“洗澡”三个画面,深刻表达人们爱水、盼水、用水的心情,揭示水的珍贵,警示人们珍惜水资源。第3自然段中,母亲那一把锁水窖的大锁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玩味的细节。在朗读“锁水”的语句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口母亲水窖:课件由远而近,将镜头逐渐推近,水窖上那把锈迹斑驳的锁顿时扑入学生的视野,定格为特写。这时,出示句式训练: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锁住了______,锁住了______,锁住了______,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引导学生将水曾经带给四兄弟的体验写下来,这样,既训练了句式,又感悟了细节,也理解了母亲管水之严的苦衷。
为了读懂读透第2自然段巾“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一句,可以设计句子的比较阅读,通过“只有……才……”这个关联词语,体会下雨天是人们痛快洗澡的唯一条件、睢一时机,暗示人们洗澡之难,无水洗澡之苦。学完了课文,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上“只有……才……”再说一句话。在丰富的句式训练和表达中,学生体会了北方缺水地区人民更多的苦痛和无奈。
学生言语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句式训练,教师不能离开了语言文字谈人文性,而要用辨证的眼光,努力在“训练”和“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和“感悟”并举且有机融合。事实证明,恰当的语言训练,既让学生欣赏了文本的言语特色,又重组了文本提供的言语材料,实现了新的表达。这种借鉴规范的言语材料来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做法,毋庸置疑,将使阅读效果更扎实。
三、信息渗透,让阅读更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给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中写道:“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文中所提“将军”实为李陵,他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历史上的“李陵事件”虽是一个“题外话”,却有必要给学生一个交代。原来,天汉二年,司,马迁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困,在弹尽粮绝之时投降匈奴。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却默不作声。汉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直战到弹尽路绝,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也属情有可原啊!臣以为只要李陵活着回来,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于是将司马迁判罪或以钱赎罪,司马迁拿不出钱,只好以宫刑代替。这段史料信息,让学生感觉司马迁是一个直言敢谏的义士,可以激发对司马迁的钦佩和同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础。
司马迁在狱中生死抉择时的痛苦心理是全文的阅读难点。在整体感知第3自然段后,教师播放“东方小故事”中《忍辱著史》的影像剪辑。司马迁在刚刚受完酷刑投进大牢之际,便在墙上写下一个字:死。但在《离骚》等巨著的激励下,司马迁的思想出现了重大转机,他说:“想我炎黄子孙,有多少志士仁人蒙不白之奇冤,而立非常之业绩;忍一时之屈辱,而立万代之奇勋。孔夫子屡遭厄难,才著《春秋》;屈原几度遭谗贬,乃赋《离骚》……人的一生不能白白度过啊!”于是,他转身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大字:人死,重于泰山。看完影像再读课文,学生的脑海里不时闪现着司马迁坚毅的神情,对“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的悲壮誓言理解得更加深刻。显然,这里通过课外信息带来的想象,启发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将文内的含蓄之意感悟出来,把人物的精神之美品读出来,达到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效果。
有效教学是一个朴素的名词,也是一个朴素的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正确解读文本,在课堂上把握训练,巧妙拓展,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一、简约过程,让阅读更轻松
语文无论怎么教,都需要书卷气,需要语文味,特别需要语文教师删繁就简,善于取舍,力求“简而精,单而丰”,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非面面俱到。
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设计一个总揽全篇的问题: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他的“诚心诚意”体现在哪些地方?由这个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显得简洁而目标专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诚心诚意”从三个画面切人,即刘张争论、隆中恭候、共论天下。在学习第2自然段刘备和张飞对“三请诸葛亮”的一段争论时,通过张飞和刘备的语言对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嚷”“捆”“生气”,以及两个感叹号,感受张飞的鲁莽无礼,从另一个侧面领会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隆巾恭候一段,刘备的诚心诚意则体现在对诸葛亮的迫切访求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开天辟地》是通过“开天辟地”故事,米体现盘古的神力及其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透视全篇,抓住文脉,提炼出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盘古是个_____的神,以此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在探究语言文字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并通过朗读去感受人物形象。课文的三个段落,正好也是文本对盘古这一人物形象步步推进的三个层次,使读者对盘古由表及里深入了解,即盘古是一个力大无穷的神,是一个形象高大的神,是一个伟大无私的神。就这样,学生围绕主题,由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在课文里走了一个来回,将对盘古精神的了解推向了极至。
正确解读教材是一堂好课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有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努力使我们的教学头绪再单纯一点、流程再简约一点,使学生阅读目标再清晰一点,阅读感悟再轻松一点。
二、把握训练,让阅读更扎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师要果断地“亮剑”——捕捉文本语言亮点,扎实开展句式训练,提高学生言语能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课文《水》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条主线,凭借“挑水”“锁水”“洗澡”三个画面,深刻表达人们爱水、盼水、用水的心情,揭示水的珍贵,警示人们珍惜水资源。第3自然段中,母亲那一把锁水窖的大锁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玩味的细节。在朗读“锁水”的语句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口母亲水窖:课件由远而近,将镜头逐渐推近,水窖上那把锈迹斑驳的锁顿时扑入学生的视野,定格为特写。这时,出示句式训练: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锁住了______,锁住了______,锁住了______,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引导学生将水曾经带给四兄弟的体验写下来,这样,既训练了句式,又感悟了细节,也理解了母亲管水之严的苦衷。
为了读懂读透第2自然段巾“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一句,可以设计句子的比较阅读,通过“只有……才……”这个关联词语,体会下雨天是人们痛快洗澡的唯一条件、睢一时机,暗示人们洗澡之难,无水洗澡之苦。学完了课文,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用上“只有……才……”再说一句话。在丰富的句式训练和表达中,学生体会了北方缺水地区人民更多的苦痛和无奈。
学生言语的发展离不开扎实的句式训练,教师不能离开了语言文字谈人文性,而要用辨证的眼光,努力在“训练”和“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和“感悟”并举且有机融合。事实证明,恰当的语言训练,既让学生欣赏了文本的言语特色,又重组了文本提供的言语材料,实现了新的表达。这种借鉴规范的言语材料来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做法,毋庸置疑,将使阅读效果更扎实。
三、信息渗透,让阅读更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给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中写道:“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文中所提“将军”实为李陵,他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历史上的“李陵事件”虽是一个“题外话”,却有必要给学生一个交代。原来,天汉二年,司,马迁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困,在弹尽粮绝之时投降匈奴。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却默不作声。汉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直战到弹尽路绝,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也属情有可原啊!臣以为只要李陵活着回来,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于是将司马迁判罪或以钱赎罪,司马迁拿不出钱,只好以宫刑代替。这段史料信息,让学生感觉司马迁是一个直言敢谏的义士,可以激发对司马迁的钦佩和同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础。
司马迁在狱中生死抉择时的痛苦心理是全文的阅读难点。在整体感知第3自然段后,教师播放“东方小故事”中《忍辱著史》的影像剪辑。司马迁在刚刚受完酷刑投进大牢之际,便在墙上写下一个字:死。但在《离骚》等巨著的激励下,司马迁的思想出现了重大转机,他说:“想我炎黄子孙,有多少志士仁人蒙不白之奇冤,而立非常之业绩;忍一时之屈辱,而立万代之奇勋。孔夫子屡遭厄难,才著《春秋》;屈原几度遭谗贬,乃赋《离骚》……人的一生不能白白度过啊!”于是,他转身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大字:人死,重于泰山。看完影像再读课文,学生的脑海里不时闪现着司马迁坚毅的神情,对“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的悲壮誓言理解得更加深刻。显然,这里通过课外信息带来的想象,启发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将文内的含蓄之意感悟出来,把人物的精神之美品读出来,达到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效果。
有效教学是一个朴素的名词,也是一个朴素的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正确解读文本,在课堂上把握训练,巧妙拓展,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