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中词的翻译对整篇文本的翻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好的翻译可画龙点睛,反之则可能成为整篇译文的败笔。某些选词的翻译也可以适时体现文章情节的发展,渲染氛圍,表现出人物的心情。本文从克莱儿·麦克福尔著作《摆渡人》以及付强的译本出发,浅析译文中第十三章节的选词翻译,结合目的论三原则,赏析某些选词翻译并探讨翻译效果。
【关键词】选词翻译 《摆渡人》 目的论
一、引言
目的论发展至今主要经过四个阶段:1. 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莱斯首次将功能理论运用于翻译评析。2.汉斯·弗米尔提出目的论,提出翻译时应摆脱原文的束缚,对原文进行有目的的,结果导向式的翻译。3.贾斯塔·霍茨—曼塔里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扩充功能派翻译理论。4.克里斯汀娜·诺德系统阐述了在原文基础上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的翻译策略。
《摆渡人》相关背景介绍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处女作,讲述了小女孩迪伦为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却在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事后灵魂醒来时在一片荒原中遇见男主人公荒原中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负责将灵魂穿越荒原带到另一个世界。全书对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也是可圈可点。
本文讨论的文本是《摆渡人》第十三章,该章讲述的主人公来到荒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是灵魂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这一章节为全书的高潮部分。本文将具体从本章用词方面分析文章对这方面的描写,并运用目的论讨论付强在该章节的译文是否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达到了原文在这些方面所表达的效果。
二、目的论相关理论介绍
弗米尔和赖斯合著的《通用翻译理论基础》一书是目的论的奠基之作。该观点认为:(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在源语文化中传递的信息相关;(3)译文传递的信息,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译回原文;(4)译文必须内在连贯;(5)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一书对这五条规则依次做出了解释并阐述到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则是评判翻译行为和信息迁移是否成功的标准即是否达到功能充分。
三、案例分析
目的论在《摆渡人》节选翻译中的体现: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个十五岁少女在面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该书读者群在青少年到中年人不等。付强的译文基本与原文基调一致。
1.目的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目的原则目的论在翻译活动中遵循的首要原则,要求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如:(1)基本目的——谋生;(2)交际目的——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而采取的目的。
(1)原文:
...then she realised that it was shadows. Dark shadows. Her breathing began to come in shallow,... the cliffs pressing in more tightly.
(2)译文:
然后就意识到,那就是阴影。她看到周围的山谷正变得越来越黑,悬崖似乎也在不断向他们靠近,不禁呼吸越来越急促,大气也喘不匀了。
本段第23段描写的是主人公已经来到了阴影的中心地段,环境变得更加阴森恐怖。原文中用press in来描述两岸悬崖的逼迫感,而译文虽在各句子成分结构上与原文对应却将press in 译成“靠近”,显然“靠近”不能表现“逼近”那种逼迫感。
2.连贯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在《摆渡人》第十三章中,故事发展线索依次是:
进山谷前——初进山谷——进入山谷最深处——挣扎出谷——出谷而故事中主人公心理状态则是紧张不安感逐渐增强,到奋力挣脱魔鬼的进攻时转为绝望放弃,再到迪伦脑海里出现崔斯坦的声音后进行痛苦地奋力一搏成功突出重围后发现崔斯坦没有成功突围的绝望之感。
(1)原文文本分析:按照上述故事发展的线索,迪伦与崔斯坦对话的情绪按以下顺序发展(序号为原文段落):
4.she asked tersely——7.she warbled——10、her voice almost inaudible even to herself——12.Dylan whispered——14.she choked out——21.she whispered anxiously——32.She coughed feebly between breaths——35.she muttered under her breath——36.But that final thought choked in her throat——37.she gasped——41.breathing hard——44.she whispered。
(2)译文:她简短地问了一句——她颤声问道——她问道,声音小得几乎连自己也听不见——迪伦轻声问——她梗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她焦急地小声问——她在喘气的间隙有气无力地说——她小声嘟囔着——最后几个字就噎在了喉咙里——她喘息着说——大口大口地喘着——低声问。
从原文迪伦与崔斯坦对话的动作亦或神态都可以看出随着二人距阴影中心越来越近,迪伦紧张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但译文似乎未将原文主人公那种情绪渐变译出来。如一开始“she asked tersely”中“tersely”一词在牛津字典中的释义为“sparing in the use of word; abrupt”,意为使用简洁明了且伴有突然意味的发声。而译文直接将其意为“简短”,使得主人公的情感减弱不说,更是不能让读者感受原文那种即将面临恐怖事物的那种窒息地无法说不话来的逼迫感。 3.忠实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忠实原则是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一致,及译文要忠实原文。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译文的漏译部分。
(1)原文:They caught up with her before she fell,and began to pump her forward. Run,run,run,she thought,tearing as fast as she could down the path。
(2)譯文:他猛地拉起迪伦的手,她这才跌跌撞撞地迈开步子。快跑、快跑、快跑,她不断默念着,铆足了力气随他沿路飞奔。
我们从这一段可以明显地看出译文完全漏译了原文第二句恶魔抓住迪伦的部分。这部分漏译直接就导致了译文缺少了一个情节。原文恶魔先抓住主人公,主人公再凭自己的意志以及男主人公拼死助力挣脱恶魔的控制要比译文主人公拼力向前冲没有被恶魔抓住的情节更加跌宕,更能把握读者的脉搏体现原文情形之危机。
四、结论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翻译行为的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服务。而译者有责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方方面面。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缺失,但译者应尽力做到尽善尽美。
本文分析的《摆渡人》节选中词语的翻译,原著作者根据本书的特性——通过细节描写将文中的感染力达到极致。而文中的细节描写,除了对周围环境的景物描写,两位主人公对话的神情描写占了很大篇幅。而译者把握好这两点就能很好地让读者也能体会到原文所描绘的情景。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译者虽然把握了所选章节的整体情节,但对一些描写人物神情词的把握仍有待提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把握目的论目的、连贯、忠实三原则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Clair Mcfall.The Ferry Man[M].Templar Publishing,2013:63- 66.
[2]蔡力坚.论翻译的选词[J].中国翻译,2016,(01):117-120.
[3]曹明伦.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J].中国翻译,2007, (05):87-88.
[4]黄忠廉.达:严复翻译思想体系的灵魂-严复变译思想考之一[J].中国翻译,2016,(01):34-39.
[5]杰里米·芒迪.李德凤,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6]克莱尔·麦克福尔.付强,译.摆渡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95-100.
[7]刘延玫.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罗钦芳(1993.3-),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关键词】选词翻译 《摆渡人》 目的论
一、引言
目的论发展至今主要经过四个阶段:1. 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莱斯首次将功能理论运用于翻译评析。2.汉斯·弗米尔提出目的论,提出翻译时应摆脱原文的束缚,对原文进行有目的的,结果导向式的翻译。3.贾斯塔·霍茨—曼塔里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扩充功能派翻译理论。4.克里斯汀娜·诺德系统阐述了在原文基础上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的翻译策略。
《摆渡人》相关背景介绍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处女作,讲述了小女孩迪伦为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却在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事后灵魂醒来时在一片荒原中遇见男主人公荒原中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负责将灵魂穿越荒原带到另一个世界。全书对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也是可圈可点。
本文讨论的文本是《摆渡人》第十三章,该章讲述的主人公来到荒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是灵魂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这一章节为全书的高潮部分。本文将具体从本章用词方面分析文章对这方面的描写,并运用目的论讨论付强在该章节的译文是否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达到了原文在这些方面所表达的效果。
二、目的论相关理论介绍
弗米尔和赖斯合著的《通用翻译理论基础》一书是目的论的奠基之作。该观点认为:(1)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译文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该信息与原文在源语文化中传递的信息相关;(3)译文传递的信息,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译回原文;(4)译文必须内在连贯;(5)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一书对这五条规则依次做出了解释并阐述到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则是评判翻译行为和信息迁移是否成功的标准即是否达到功能充分。
三、案例分析
目的论在《摆渡人》节选翻译中的体现: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个十五岁少女在面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该书读者群在青少年到中年人不等。付强的译文基本与原文基调一致。
1.目的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目的原则目的论在翻译活动中遵循的首要原则,要求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如:(1)基本目的——谋生;(2)交际目的——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而采取的目的。
(1)原文:
...then she realised that it was shadows. Dark shadows. Her breathing began to come in shallow,... the cliffs pressing in more tightly.
(2)译文:
然后就意识到,那就是阴影。她看到周围的山谷正变得越来越黑,悬崖似乎也在不断向他们靠近,不禁呼吸越来越急促,大气也喘不匀了。
本段第23段描写的是主人公已经来到了阴影的中心地段,环境变得更加阴森恐怖。原文中用press in来描述两岸悬崖的逼迫感,而译文虽在各句子成分结构上与原文对应却将press in 译成“靠近”,显然“靠近”不能表现“逼近”那种逼迫感。
2.连贯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在《摆渡人》第十三章中,故事发展线索依次是:
进山谷前——初进山谷——进入山谷最深处——挣扎出谷——出谷而故事中主人公心理状态则是紧张不安感逐渐增强,到奋力挣脱魔鬼的进攻时转为绝望放弃,再到迪伦脑海里出现崔斯坦的声音后进行痛苦地奋力一搏成功突出重围后发现崔斯坦没有成功突围的绝望之感。
(1)原文文本分析:按照上述故事发展的线索,迪伦与崔斯坦对话的情绪按以下顺序发展(序号为原文段落):
4.she asked tersely——7.she warbled——10、her voice almost inaudible even to herself——12.Dylan whispered——14.she choked out——21.she whispered anxiously——32.She coughed feebly between breaths——35.she muttered under her breath——36.But that final thought choked in her throat——37.she gasped——41.breathing hard——44.she whispered。
(2)译文:她简短地问了一句——她颤声问道——她问道,声音小得几乎连自己也听不见——迪伦轻声问——她梗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她焦急地小声问——她在喘气的间隙有气无力地说——她小声嘟囔着——最后几个字就噎在了喉咙里——她喘息着说——大口大口地喘着——低声问。
从原文迪伦与崔斯坦对话的动作亦或神态都可以看出随着二人距阴影中心越来越近,迪伦紧张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但译文似乎未将原文主人公那种情绪渐变译出来。如一开始“she asked tersely”中“tersely”一词在牛津字典中的释义为“sparing in the use of word; abrupt”,意为使用简洁明了且伴有突然意味的发声。而译文直接将其意为“简短”,使得主人公的情感减弱不说,更是不能让读者感受原文那种即将面临恐怖事物的那种窒息地无法说不话来的逼迫感。 3.忠实原则在《摆渡人》选词翻译中的体现。忠实原则是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际连贯一致,及译文要忠实原文。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译文的漏译部分。
(1)原文:They caught up with her before she fell,and began to pump her forward. Run,run,run,she thought,tearing as fast as she could down the path。
(2)譯文:他猛地拉起迪伦的手,她这才跌跌撞撞地迈开步子。快跑、快跑、快跑,她不断默念着,铆足了力气随他沿路飞奔。
我们从这一段可以明显地看出译文完全漏译了原文第二句恶魔抓住迪伦的部分。这部分漏译直接就导致了译文缺少了一个情节。原文恶魔先抓住主人公,主人公再凭自己的意志以及男主人公拼死助力挣脱恶魔的控制要比译文主人公拼力向前冲没有被恶魔抓住的情节更加跌宕,更能把握读者的脉搏体现原文情形之危机。
四、结论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翻译行为的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服务。而译者有责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方方面面。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缺失,但译者应尽力做到尽善尽美。
本文分析的《摆渡人》节选中词语的翻译,原著作者根据本书的特性——通过细节描写将文中的感染力达到极致。而文中的细节描写,除了对周围环境的景物描写,两位主人公对话的神情描写占了很大篇幅。而译者把握好这两点就能很好地让读者也能体会到原文所描绘的情景。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译者虽然把握了所选章节的整体情节,但对一些描写人物神情词的把握仍有待提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把握目的论目的、连贯、忠实三原则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Clair Mcfall.The Ferry Man[M].Templar Publishing,2013:63- 66.
[2]蔡力坚.论翻译的选词[J].中国翻译,2016,(01):117-120.
[3]曹明伦.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J].中国翻译,2007, (05):87-88.
[4]黄忠廉.达:严复翻译思想体系的灵魂-严复变译思想考之一[J].中国翻译,2016,(01):34-39.
[5]杰里米·芒迪.李德凤,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6]克莱尔·麦克福尔.付强,译.摆渡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95-100.
[7]刘延玫.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罗钦芳(1993.3-),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