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可以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实用方面谈起,借以分析语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语文 能力 素质
语文能力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诉。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要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语文能力,这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听话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听他人说各色各样的话,一定要使学生能够抓住语文的要点,辨明好处在哪里,如果有不足之处在哪里,由此练成了听他人谈话、报告以及阅读各种书刊的扎实能力。可见听话教学本身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重要方面,与读写说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听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二、说话交际能力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包括口頭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来反映情况、交流心得、发疑解难,进行辩论或讨论,以及进行宣传、接待来访、咨询问题等等,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各种通讯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更是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当今时代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说话”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训练。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设计教案,花力气抓好口语教学,并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二是建立口语考试制度,并使之常规化。三是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听说指导,组织语文兴趣小组,开展朗诵、讲故事、演讲、辩论会、影评等活动,既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
三、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什么是阅读能力呢?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里,书本仍然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因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十年增加一倍,后期则是每三年至五年增加一倍,进入21世纪增加得更快。这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快速阅读”的习惯和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过去曾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所谓“阅读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简单的对错。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重点,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注意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多,读的更快。我们现在已经懂得,学生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四、写作表达能力
由于现代社会是个高信息化、高社会化、高效率化的社会,过去那种“悲吟累月”推敲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写法,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了。进入21世纪,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将更为提高,比如需要人们具备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比如会市场信息评析、科技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产品说明文等等应用性文章。因为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要求人们不仅仅会写,还要写得快,最好是“下笔千言、立马可待”。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简直是惨不忍睹。
因此,我们今后的作文训练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培养全体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同时,作文一般都要求当堂完成,逐步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遣词造句、快速完稿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必须承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历史的明智选择,我们每个老师也在践行着新课标的要求,力图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语文 能力 素质
语文能力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诉。我们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要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语文能力,这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一、听话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听他人说各色各样的话,一定要使学生能够抓住语文的要点,辨明好处在哪里,如果有不足之处在哪里,由此练成了听他人谈话、报告以及阅读各种书刊的扎实能力。可见听话教学本身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重要方面,与读写说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听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做到,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二、说话交际能力
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包括口頭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来反映情况、交流心得、发疑解难,进行辩论或讨论,以及进行宣传、接待来访、咨询问题等等,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各种通讯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更是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当今时代要求人们能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说话”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训练。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设计教案,花力气抓好口语教学,并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二是建立口语考试制度,并使之常规化。三是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内外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听说指导,组织语文兴趣小组,开展朗诵、讲故事、演讲、辩论会、影评等活动,既提供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
三、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什么是阅读能力呢?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里,书本仍然是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因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阅读。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有人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十年增加一倍,后期则是每三年至五年增加一倍,进入21世纪增加得更快。这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快速阅读”的习惯和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新时期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过去曾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置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所谓“阅读基本训练”,迫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一天到晚忙于简单的对错。这看似“双基”抓得很紧,实际上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降低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重点,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注意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读得多,读的更快。我们现在已经懂得,学生只有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随之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四、写作表达能力
由于现代社会是个高信息化、高社会化、高效率化的社会,过去那种“悲吟累月”推敲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写法,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了。进入21世纪,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将更为提高,比如需要人们具备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比如会市场信息评析、科技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产品说明文等等应用性文章。因为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要求人们不仅仅会写,还要写得快,最好是“下笔千言、立马可待”。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简直是惨不忍睹。
因此,我们今后的作文训练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培养全体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同时,作文一般都要求当堂完成,逐步训练学生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遣词造句、快速完稿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必须承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历史的明智选择,我们每个老师也在践行着新课标的要求,力图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