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二、三岁,刚开始他们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不到一个学期,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对有些学科又失去了兴趣。初中数学相比小学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所增加,一些基础较差或对初中数学没有入门的同学,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初中数学老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钻研数学,教材的使用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在新教材的使用上下工夫,应该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让每节课都生动活泼。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抓好起始阶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教材编写者的基本出发点来看,是让学生快入门,入好门;入得快,学得好。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拿到数学课本之后都有一种新鲜感,看到教材设计的问题也感到有趣,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相当强烈。教师要抓准时机,在教材的使用上下工夫。让每个学生对入门的第一节课都有深刻的印象,对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完第一章后,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或进行一次形式自由的讨论,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调查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比如在教授第一章“展开与折叠”部分时,不应自己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动手实践,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认真,发现问题后互相讨论解决方法。再比如在学习截几何体时,可以理解为切蛋糕,化难为易,化整为分,形象易懂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部分知识。
对于起始年级,新教材意在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艺术上下工夫,增强数学知识的兴趣性,让每一道数学题都能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走进数学,这也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做到的。
二、知识求新、求活,让教学生动、有趣
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联系生活紧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较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在知识的“新”上下工夫,在“活”上求突破,让教学生动有趣,从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基本能力。
1.抓好新课的导入环节。万事开头难,解决了课堂导入的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对此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型设计不同的导入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授“七巧板”这一部分时,我一开始就拿出了一些由七巧板拼出的优美图案,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的图案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思考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通过一些小小的步骤,把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让学习充满乐趣。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尽量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参与,亲自操作。多媒体的利用,能够为学生演示图画的具体制作过程,直观效果较好。但是很多都是教师的活动,教师不妨让学生观看后,让他们亲自画图,一方面规范了他们的操作行为,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教师的语言要精练、生动、有趣。数学是枯燥的,又是严谨的。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到语言的准确与明确。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此外,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语调的高低错落,板书要设计合理规范,字体要优美大方。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它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理念强调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自觉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新教材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设计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构思独特,形式灵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者的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学的有趣、学的有法、学有所得。教材内容设计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数学是艺术的体操,数学的每一个图形都是美的展现,它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图形。一边观察、一边画图、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在教授“平行”前,我要求学生去观察现实生活中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提问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引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还能让他们享受观察分析带来的收获与兴奋,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初中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爱说话善于表现的特点,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3.培养总结的习惯。很多学生成绩提高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以至于形成了错误,而且很难纠正。对此,教师要重视总结这一环节,要做到一课一小结,一章一总结,通过小结和总结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很多学生做题速度快、马虎,不注重做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做题习惯,必要的步骤、过程一定要齐全,不可贪图快而影响了做题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使用新教材教学时的一些经验,对初始年级学生来说有着一定效果。如何用好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没有固定的套路,体会也不尽相同,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与探讨,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责编 张宇)
一、抓好起始阶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教材编写者的基本出发点来看,是让学生快入门,入好门;入得快,学得好。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拿到数学课本之后都有一种新鲜感,看到教材设计的问题也感到有趣,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相当强烈。教师要抓准时机,在教材的使用上下工夫。让每个学生对入门的第一节课都有深刻的印象,对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完第一章后,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或进行一次形式自由的讨论,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调查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比如在教授第一章“展开与折叠”部分时,不应自己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动手实践,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认真,发现问题后互相讨论解决方法。再比如在学习截几何体时,可以理解为切蛋糕,化难为易,化整为分,形象易懂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部分知识。
对于起始年级,新教材意在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艺术上下工夫,增强数学知识的兴趣性,让每一道数学题都能吸引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走进数学,这也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做到的。
二、知识求新、求活,让教学生动、有趣
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联系生活紧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较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变化,在知识的“新”上下工夫,在“活”上求突破,让教学生动有趣,从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基本能力。
1.抓好新课的导入环节。万事开头难,解决了课堂导入的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对此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型设计不同的导入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教授“七巧板”这一部分时,我一开始就拿出了一些由七巧板拼出的优美图案,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的图案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思考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通过一些小小的步骤,把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让学习充满乐趣。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尽量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参与,亲自操作。多媒体的利用,能够为学生演示图画的具体制作过程,直观效果较好。但是很多都是教师的活动,教师不妨让学生观看后,让他们亲自画图,一方面规范了他们的操作行为,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教师的语言要精练、生动、有趣。数学是枯燥的,又是严谨的。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到语言的准确与明确。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此外,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语调的高低错落,板书要设计合理规范,字体要优美大方。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它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理念强调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自觉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新教材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设计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构思独特,形式灵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者的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学的有趣、学的有法、学有所得。教材内容设计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1.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数学是艺术的体操,数学的每一个图形都是美的展现,它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图形。一边观察、一边画图、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在教授“平行”前,我要求学生去观察现实生活中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提问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引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还能让他们享受观察分析带来的收获与兴奋,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初中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爱说话善于表现的特点,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3.培养总结的习惯。很多学生成绩提高缓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以至于形成了错误,而且很难纠正。对此,教师要重视总结这一环节,要做到一课一小结,一章一总结,通过小结和总结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4.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很多学生做题速度快、马虎,不注重做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做题习惯,必要的步骤、过程一定要齐全,不可贪图快而影响了做题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使用新教材教学时的一些经验,对初始年级学生来说有着一定效果。如何用好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没有固定的套路,体会也不尽相同,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与探讨,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