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字:外婆教我做妈妈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旧报纸,在外婆手里变成小猫小狗;外婆煮饭,锅碗瓢盆任我敲得乒乒乓乓;外婆扫地,给我一个扫帚当马骑。
  和许多跟着外婆、奶奶长大的八零后一样,我小时候最亲近的人是外婆。
  外婆在川西平原农村长大,只有小学文化,三个孙女却分别进入了浙江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燃烧着小火焰。
  外婆家是平房,青瓦白墙,有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一台石磨,养着两只老母鸡。我的幸福童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爸妈去上班,我在外婆家玩。炎热的夏天,玩累了午休时,她会哼着儿歌,用大蒲扇给我驱赶蚊虫。外婆没有读过西尔斯、杜威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但她的育儿观,却和很多教育家不谋而合。
  如今我也当了妈,常常回忆起童年时外婆和我玩过的“玩具”、她发明的游戏、唱过的童谣,才意识到,它们对我早期认知发展影响如此深远。
  外婆这一生的育儿哲学,总结起来是24个字:好玩具,不花钱;细养易,粗养难;要育人,先律己;身越勤,心越安。

好玩具,不花钱


  90年代初,小县城长大的孩子还没有太多高级玩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童年的幸福感,因为我有一个聪明的外婆:一张旧报纸,在外婆手里变成小猫小狗;外婆煮饭,锅碗瓢盆任我敲得乒乒乓乓;外婆扫地,给我一个扫帚当马骑。
  外婆还特别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她常常把竹叶折成灵巧的小船,放在溪流里游很远都不会沉;也会做手工“金鱼”——用一截胡萝卜做鱼身子,插上桫椤叶子做尾巴,再用牙签插上小红莓做眼睛,一只只浮在装满水的木桶里,就能让我着迷一个下午(本来想在网络上找一张这种金鱼的图给大家看看,却怎么都找不到,才意识到那很可能是外婆的原创手工)。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很多我们精挑细选买回来的的玩具,她常常玩十分钟就永远不再碰了,每隔一段时间家里就会闹“玩具荒”。反倒是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能引起她的兴趣。
  于是我尝试用外婆的办法,打开思路,想办法放大娃玩具的范畴。
  我做饭,给娃几个木勺子塑料碗(立刻变成了她的厨房敲击乐团);
  我拆快递,给她一个空纸箱(立刻变成她探索的城堡);
  我整理房间,给她一个篮子请她帮我把脏衣服放进去(效率惊人)……
  这些安全有趣的日用品构成了我家不花钱的“玩具库”,也给了娃更丰富的探索和想象空间。

细养易,粗养难


  我对细养的定义,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把孩子紧紧捧在手里保护着,这也不许碰,那也不让摸。说起细养,眼前总会出现几个大人把小皇帝团团围住,一边玩玩具一边穿衣喂饭的画面。
  而外婆眼里,过度细养等于限制,限制是最坏的教育。细养是懒办法,粗养才是要花心思去实现的——和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世界相比,要把孩子关在笼子里精心呵护,太容易了。
  外婆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老话是“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粗养是外婆的一贯原则,她总是细心观察孩子的需求,把握孩子的节奏,又不让孩子感到窒息——
  孩子饱饿冷暖她心里有数,绝不会看到她追着娃喂饭,或者出门给娃裹个里三层外三层;
  你不会听见外婆说“这不行”“那不行”,她喜欢鼓励我们大胆探索身边的事物;
  遇到困难(比如小椅子倒了),鼓励我自己想办法、拿主意解决;
  摔了不马上扶,耐心引导我自己勇敢爬起来;
  每天花足够的时间和我讲故事、唱儿歌、游戏,但也鼓励独立玩耍,我认真研究某件东西的时候,她在旁边静静看着,绝不打扰;
  我受风寒流鼻涕了,她会熬一锅白萝卜姜汤给我喝下发汗,不乱吃药,好得很快;
  只要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娃下地玩耍、脏一点并没什么大碍;
  强调参与感,做家务时鼓励我也一起来,哪怕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尊重我的动手能力;
  稍大一些后,鼓励我自己出去找别的小伙伴玩,不成天待在家里……
  外婆的养育法,和我在育儿专著里读到的建议常常惊人相似。总结起来,就是粗养、细爱,尊重孩子的节奏,满足孩子的好奇,引导孩子去探索。这些细节,让童年的我知道自己是被允许、被认可的,我所认识的世界是充满可能性的。

要育人,先律己


  外婆和外公结婚以前是幼儿园老师,之后听外公的安排,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们。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是非常罕见的。外婆虽然没有工作,但常常在操持家务之余出去做零工补贴家用,不怕劳累,连搬砖这样的体力活也做过。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很小就学会了像外婆一样体贴和帮助他人。
  孩子们心疼她,有一天,十岁的妈妈告诉外婆不要早起了,让他们起来做一次早饭,外婆很高兴地表示赞许。但第二天照样早起,一边做家务,一边微笑着看孩子们在厨房里忙碌,对他们的积极表示肯定。
  也许正是因此,外婆的五个子女都异常勤奋,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身越勤,心越安


  80%的妈妈产后多少都会受到不良情绪的侵袭,我也曾经被产后抑郁击中过。那是一段灰暗的日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虽然被家人团团围住照顾着,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好像钻进了一个黑洞。
  那段时间我常想,外婆养育了五个子女,一生辛劳,却很少听见她抱怨,或者表现出不良情绪,总是非常喜悦知足,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外婆幸福的秘密是一个“勤”字。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在做饭就是在包饺子,不是在做针线活就是在洗衣服,或者打扫卫生、看书看报。
  受到外婆的启发,产后情绪不佳的我开始努力让自己“动”起来。
  当时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瑜伽半小时、有氧运动半小时,同时让自己变得有用起来,每天为家人做一件小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不要像个病人一样,衣来伸手地让家人照顾。
  一个“勤”字对我当时的产后抑郁发生了奇效,后来通过阅读文献,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规律的运动是治疗产后抑郁的最佳方案之一,可以增加人脑分泌的“幸福化学物质”,比如羟色胺和内啡肽,还可以改善睡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除焦虑。
  现在,产后抑郁早就不见踪影,我除了照顾娃,还坚持运动、写作,过得非常充实,每个早晨迫不及待要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写这篇文的时候,外婆已经安睡于天堂。但我带娃偶尔觉得累、迷茫、心塞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她,怀念她的勤劳、智慧、耐心。外婆给我的正能量和朴素育儿观,始终鼓励着我,在做母亲这条路上自信地走下去。
  作者简介:小小苏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现居纽约。
其他文献
《找不同》  因为总是心不在焉,羊奶奶把房间弄得一团糟。请找出15处不同。羊奶奶的菜籃子  羊奶奶逛市场也是一样迷迷糊糊。不信你们看——
“我们当然得保护孩子远离危险,这是整个社会必须对他们做出的承诺。但当这种保护超过必要的限度时,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失败。”美国作家基弗尔·塔利这样说。  因此,他花了十年时间从数千案例中选择、筛选出50件事,完成作品《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每个孩子都可以按难易程度,在童年和青少年阶段一一完成。  这可不是为了好玩和冒险,而是让孩子掌握技能,学会面对那些需要谨慎应对的事情。安全=不可以?  
和宝宝去海边的时候,有没有拾回一些美丽的贝壳?别把这些贝壳锁进抽屉,和宝贝一起做一串贝壳风铃,既可装饰屋子,又能时时唤起蓝天、白云、大海、嬉闹等美好回忆。  如果没有去海边也没有关系,吃海鲜的时候,记得把贝壳存起,还很环保是不是?  学习了三年服装相关专业后,移民加拿大。女儿出生后开始学习摄影,热衷于DIY,并与孩子一起制作各种亲子小手工,作品被国内多家书籍和杂志刊登,深受读者肯定和喜爱。  材料
上周五幼儿园“庆六一”表演,接近尾声,小伙伴阳阳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儿子多多想凑近观看,可阳阳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甚至还跑到老师面前责怪多多。谁知多多被再三拒绝后,仍旧义无反顾地伸着脑袋要看阳阳玩游戏,哪怕老师出面阻止。  听老师事后的叙述,多多当时仿佛在用行动告诉阳阳和老师:“我就要看,你不给我看,我也要看。”  了解完整个事情经过,我心中犹如打翻五味瓶:首先有些诧异,多多为何如此执拗呢?此
1.“天气这么好,不如来拔河。”  2.弟弟用力一拽,糟——糕!  3.“一张纸巾不够结实,”姐姐说:“咱们两张一起来。”  4.哎呦!两张还是断,这可怎么办?  5.姐姐又想了个办法:像这样缠在一起,兩张变成一张——  6.“一二,一二!”“嘿呦,嘿呦!”  7.绳子没有断!弟弟赢了拔河,姐姐赢了实验——大家都很开心。  为什么平展的纸巾一拉就断,缠成绳子就会变得很结实?因为纸巾看起来是平的,里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的只是“保护”。  3关于专注力,大家有个共识,即一岁之内的孩子,注意力也就在5分钟左右,两岁的孩子注意力仅有10分钟。  但是据我亲身实践,这个数字说的仅仅是平均值。如果掌握方法,那么孩子单次注意力时长远远超过那个科学数值——毛豆六个月的时候,注意力可以集中20分钟;一岁多的时候,可以听我读半小时的书;两岁多玩玩具时,注意力可以集中在三四十分钟。  很多家长
如果我们内心巴不得娃快点自己玩,娃是能感觉到的。这会让他们更焦虑。  经常有妈妈和我说,感觉生了娃以后,自我成長就停滞不前了:下班后分分钟被娃黏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一分钟都没有。  陪娃之所以累,其实对很多人而言,在于连续不断高强度陪伴的累。如果陪娃1~2小时的中途,能停下来休息10~15分钟再继续,父母的情绪更放松,陪伴的质量也能大幅度提高。  这10~15分钟,其实就是孩子独处的时间。  回想
这是一本安静的书。  是吗?所有的书不都是要安安静静地坐着看的吗?  不,有的书一看封面,就知道要发生一个热闹的故事。那类书,就仿佛一个眼睛大大的孩子,一边急急忙忙地想跳进爱丽丝那个神秘离奇的兔子洞,一边还回头使劲招手,说:“快来,快来!”让人心跳加速。  有些则仅仅看封面,就知道要很安静、很放松地翻开它,仿佛有一个头发闪亮的小孩子,轻轻地拉住我的手,让我坐下来把这本书读给他听,要小声,要轻轻地读
金猪宝之娘:  反反复复的感冒中,儿子有了抗体  儿子是32个月的时候入园的,一开始先上半天。刚入园那个学期,即便天气不冷,即便只是上半天,顶多一个星期,儿子肯定感冒,轻则流鼻涕,重则发烧。  我们知道,孩子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免疫力也会降低,再加上交叉感染,生病不奇怪。生病了我们就带他看医生,然后在家里吃药休息,一般一周就能痊愈,然后接着上幼儿园。因为在家待了一周,儿子这时多会哭闹着不想上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