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需要交流,文化需要感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文化节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和学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由学生会、教育学部分团委以及研究生会共同组织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文化。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及锵锵三人行座谈会、京师教育讲堂系列讲座、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会学术论坛、走进教育学部对话教育高层、“振铎杯”教案设计大赛、open书架、以书易书,以及走进打工子弟学校等。学术节自2010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到了第四届,在首都各高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师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3年5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四届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锵锵三人行——“改革,发展,反思”我的教育梦座谈会在教九楼举行。出席开幕式和座谈会的有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黄荣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楚江亭老师、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立老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及部分师生。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2011级博士生何岩主持。
开幕式上,黄荣怀教授首先对第四届教育学部学术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对关心、关注和组织文化节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黄荣怀教授对此次学术文化节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学术和文化”进行了一一解读——学科自信,学术敬畏和品味文化。最后,他希望师生各展风采,预祝学部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北京理工大学教师代表庞海芍充分肯定了学术文化节的系列活动,感谢文化节的学术交流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培养了求实、求真、严谨的学术精神,提升了学术修养。他希望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文化节能够越办越好,也衷心地希望中国教育强国梦、教育学科的梦想以及教育学者的梦想都能够成真。北师大教育学部学生代表吴加奇表达了对学术文化节为同学们提供聆听教师指导、促进师生交流以及同学间沟通的良好平台的衷心感谢。
在“锵锵三人行——‘改革,反思,发展’我的教育梦”主题座谈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作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并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一、漫漫求学路
三位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曲折、坎坷的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在求学经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
针对本次文化节的讨论主题,孟繁华教授感言,相比以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个充满梦想的年代,而现在是缺少梦想的时代。孟教授回顾了自身的坎坷求学历程:专科出身,没有学位的研究生求学生涯,但是每天仍然充满活力,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曲折求学路上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莫过于自学英语了,尤其是在当时学校不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下,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讲座,坚持自学英语,包括后来考研究生、考博士生,英语的学习完全靠自己自学,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这样的奋斗历史让孟教授印象深刻。
阎凤桥教授表示80年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是贫瘠和匮乏的,求学在当时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阎教授回顾了自己在北京的32年学术生涯,最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高等教育管理班两年的学习经历,因为其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那就是他的研究方向从工程教育领域转到了社会科学教育领域。其次是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的18年求学(3年博士)和工作经历(15年),他认为北大是个有底蕴、有财富、有大师,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的思想的一个地方。
听完两位教授的回忆,褚宏启教授坦言自己的求学路可谓最为曲折,中专到大专到研究生,再到博士求学,一步一个脚印,都记载着自己的奋斗历史。他谈到求学历程中的两点,印象极为深刻。一是特别怀念80年代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人非常健康,非常向上,非常朴素。人只要有颗童心,青春就长在。二是谈到自学,褚宏启教授始终觉得很骄傲,他认为自学是一种最有效学习方式,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计划,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
三位嘉宾都是教育领域德高望重的名师,那么三位教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什么可供分享呢?
褚宏启教授认为教学给他的最大的启示就是教学相长。他觉得教书过程中受益最多的可能是教师,所以他很感谢一起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他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很大,可能我们还没有把它充分地挖掘出来。教学当中最大的乐趣是把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阎凤桥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平常的关系,但又不太平常,即师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构成一种双向的责任。”他理解的师生关系特别简单:只要教师把作业判好,把论文改好,对学生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就会满意。
孟繁华教授则认为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一个过程,反对教育工程化、教育事业项目化。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效的、渐进的过程,教育伴随着一个人的终身成长。因为作为一个老师来说,跟学生接触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很容易产生成就感。
三、教育科学研究者
大学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科研是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术生活是大学教师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位教师不能开展学术研究,不能以追求学术的精神去从事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与大学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大学教育具有学术性质和研究特性。三位教授从最初的研究点到现在,研究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研究领域?其中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阎凤桥教授表示个人研究领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源于工作、课题或者交流项目。比如说你要参加课题,需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久而久之,研究就会深入或拓展。阎教授回忆了自己对私立教育的研究就是源于当时参与的一项国际交流与学习。他强调,强并不是选择学术研究选题的唯一标准,相反,弱的东西它也有学理性可以探讨。当研究不断地积累,包括时间的积累和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别人就会对你的看法发生变化。事在人为,没有预先设定的一个东西,只要坚持了下来,就一定能够做到。 孟繁华教授感慨现在的研究选题已不再是循着个人兴趣,而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且研究主题不断地发生变化。研究领域具有工作导向性,教师教育和教育政策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因而自己的研究点集中于教师教育,其他领域就相应地被压缩了。
褚宏启教授反思自己研究的东西比较杂,硕士、博士期间是学习外国教育史,后来由于教学需要转而研究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法学,教育法学让他形成了一些法学思路:从权利、义务、责任、程序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后来出任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转而研究教育管理。主要是宏观研究,从学习教育史,到研究教育法、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政策,学科是同源的,它们的逻辑起点都是非常现实的——教育利益。教育梦想则是非常美好的,比如说教育公平、学术自由,但是教育利益和这些是割裂的,认识论的方法(研究范式)构成了二者之间的桥梁。
四、高校的领导者
三位教授不仅在学术上造诣精深,同时也是成功的领导者,为所在单位的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他们对教育改革发展有什么看法?
孟繁华教授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有10年之久,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一丝的职业倦怠,何也?孟教授透露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那就是激励的力量。首都师范大学的主要科研领域是教师教育,为北京市基础教育服务。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了合作共同体,建设了一种实际取向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这种鼓励激发了作为教育者的工作热情。
褚宏启教授谈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梦想——创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时指出:“我们要关注生命的价值意义,关注过程。” 大学和政府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智力和权力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智力不能向资本靠拢,也不能向权力靠拢。所以希望教育学部在争当教育学科第一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自由,有实现自治的决心。
阎凤桥教授对褚教授的话表示赞同,并回顾北大盛极一时的学术自由史。蔡元培当校长时就曾说过,想要当官的话就不要来北大,要想做学问就来北京大学。从蔡元培、胡适当校长,都一直和政局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现在学术行政化的批评声很大,但是让学者们感到宽慰的是当国家的政策下到学校领导这个层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温和的诠释。教育决策者的学识水平和基本素养较之以前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样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独立精神得以延续下去。最后阎教授给年轻的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如发表论文、申请项目、评级别、评奖等,失败的时候一定不要气馁,记得给自己找一点安慰。信念就是最大的支持,只要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就一定能做出来真正的学问。
五、话教育改革
三位教授都亲身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改革开放之路,教育的发展之路亦是如此。三位教授分别从自身的经历分享了对教育改革的回忆,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孟繁华教授指出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有三个很重要的节点,分别伴随着三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颁布。第一个节点是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个节点是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三个节点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三个文件是中国教育改革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件,但可惜的是其中很多内容都没有实现。孟繁华教授将这种现象巧妙地比喻成“烧开水效应”。所谓的烧开水效应就是把水从80度加热到120度。常温常压下,把水加热到100度沸腾很容易,但是再往下烧,其结果就可想而知。比如说教育改革中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至今仍未实现,改革的上半场往往很精彩,但是下半场就没戏了,虎头蛇尾。
褚宏启教授在谈到教育改革问题时,指出教育方面的问题不单单是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和整个的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社会可以解释为权力和权利的关系,即权力对权利的挤压太深,政府始终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政府的权力过大,过去是苛政猛于虎,现在是勤政猛于虎也。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关系怎么处理?现在,行政官员被妖魔化了,中国最聪明的精英集中在这里,他们对有些东西的理解远远要高于学者。所以学者要以一种清醒的态度,一种保持距离的态度,要让权力理性化,必须运用智力和理性去改变权力的指向,让权力更好地造福社会,而不是让其横行霸道。所以政府权力的理性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备受诟病,但是阎凤桥教授从国际教育学者的视角传达了国外学者对我们的高等教育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势头非常好。国外高等教育研究者如加拿大国际比较教育界的著名学者许美德教授,长期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从正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哈佛大学东亚中心的主任威廉·科比在叹息德国的高等教育是落日黄昏的同时大赞中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阎凤桥进一步分析指出,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要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教育不可能超越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得到一个突变。教育改革要基于社会改革,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和政治改革之后会给教育体制带来一个光明的前景。人的思维层面最宝贵的东西是自由,没有自由的时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体制,因为分权制的政治体制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市场化,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实践证明,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
六、我的教育梦
人最大的资产就是拥有希望,怀抱梦想。如果说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那么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孟繁华教授认为教育应立足当下,聚焦眼前。而自己目前最想做的是将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事业办好,为北京市培养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褚宏启教授从教师本位出发,高度概括了其当前工作的两大主题: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和让生命活得更加舒展。阎凤桥教授在谈到教育梦想的时候给在座的年轻人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教育要让人感到快乐,符号性的东西少一些;第二,希望大家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在工作中不违背自己的心愿,达到一个心情舒畅的状态;第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因为当你有了批判性思维之后就有了一种理性,就有了反对盲从的力量。
三位教授分别回顾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过程中的一些反思,从生活世界到教育梦想谈到了一些教育热点,也寄予我们积极的期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梦想造就软实力,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梦,都能梦想成真。本届论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激发了大家为梦想而奋斗不止、共筑教育梦的决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何义娟)
2013年5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四届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锵锵三人行——“改革,发展,反思”我的教育梦座谈会在教九楼举行。出席开幕式和座谈会的有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黄荣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楚江亭老师、教育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立老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及部分师生。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2011级博士生何岩主持。
开幕式上,黄荣怀教授首先对第四届教育学部学术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对关心、关注和组织文化节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黄荣怀教授对此次学术文化节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学术和文化”进行了一一解读——学科自信,学术敬畏和品味文化。最后,他希望师生各展风采,预祝学部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北京理工大学教师代表庞海芍充分肯定了学术文化节的系列活动,感谢文化节的学术交流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舞台,培养了求实、求真、严谨的学术精神,提升了学术修养。他希望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文化节能够越办越好,也衷心地希望中国教育强国梦、教育学科的梦想以及教育学者的梦想都能够成真。北师大教育学部学生代表吴加奇表达了对学术文化节为同学们提供聆听教师指导、促进师生交流以及同学间沟通的良好平台的衷心感谢。
在“锵锵三人行——‘改革,反思,发展’我的教育梦”主题座谈会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阎凤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作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并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一、漫漫求学路
三位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曲折、坎坷的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以及在求学经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
针对本次文化节的讨论主题,孟繁华教授感言,相比以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个充满梦想的年代,而现在是缺少梦想的时代。孟教授回顾了自身的坎坷求学历程:专科出身,没有学位的研究生求学生涯,但是每天仍然充满活力,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曲折求学路上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莫过于自学英语了,尤其是在当时学校不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下,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讲座,坚持自学英语,包括后来考研究生、考博士生,英语的学习完全靠自己自学,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这样的奋斗历史让孟教授印象深刻。
阎凤桥教授表示80年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是贫瘠和匮乏的,求学在当时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阎教授回顾了自己在北京的32年学术生涯,最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高等教育管理班两年的学习经历,因为其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那就是他的研究方向从工程教育领域转到了社会科学教育领域。其次是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的18年求学(3年博士)和工作经历(15年),他认为北大是个有底蕴、有财富、有大师,可以吸收其他学科的思想的一个地方。
听完两位教授的回忆,褚宏启教授坦言自己的求学路可谓最为曲折,中专到大专到研究生,再到博士求学,一步一个脚印,都记载着自己的奋斗历史。他谈到求学历程中的两点,印象极为深刻。一是特别怀念80年代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人非常健康,非常向上,非常朴素。人只要有颗童心,青春就长在。二是谈到自学,褚宏启教授始终觉得很骄傲,他认为自学是一种最有效学习方式,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计划,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
三位嘉宾都是教育领域德高望重的名师,那么三位教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什么可供分享呢?
褚宏启教授认为教学给他的最大的启示就是教学相长。他觉得教书过程中受益最多的可能是教师,所以他很感谢一起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他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很大,可能我们还没有把它充分地挖掘出来。教学当中最大的乐趣是把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阎凤桥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平常的关系,但又不太平常,即师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构成一种双向的责任。”他理解的师生关系特别简单:只要教师把作业判好,把论文改好,对学生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就会满意。
孟繁华教授则认为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一个过程,反对教育工程化、教育事业项目化。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效的、渐进的过程,教育伴随着一个人的终身成长。因为作为一个老师来说,跟学生接触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很容易产生成就感。
三、教育科学研究者
大学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科研是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术生活是大学教师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位教师不能开展学术研究,不能以追求学术的精神去从事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与大学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大学教育具有学术性质和研究特性。三位教授从最初的研究点到现在,研究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研究领域?其中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阎凤桥教授表示个人研究领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源于工作、课题或者交流项目。比如说你要参加课题,需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久而久之,研究就会深入或拓展。阎教授回忆了自己对私立教育的研究就是源于当时参与的一项国际交流与学习。他强调,强并不是选择学术研究选题的唯一标准,相反,弱的东西它也有学理性可以探讨。当研究不断地积累,包括时间的积累和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别人就会对你的看法发生变化。事在人为,没有预先设定的一个东西,只要坚持了下来,就一定能够做到。 孟繁华教授感慨现在的研究选题已不再是循着个人兴趣,而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且研究主题不断地发生变化。研究领域具有工作导向性,教师教育和教育政策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因而自己的研究点集中于教师教育,其他领域就相应地被压缩了。
褚宏启教授反思自己研究的东西比较杂,硕士、博士期间是学习外国教育史,后来由于教学需要转而研究了一段时间的教育法学,教育法学让他形成了一些法学思路:从权利、义务、责任、程序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后来出任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转而研究教育管理。主要是宏观研究,从学习教育史,到研究教育法、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政策,学科是同源的,它们的逻辑起点都是非常现实的——教育利益。教育梦想则是非常美好的,比如说教育公平、学术自由,但是教育利益和这些是割裂的,认识论的方法(研究范式)构成了二者之间的桥梁。
四、高校的领导者
三位教授不仅在学术上造诣精深,同时也是成功的领导者,为所在单位的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他们对教育改革发展有什么看法?
孟繁华教授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有10年之久,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一丝的职业倦怠,何也?孟教授透露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那就是激励的力量。首都师范大学的主要科研领域是教师教育,为北京市基础教育服务。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了合作共同体,建设了一种实际取向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这种鼓励激发了作为教育者的工作热情。
褚宏启教授谈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梦想——创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时指出:“我们要关注生命的价值意义,关注过程。” 大学和政府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智力和权力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智力不能向资本靠拢,也不能向权力靠拢。所以希望教育学部在争当教育学科第一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自由,有实现自治的决心。
阎凤桥教授对褚教授的话表示赞同,并回顾北大盛极一时的学术自由史。蔡元培当校长时就曾说过,想要当官的话就不要来北大,要想做学问就来北京大学。从蔡元培、胡适当校长,都一直和政局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现在学术行政化的批评声很大,但是让学者们感到宽慰的是当国家的政策下到学校领导这个层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温和的诠释。教育决策者的学识水平和基本素养较之以前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样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独立精神得以延续下去。最后阎教授给年轻的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如发表论文、申请项目、评级别、评奖等,失败的时候一定不要气馁,记得给自己找一点安慰。信念就是最大的支持,只要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就一定能做出来真正的学问。
五、话教育改革
三位教授都亲身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改革开放之路,教育的发展之路亦是如此。三位教授分别从自身的经历分享了对教育改革的回忆,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孟繁华教授指出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有三个很重要的节点,分别伴随着三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颁布。第一个节点是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个节点是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三个节点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三个文件是中国教育改革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件,但可惜的是其中很多内容都没有实现。孟繁华教授将这种现象巧妙地比喻成“烧开水效应”。所谓的烧开水效应就是把水从80度加热到120度。常温常压下,把水加热到100度沸腾很容易,但是再往下烧,其结果就可想而知。比如说教育改革中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至今仍未实现,改革的上半场往往很精彩,但是下半场就没戏了,虎头蛇尾。
褚宏启教授在谈到教育改革问题时,指出教育方面的问题不单单是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和整个的政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社会可以解释为权力和权利的关系,即权力对权利的挤压太深,政府始终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政府的权力过大,过去是苛政猛于虎,现在是勤政猛于虎也。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关系怎么处理?现在,行政官员被妖魔化了,中国最聪明的精英集中在这里,他们对有些东西的理解远远要高于学者。所以学者要以一种清醒的态度,一种保持距离的态度,要让权力理性化,必须运用智力和理性去改变权力的指向,让权力更好地造福社会,而不是让其横行霸道。所以政府权力的理性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备受诟病,但是阎凤桥教授从国际教育学者的视角传达了国外学者对我们的高等教育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势头非常好。国外高等教育研究者如加拿大国际比较教育界的著名学者许美德教授,长期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从正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哈佛大学东亚中心的主任威廉·科比在叹息德国的高等教育是落日黄昏的同时大赞中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阎凤桥进一步分析指出,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要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为教育不可能超越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得到一个突变。教育改革要基于社会改革,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和政治改革之后会给教育体制带来一个光明的前景。人的思维层面最宝贵的东西是自由,没有自由的时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体制,因为分权制的政治体制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市场化,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实践证明,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
六、我的教育梦
人最大的资产就是拥有希望,怀抱梦想。如果说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那么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孟繁华教授认为教育应立足当下,聚焦眼前。而自己目前最想做的是将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事业办好,为北京市培养适应未来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褚宏启教授从教师本位出发,高度概括了其当前工作的两大主题:把因材施教进行到底和让生命活得更加舒展。阎凤桥教授在谈到教育梦想的时候给在座的年轻人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教育要让人感到快乐,符号性的东西少一些;第二,希望大家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在工作中不违背自己的心愿,达到一个心情舒畅的状态;第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因为当你有了批判性思维之后就有了一种理性,就有了反对盲从的力量。
三位教授分别回顾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过程中的一些反思,从生活世界到教育梦想谈到了一些教育热点,也寄予我们积极的期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梦想造就软实力,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梦,都能梦想成真。本届论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激发了大家为梦想而奋斗不止、共筑教育梦的决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何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