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不是口号,更不是某种特定的模式,盲目照搬,它是一种理念,贵在选择适宜的手段方法达到高效,而不是简单的设计课堂教学多样化模式。
【关键词】高中教学 高效课堂 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0-01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和体会,我认为,高效课堂贵在如何达到高效,而不是实行某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难道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可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太多,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室布局,发几张导学案,教师少说几句就可以的。
一、高效教学首先要认清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高中教学又必须面对高考,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强力灌输、机械重复与题海训练的课堂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彻底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只剩下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命题要求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例如,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活动:围绕渗透作用原理可探究如何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探讨如何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何判断某盐碱地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此,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悲哀的。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如何追求两者的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这个交集越大,我们的学生就会越全面。
二、高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彻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高效教学就需要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什么才是高效的教学方法?有位教育学家说得好:“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比如,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特点,但却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讲解法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因此,要使提高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发挥好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一是先给出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本质;二是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思路,这两种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
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个个参与,但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会有效,更谈不上高效。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个个在积极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是高效的。
三、高效教学也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落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联系细胞分裂、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在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时,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技术变得非常的直观和明了,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不过,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一定高效,只有恰到好处的合理使用才能将高效落到实处。
总之,高效课堂,不是一个口号,喊几天便作罢,更不是一种特定的模式,盲目照搬即可,它是一种理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的价值追求,它对我们所有的教育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用心的去思考,去体会,去反思,去实践,去检验。
【关键词】高中教学 高效课堂 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0-01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和体会,我认为,高效课堂贵在如何达到高效,而不是实行某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难道都是低效或无效?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可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太多,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室布局,发几张导学案,教师少说几句就可以的。
一、高效教学首先要认清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两者之间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高中教学又必须面对高考,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强力灌输、机械重复与题海训练的课堂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彻底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只剩下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素养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命题要求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例如,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活动:围绕渗透作用原理可探究如何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探讨如何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何判断某盐碱地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此,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悲哀的。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如何追求两者的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这个交集越大,我们的学生就会越全面。
二、高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彻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高效教学就需要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什么才是高效的教学方法?有位教育学家说得好:“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比如,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特点,但却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学生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讲解法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因此,要使提高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发挥好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一是先给出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本质;二是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思路,这两种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
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个个参与,但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会有效,更谈不上高效。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个个在积极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是高效的。
三、高效教学也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落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联系细胞分裂、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在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时,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技术变得非常的直观和明了,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不过,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一定高效,只有恰到好处的合理使用才能将高效落到实处。
总之,高效课堂,不是一个口号,喊几天便作罢,更不是一种特定的模式,盲目照搬即可,它是一种理念,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的价值追求,它对我们所有的教育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用心的去思考,去体会,去反思,去实践,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