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字】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浅谈笔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习题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然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在网络教室里,教师在计算机上演示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1.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只有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在“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中,为了说明函数y=ax2+bx+c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既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2.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圆》中的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3.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只有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课题学习: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笔者并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只有借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作者单位:558307贵州省平塘县西凉中学)
【关键字】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要努力探求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浅谈笔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习题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然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在网络教室里,教师在计算机上演示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1.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只有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在“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中,为了说明函数y=ax2+bx+c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既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2.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圆》中的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3.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只有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课题学习: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笔者并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只有借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作者单位:558307贵州省平塘县西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