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实施对话教学,加强体验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等,可有效改进、改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从而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性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從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讯、电视、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导致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内涵、外延、地位、功能和作用,使得各种学习者也将更多地依赖于媒体传递的各种教学信息。这种教学变革的鲜明体现就是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越来越注重学术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相应地作出变革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们鼓励运用信息平台,加强多媒体教学,开设网络论坛等多种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定期定时地进行有关学习内容和问题的讨论。这些方法手段的运用,既可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又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扩大和思维的扩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性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從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讯、电视、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技术,导致教育的革命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内涵、外延、地位、功能和作用,使得各种学习者也将更多地依赖于媒体传递的各种教学信息。这种教学变革的鲜明体现就是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越来越注重学术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相应地作出变革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们鼓励运用信息平台,加强多媒体教学,开设网络论坛等多种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定期定时地进行有关学习内容和问题的讨论。这些方法手段的运用,既可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又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扩大和思维的扩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