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细节·核心细节(创作谈)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说,1500字左右,篇幅短,尺水兴波,并非易事。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文學是语言的艺术。由此可见,语言对于小小说举足轻重。小小说,仅仅语言准确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写出一番意趣、景象,轻笼着文学的氛围。老舍的小说,有着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的味道;赵树理的小说,亲切、风趣、质朴;孙犁的小说,明丽、清新、柔美。
  小小说若没有味儿就像一杯白开水,小小说的味儿考量着作者的文学修养与语言功力。
  语言的修炼是慢功夫。一次,我去编辑部交稿子,一位老编辑读后,摘下眼镜望着我:“你写作不下五年了吧?”
  我愕然:“您怎么会知道?”
  老编辑说道:“姑且不讲小说的框架,仅就小说的白描叙事就看得出!”
  怎样才能把语言写得生动活泼而富有情趣呢?我认为,源自于生活积累与细致观察。
  我在乡下,见闻一些趣事。


  20世纪70年代,农村刚开始供电,由于电力不足,白天与夜晚的黄金时段只供应城镇居民用电,农村是不供电的。到了半夜,冷不丁,家里的灯泡亮了。半夜来电,除了在上厕所时照明别无用处了,农村人说:“不能早一点儿送电吗?最好晚饭时送到,净是送来解手的电!”
  电业局工作人员深入每户人家安装灯泡,农民伯伯称男性为“电工”,称女性则为“电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里,我想说的是,这些活泼有趣的语言,只能从生活中采撷。
  景物的描写是小小说语言的异彩,我感觉,它是凌驾于细节之上的黏合剂,看似对推动情节的进展、人物的塑造无关紧要,却是一抹书香妥帖的安放。
  我的小小说拙作《翘板》(《小小说月刊》2019第9期)有一节闲笔:“古巷,清一色的城墙砖,幽深而狭长,秋阳丽日,偌大的缝口时有拖着长长尾巴的壁虎爬进爬出,像是古巷突突搏动的青筋。巷子里,偶尔有人迎面过来,二人则要侧身错过,瘦长的身影像挤扁的刀鱼。”这段文字烘托了小说特定的氛围,具有文学色彩。写下这处闲笔,我有些惊喜。
  闲笔并非多多益善,多了适得其反,像是赘肉一样让人生厌。
  我构思小小说,起初很少是一个圆满的故事,多是只有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使得我心底一亮,各色人物、生活的景象纷纷在这个细节上酝酿集结,这就是我写作一篇小小说初始的状态。
  围绕着第一个细节会衍生出很多小细节,我想,这第一个细节便是小小说的核心细节了。
  什么是小小说的核心细节呢?
  我读过一篇小小说《名气》,讲的是一位文学青年终日笔耕不辍,却是屡投不中,退稿堆积如山。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学青年的一篇小说在一家知名刊物发表,自此各方编辑的约稿纷至沓来。文学青年赶不出稿子,便把旧稿重新寄出,没承想,一篇篇旧稿居然发表在各大刊物上了。
  文学青年如此高产,引来媒体采访。记者问道:“您如此高产,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文学青年回答:“名气。”
  毫无疑问,“名气”二字便是这篇小小说的核心细节。
  有些小小说,通篇找不出它的核心细节,却是氤氲着令人感悟至深、回味悠长的意蕴。
  读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文中写到孔乙己吃酒欠账、教写“茴香豆”、偷书被打断腿等一系列细节,在这些细节中似乎很难找出核心细节,但是全文笼罩着那个时代腐朽文人强撑门面、麻木不仁的味道。
  这种味道,我想便是小小说的核心。
  我固执地认为,这种味道非一般人不可为,就像演员演戏,“三分唱七分做”,唱,易;做,难。
  这仅仅是我创作中的一些体会,姑妄言之,读者姑妄听之。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一到五月,麦子黄了,豫南平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齐腰深的麦海把田野覆盖了,把村庄包围了,要多辽阔有多辽阔,要多宽广有多宽广,满眼都是金色的麦浪。  一台台收割机在麦海里船一样地游着。  从Y城到县城再乘公交车,下了车,亮子掂着提包走到村口,一台雷沃牌收割机正在路边突突地叫着。看见亮子,收割机的驾驶室里伸出一个脑袋,是杨红旗。杨红旗喊:“亮子,你回来得正好,一会儿就去收你西地里的麦子哩!”说完,杨红旗
期刊
娘当上村长是1987年的秋天。那年,45岁的老村长背负岸上打桐油的木划子下塘起鱼,胸口岔了气,不能下床。娘当时是村妇联主任,见全村群龙无首,就当着镇长的面,主动请缨走马上任。  女人当村长,而且刚生罢孩子,这事放在全镇甚至全县都是亘古未闻。后来我问她:“当初哪来这股心劲儿扶危济困?还是就为了往上爬?”她仰起头,昂扬地说:“为了一双鞋!”我目瞪口呆:“一双鞋就让你敢气吞山河?”她低头一笑:“娘真的是
期刊
与过去相比,我現在较少阅读当代的小说,经典小说会读得相对多些。这些经典作品在我眼前晃悠是有原因的。比如,当我在写《愤怒》时,我读巴尔扎克,尤其是《欧也妮·葛朗台》。如果你看过《欧也妮·葛朗台》的开头,就会发现他用的技巧非常像电影的慢镜头。它一开始展现的是非常广阔的视点——这里是城镇,这些是建筑,这是此地的经济状况——而后,它会慢慢地推近,对准周围的环境,然后再对准其中一座较大的房子,而后再是房子里
期刊
妻子早出晚归,已经有些时日了。  她平时工作就忙,疫情暴发以来更是。好在我俩约定,这阵子女儿由我来带。我当然要挑起这副担子,只是没想到整天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女儿刚刚3岁,许多事似懂非懂。尽管从电视、大人的言谈里知道了疫情,偶尔小嘴里也叨叨咕咕、自言自语,说“妈妈去忙工作了,许多事情等着妈妈去做呢”,但更多的時候依然像平常一样,嚷着要妈妈,要找妈妈陪着她看动画片、搭积木、学儿歌、看图识字
期刊
大约九年前,我参加慈溪市作家的作品研讨会。当时,岑燮钧只写随笔,属于文史类随笔,有较厚的文史功底。我信口说:“文笔不错,你可以写写小小说嘛。”  岑燮钧一起步,走得就好。当然,他有个惯常的小小说概念——侧重故事的情节。其实,小小说的首要任务是写人物。小说史,不是故事史,而是人物史,人物形象史。于是,他转为注重人物。其间,他的小小说,有时也在“故事”和“人物”之间动摇,像钟摆。现在这三篇,又重视“人
期刊
雾  树枝间绕几丝,池塘上飘一团,不是炊烟,是起雾了。  田野的雾大。走到杨坟堂,西天的太阳像颗巨大的蛋黄,北边的王楼也蒙蒙一团。过一座废弃的土窑,沿庄稼地里的小路向北,雾里有鸟儿倏地飞过,不见影儿,只听到翅膀扑棱的声音渐渐远去。  王楼和闫楼的交界处是片洼地,长着茂盛的淮草,左折右拐的小路如蛇一样钻进淮草丛中。  我啃着一根“哑巴秆”,正慢悠悠地走着,听见前面有人咳嗽。迎面来了一个人,身体隐在浓
期刊
丢下饭碗,孩舅便去村街站着,我的外婆说他在家里能把尾巴憋折。我猫咪般地围着孩舅转来转去,故意喊着“孩——”,拖着长长的尾音,那个“舅”字迟迟不肯出口。孩舅眼睛瞪得溜圆:“叫我什么?”  我笑嘻嘻地把“舅”字喊出口。  孩舅乐了,弓身拍我的小脑袋:“叫舅舅的,怎能光叫一个‘孩’字呢?”随即,孩舅掏出五分钱硬币,大大咧咧地说:“买糖豆儿去吧!”又嘱咐:“慢点儿跑,别摔倒!”  我买糖豆儿回来,孩舅歪着
期刊
三爷年过三十,本来是婚姻无望了,娶了三奶奶有点儿老牛吃嫩草的意思。哥嫂们取笑三爷是绊倒拾个铜钱,老祖宗倒是没有看上三奶奶这副尊容。  三奶奶在正房里吃饭放出响亮的屁,老祖宗立刻沉下脸来把她赶出去。  做饭,面案上的活儿,三奶奶是搭不上手的,老祖宗对其委以重任,让她烧火。每到做饭的时候,嫂子、弟媳们手忙脚乱地做饭,三奶奶像七品县令一样悠闲。偶尔,三奶奶也会过来帮忙剥葱择菜,老祖宗看见就有意识地安排一
期刊
刚到胡杨林他还是闻到一点儿冬天的气息,背阴的地方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胡杨林里的野草只露出一点儿小嫩尖,羊群忙活了一天肚子还没有吃饱。晚上,牧羊人买买提还是爬到牧羊小屋顶上,扯几捆干苜蓿甩到羊圈里。马无夜草不肥,羊也要加一点儿夜草,补充一下胃里的不足。眼见着就要到产羔期了,那些母羊不吃好怎么生产出健壮的小羊羔?  他坐在牧羊小屋的门槛上,看着胡杨林懒洋洋的样子,心里就有一点儿着急。铜钱大的树叶泛着浅
期刊
刘爱国的背从小就驼,背上像背了一个南瓜,村里人喊他驼子。  起初,谁这么喊他,他就很不高兴,指着谁就骂。  “随别人喊,喊刘爱国,你答应。喊你驼子,你也答应。”他叔刘金柱劝他。  后来,只要谁喊驼子,刘爱国就答应,再不骂人。喊着喊着,村里人几乎忘了他的真名。  驼子会剃头。他的手艺是刘金柱教的。 靠着剃头,驼子除了养活自己之外,手头还比较活泛。  那个春天,村里做媒有点儿名气的张婆婆给驼子介绍了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