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今天我就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来谈谈我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进行科学分组,提高小组交往能力
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1)每组以4-6人为宜。(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的方式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a)差异组合式。通常有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b)自然村式,将自然村和在同一班级朝夕相处的同学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合有利于家长或老师辅导,为讨论小组创造了共同学习的条件。(c)男女搭配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这就是“异性效应”。讨论组以4-6人为一组,男女各半。(d)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小组,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融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创造合作机会,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活动中去,而不是仅仅只有少部分优秀生在活动,其他则在观望。在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开展的游戏,比如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本编剧排表演等可以经常组织,让学生在合作中加深感情,共同享受通过合作学习所得到的乐趣。还可以经常举行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导独立思考,奠定小组学习基础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思考题应是经过老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注明理由。在学生深入思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了解时,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并举例说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然后再开始小组讨论。
四.加强讨论指导 改善小组讨论效益
在活动前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小组学习的学生,绝不能只是提出学习目标,然后说一句“现在开始,4人(或六人)一组开展活动”就不管了。事实上,刚刚开始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学习时,很多小组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分工怎样合作来达成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做的:
1、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是四人一组,也有的是6-7人一组。应让学生推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的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朗读。
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可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代言人”来说他能获得伙伴们的信任,心中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教师还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如有时需要记录员,有时需要资料员,通常都需要汇报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些责任,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巧妙指点,讨论多样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常见的讨论形式有三种:(1)补充式。有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做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做比较,进行补充。(2)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意见。(3)连锁式。小组成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作为开放教育中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其生动活泼的一面又有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但也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难事,摸着石头过河重于空谈,相信我们广大教师的实践一定能使其日益完善,成为我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进行科学分组,提高小组交往能力
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1)每组以4-6人为宜。(2)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的方式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a)差异组合式。通常有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b)自然村式,将自然村和在同一班级朝夕相处的同学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合有利于家长或老师辅导,为讨论小组创造了共同学习的条件。(c)男女搭配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这就是“异性效应”。讨论组以4-6人为一组,男女各半。(d)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小组,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融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创造合作机会,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活动中去,而不是仅仅只有少部分优秀生在活动,其他则在观望。在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开展的游戏,比如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本编剧排表演等可以经常组织,让学生在合作中加深感情,共同享受通过合作学习所得到的乐趣。还可以经常举行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导独立思考,奠定小组学习基础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思考题应是经过老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注明理由。在学生深入思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了解时,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并举例说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然后再开始小组讨论。
四.加强讨论指导 改善小组讨论效益
在活动前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小组学习的学生,绝不能只是提出学习目标,然后说一句“现在开始,4人(或六人)一组开展活动”就不管了。事实上,刚刚开始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学习时,很多小组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分工怎样合作来达成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做的:
1、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是四人一组,也有的是6-7人一组。应让学生推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的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争辩、朗读。
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可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代言人”来说他能获得伙伴们的信任,心中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教师还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如有时需要记录员,有时需要资料员,通常都需要汇报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些责任,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巧妙指点,讨论多样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常见的讨论形式有三种:(1)补充式。有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做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做比较,进行补充。(2)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意见。(3)连锁式。小组成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作为开放教育中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其生动活泼的一面又有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但也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难事,摸着石头过河重于空谈,相信我们广大教师的实践一定能使其日益完善,成为我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