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小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强化,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实验活动能否有效、持久地开展 因此,弄清教师在化学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研究者 化学课外小实验,具有既依赖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内容,既依靠教师指导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完成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是小实验的研究者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对课外小实验进行分类,弄清哪些是知识巩固型,哪些是知识运用型,哪些是原理(结论)验证型,哪些是学生兴趣型,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可以创新,等等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点和思想动态,吃透学生的爱好,预设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要研究每一个实验的可行性,明白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药品,明白实验过程中药品器材的替代品,明白操作步骤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实际,多留意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善于发现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多关注当前社会中化学方面的问题
第二,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爱好者 要使学生对课外小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爱好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外小实验的思想理念,及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实验作品,讲述自己在平时开发化学小实验的思路,积极与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例如,在讲“水的净化”时,我展示了用饮料瓶自制的简易过滤器;在讲“水的组成”时,我用两个注射器自制了一个电解水器 这样做,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在教师实验作品的影响下,逐渐对课外小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他们积极模仿,主动地去想实验、做实验,从而成为课外小实验的热心人、爱好者
第三,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引导者 相比而言,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技能缺乏,经验少,思路也有局限性,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教师经常引导,会使学生对化学小实验产生好奇和冲动,在好奇与冲动下去思考动手实验,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获得乐趣和自信 如此坚持不懈,学生的课外小实验活动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由生疏变得熟练,由偶尔变到经常,最后成长为一种好的习惯与爱好
第四,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指导者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课外小实验,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学生的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严密,对实验现象及实验误差的分析是否到位,选用的代用品是否适当,实验的安全性如何考虑,实验报告如何完成,等等,教师都应悉心指导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实验科学顺利地完成 不同类型的课外小实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形式各异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验实际,就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适时地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培训 如安全常识,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常见化学仪器、化学药品的代用品,化学小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与分析,实验报告如何填写,等等,使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胸中有物、脑中有型,提高实验效果
第五,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参与者 学生在做课外小实验时,仅有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还是不够的 在真正动手实验时,学生往往会有些胆怯,怕做不好 这个时候,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动手实验、积极尝试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指出实验的不足,肯定学生的优点,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验信心
第六,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评判者 没有评价与总结的课外小实验,都是不完整的实验 在每个课外小实验结束之后,不管实验效果如何,学生都会因为参与而兴奋,因有所得而满足,因有成功而自豪,此时,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 所以,实验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指出不足与改进建议的同时,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第七,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策划者 化学课外小实验,不是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实验,也不是偶尔的一次实验,而是整个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课外小实验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下去,并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一定要是课外小实验的具体策划者 从实验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的分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实施,实验最后的总结与评价,等等,教师都要有一整套的实验方案 教师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课外小实验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开展化学课外小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唯有如此,化学小实验活动方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在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应有的作用
第一,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研究者 化学课外小实验,具有既依赖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内容,既依靠教师指导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完成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是小实验的研究者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对课外小实验进行分类,弄清哪些是知识巩固型,哪些是知识运用型,哪些是原理(结论)验证型,哪些是学生兴趣型,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可以创新,等等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点和思想动态,吃透学生的爱好,预设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要研究每一个实验的可行性,明白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药品,明白实验过程中药品器材的替代品,明白操作步骤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实际,多留意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善于发现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多关注当前社会中化学方面的问题
第二,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爱好者 要使学生对课外小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爱好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课外小实验的思想理念,及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实验作品,讲述自己在平时开发化学小实验的思路,积极与学生分享实验成果
例如,在讲“水的净化”时,我展示了用饮料瓶自制的简易过滤器;在讲“水的组成”时,我用两个注射器自制了一个电解水器 这样做,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在教师实验作品的影响下,逐渐对课外小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他们积极模仿,主动地去想实验、做实验,从而成为课外小实验的热心人、爱好者
第三,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引导者 相比而言,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技能缺乏,经验少,思路也有局限性,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教师经常引导,会使学生对化学小实验产生好奇和冲动,在好奇与冲动下去思考动手实验,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获得乐趣和自信 如此坚持不懈,学生的课外小实验活动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由生疏变得熟练,由偶尔变到经常,最后成长为一种好的习惯与爱好
第四,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指导者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课外小实验,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学生的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严密,对实验现象及实验误差的分析是否到位,选用的代用品是否适当,实验的安全性如何考虑,实验报告如何完成,等等,教师都应悉心指导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实验科学顺利地完成 不同类型的课外小实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形式各异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验实际,就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适时地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培训 如安全常识,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常见化学仪器、化学药品的代用品,化学小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与分析,实验报告如何填写,等等,使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胸中有物、脑中有型,提高实验效果
第五,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参与者 学生在做课外小实验时,仅有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还是不够的 在真正动手实验时,学生往往会有些胆怯,怕做不好 这个时候,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学生就可以大胆地动手实验、积极尝试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指出实验的不足,肯定学生的优点,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验信心
第六,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评判者 没有评价与总结的课外小实验,都是不完整的实验 在每个课外小实验结束之后,不管实验效果如何,学生都会因为参与而兴奋,因有所得而满足,因有成功而自豪,此时,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 所以,实验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指出不足与改进建议的同时,更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第七,教师应该是课外小实验的策划者 化学课外小实验,不是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实验,也不是偶尔的一次实验,而是整个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课外小实验活动有效持久地开展下去,并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一定要是课外小实验的具体策划者 从实验小组的建立,小组成员的分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计划的实施,实验最后的总结与评价,等等,教师都要有一整套的实验方案 教师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课外小实验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开展化学课外小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唯有如此,化学小实验活动方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在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