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的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兴趣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一、当今初中生学生体能及综合素质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初中生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目前,初中生学生体质状况不令人乐观,学生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超体重学生比率有所增长,近视率居高不下,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验认为: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缺乏驱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从心里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按兴趣的起因划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需要而产生兴趣,为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对事物或活动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训练都是必要的,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训练,提高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生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目标和恒心,因此,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是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2、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听教师讲解,认真仔细的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她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的完成。学生对此练习时会不在乎,随便。这样经常延误练习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有时还会发生意向不到的事故。
3、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兴趣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做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客服主客观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三、培养体育兴趣的方法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理想,前途人生价值,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的兴趣与其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全面发展。要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体育对人的直接作用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向往和贴近,使他们在身体活动中领悟体育“美丽”“正气”“勇气”“荣誉”“乐趣”的真谛,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体育由衷地喜爱。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每节棵都上球类这些内容。现代体育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着手。可以在一节课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如,篮球与田径、足球与武术、学生熟悉的内容与新授内容、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在情境创设上,要着力于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酝酿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轻松学习情绪。要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表扬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4、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师感召力。教师要经常性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言行文明,衣冠整洁。上课时不佩带传呼机、手机和任何首饰;示范力求形象逼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而且激励胆小怕羞的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并因学生具有“模仿性”而很容易成为学生捕捉的目标。
5、注意体育兴趣的早期培养,激发、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体育兴趣。一个人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其兴趣的发展和其他心理特征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体育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儿童、少年时期的体育兴趣是建立在对体育事物的直接知觉上的,是未分化的,也是此生彼灭的。可见,青少年尤其是儿童最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兴奋过程强于抵制过程,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敢于参与实践喜欢表现自己,对体育活动尤其是如此。
6、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因为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影响可以通过家访以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提高家庭成员和学生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从而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着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育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早上或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带到广场跑跑步,做一些游戏或打太极拳等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营造好社会的体育氛围,努力把整个社会的体育氛围搞好。同时,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布置教学场地、器材,以安全、整洁、布置合理、有序的良好教学环境来迎接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体育兴趣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一、当今初中生学生体能及综合素质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初中生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目前,初中生学生体质状况不令人乐观,学生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停滞和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超体重学生比率有所增长,近视率居高不下,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验认为: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缺乏驱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
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从心里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按兴趣的起因划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需要而产生兴趣,为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对事物或活动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训练都是必要的,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训练,提高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生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目标和恒心,因此,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是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2、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听教师讲解,认真仔细的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她们会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勇敢顽强的完成。学生对此练习时会不在乎,随便。这样经常延误练习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有时还会发生意向不到的事故。
3、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有兴趣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做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刻苦进行锻炼,客服主客观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三、培养体育兴趣的方法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理想,前途人生价值,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的兴趣与其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促进兴趣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全面发展。要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体育对人的直接作用是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向往和贴近,使他们在身体活动中领悟体育“美丽”“正气”“勇气”“荣誉”“乐趣”的真谛,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体育由衷地喜爱。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每节棵都上球类这些内容。现代体育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着手。可以在一节课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如,篮球与田径、足球与武术、学生熟悉的内容与新授内容、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在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在情境创设上,要着力于体育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学生酝酿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轻松学习情绪。要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表扬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4、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提高教师感召力。教师要经常性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神,言行文明,衣冠整洁。上课时不佩带传呼机、手机和任何首饰;示范力求形象逼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而且激励胆小怕羞的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并因学生具有“模仿性”而很容易成为学生捕捉的目标。
5、注意体育兴趣的早期培养,激发、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体育兴趣。一个人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其兴趣的发展和其他心理特征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体育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儿童、少年时期的体育兴趣是建立在对体育事物的直接知觉上的,是未分化的,也是此生彼灭的。可见,青少年尤其是儿童最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兴奋过程强于抵制过程,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敢于参与实践喜欢表现自己,对体育活动尤其是如此。
6、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因为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影响可以通过家访以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提高家庭成员和学生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从而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方面着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育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早上或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带到广场跑跑步,做一些游戏或打太极拳等一些强身健体的活动。营造好社会的体育氛围,努力把整个社会的体育氛围搞好。同时,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布置教学场地、器材,以安全、整洁、布置合理、有序的良好教学环境来迎接学生,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