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别让盲盒“盲”了文化消费观
“盲盒热”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折射出我国“95 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文化逻辑。从买盲盒到“炒”盲盒,实际上是当代媒介文化转型、“95 后”开始成为文化消费主力等多重合力的自然结果。
一方面,“盲盒热”的文化消费逻辑与福袋、扭蛋、游戏抽卡等一脉相承,深受游戏文化的影响。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玩电子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已经成为我国“95后”一代的普遍媒介经验。相较于一次性购买游戏产品的付费模式,国内手机游戏更主流的盈利模式是免费下载、持续付费购买后续附加服务。特别是 2010 年以来,来自日本的游戏抽卡模式在我国日渐风行,充值购买抽卡次数,随机抽出游戏角色、武器等游戏道具的机制,逐渐被广大青少年普遍接受。当这种带有抽奖性质的付费模式开始被应用于实物产品时,也就逐渐形成盲盒的购买机制。
另一方面,“盲盒热”还形成大规模二手交易市场,买家可以将自己抽到的重复的或不喜欢的盲盒在二手市场出售,一些稀有隐藏款、绝版款甚至可以卖出数千元的高价,这也使“炒”盲盒成为可能。由于品牌、IP 溢价,较高的亚文化产品往往具有较好的二手市场流通能力,以及短期内的保值、升值预期,这也是亚文化领域的普遍情况。当然,这种保值、升值一般都是短期的。
对于亚文化粉丝而言,发达的二手市场以及高溢价亚文化产品的保值、升值空间,将品牌、IP溢价部分转化为投资成本,降低了亚文化粉丝购买亚文化产品时的心理压力——“入坑”时购买的文化产品,可以在“脱坑”后通过二手市场出售,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盲盒与这些亚文化产品的差异在于,亚文化领域的消费往往是粉丝消费,而盲盒已经突破特定亚文化圈层的界限,进入大众文化消费,其“破圈”的秘诀或许就在于:“盲盒文化”是一种没有特定文化的文化。正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说,Molly 本身没有自己的故事,“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靈魂装进去”。
无论是手游抽卡还是亚文化领域的文化产品消费,实际上都意味着“95后”一代已经普遍形成消费文化产品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习惯。对于盲盒而言,也是同样。几十块钱一个的盲盒,与其说购买的是一个玩偶,不如说购买的是一份惊喜、一份自我奖励、一份好心情、一个在社交媒体或线下社交中展示自我的素材。
对于玩偶盲盒的偏好,也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2020 年,来自海外的盲盒线上消费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速超400%。中国的盲盒品牌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在海外走红,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而言,恰恰由于“盲盒文化”是一种没有特定文化的文化,所以反而可以负载各种各样的文化能量。正如盲盒玩偶可以推出各种国内外知名文艺IP的联名款一样,盲盒玩偶也同样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时尚文化的一个窗口,这种文化赋能的巨大潜力,显然值得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无论是为了给日复一日的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还是为了在高压环境中放松心情,或者是为了在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之外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文娱生活,为虚拟商品或者文化附加值付费,是“95 后”一代为应对当代日常生活和媒介环境而生成的新消费理念,与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其实并不冲突。当然,无视自身经济条件的过度消费、迷信盲盒的投资价值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以及对类似行为的错误引导,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及时纠正。
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都需要发育、沉淀。“盲盒热”背后有着商业逻辑和文化因素,纯粹外在的批评、指责并没有实际性的建设意义,应在尊重市场规律和新一代青少年文化消费心理的前提下,引导“盲盒文化”实现正向文化赋能,产生更为辽阔的文化辐射效应。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王玉玊,《环球时报》,2021 年2 月5 日)
别让盲盒“盲”了文化消费观
“盲盒热”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折射出我国“95 后”一代的消费心理和文化逻辑。从买盲盒到“炒”盲盒,实际上是当代媒介文化转型、“95 后”开始成为文化消费主力等多重合力的自然结果。
一方面,“盲盒热”的文化消费逻辑与福袋、扭蛋、游戏抽卡等一脉相承,深受游戏文化的影响。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玩电子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已经成为我国“95后”一代的普遍媒介经验。相较于一次性购买游戏产品的付费模式,国内手机游戏更主流的盈利模式是免费下载、持续付费购买后续附加服务。特别是 2010 年以来,来自日本的游戏抽卡模式在我国日渐风行,充值购买抽卡次数,随机抽出游戏角色、武器等游戏道具的机制,逐渐被广大青少年普遍接受。当这种带有抽奖性质的付费模式开始被应用于实物产品时,也就逐渐形成盲盒的购买机制。
另一方面,“盲盒热”还形成大规模二手交易市场,买家可以将自己抽到的重复的或不喜欢的盲盒在二手市场出售,一些稀有隐藏款、绝版款甚至可以卖出数千元的高价,这也使“炒”盲盒成为可能。由于品牌、IP 溢价,较高的亚文化产品往往具有较好的二手市场流通能力,以及短期内的保值、升值预期,这也是亚文化领域的普遍情况。当然,这种保值、升值一般都是短期的。
对于亚文化粉丝而言,发达的二手市场以及高溢价亚文化产品的保值、升值空间,将品牌、IP溢价部分转化为投资成本,降低了亚文化粉丝购买亚文化产品时的心理压力——“入坑”时购买的文化产品,可以在“脱坑”后通过二手市场出售,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盲盒与这些亚文化产品的差异在于,亚文化领域的消费往往是粉丝消费,而盲盒已经突破特定亚文化圈层的界限,进入大众文化消费,其“破圈”的秘诀或许就在于:“盲盒文化”是一种没有特定文化的文化。正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说,Molly 本身没有自己的故事,“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靈魂装进去”。
无论是手游抽卡还是亚文化领域的文化产品消费,实际上都意味着“95后”一代已经普遍形成消费文化产品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习惯。对于盲盒而言,也是同样。几十块钱一个的盲盒,与其说购买的是一个玩偶,不如说购买的是一份惊喜、一份自我奖励、一份好心情、一个在社交媒体或线下社交中展示自我的素材。
对于玩偶盲盒的偏好,也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2020 年,来自海外的盲盒线上消费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速超400%。中国的盲盒品牌通过互联网购物平台在海外走红,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而言,恰恰由于“盲盒文化”是一种没有特定文化的文化,所以反而可以负载各种各样的文化能量。正如盲盒玩偶可以推出各种国内外知名文艺IP的联名款一样,盲盒玩偶也同样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时尚文化的一个窗口,这种文化赋能的巨大潜力,显然值得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无论是为了给日复一日的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还是为了在高压环境中放松心情,或者是为了在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之外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文娱生活,为虚拟商品或者文化附加值付费,是“95 后”一代为应对当代日常生活和媒介环境而生成的新消费理念,与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其实并不冲突。当然,无视自身经济条件的过度消费、迷信盲盒的投资价值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以及对类似行为的错误引导,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及时纠正。
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都需要发育、沉淀。“盲盒热”背后有着商业逻辑和文化因素,纯粹外在的批评、指责并没有实际性的建设意义,应在尊重市场规律和新一代青少年文化消费心理的前提下,引导“盲盒文化”实现正向文化赋能,产生更为辽阔的文化辐射效应。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王玉玊,《环球时报》,2021 年2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