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家都源于“疑问”。自学疑问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过程。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情境,让学生敢提、敢问、敢说
  本人从教数学教学十几年来,课堂中善于主动提出的学生占比例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任由老师课堂设计的问题串问串答,一节课下来,学生死气沉沉,教学质量很低;同时学生的扩展思维能力也受到限制。本人认为创设宽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想问题是活跃课堂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例如,在求和求差的应用题,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两只猴子摘桃子比赛的场景,一下子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借助时机老师问:“可爱的猴子有许多问题想问同学们,谁问得多就有奖励。”因为孩子们天性就喜欢表现,她们就会抢着回答,这时老师必须及时给予表扬,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营造活跃课堂气氛是良好学习的开端,有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乐于想问题,提问题,为下一步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提出问题时往往有学生自卑胆怯的心理或个别学生提的问题不到点子上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起他们提出问题的热情;作为老师就应该保护好提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勇于提问题,锻炼自己的胆子,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掌握质疑方法,引导学生有“疑”可质
  古人云“授予鱼不如授予渔”掌握质疑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好学多问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思维的萌芽,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了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在轻松良好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发挥学生扩展思维能力,处处发现疑难,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疑点,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欲想解决问题而主动好问。其次,教师要利用儿童好奇好问这份天性,设计的疑点要主次分明,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把引疑问题落实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再次,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把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上等等。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引导学生对“数位对齐”关键词产生质疑,如“为什么数位对齐才能计算,而数位不对齐就不能计算呢?同时也可以从“哪位算起”产生质疑,“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而不是从十位算起呢?”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质疑要层层深入,一环连接一环,鼓励学生对每一质疑都要探索,挖出解题出破处,化难为易。同时可以同一情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是这样设计一个情境问题:星期日,你妈妈让你去买两箱牛奶,那时你会思考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纷纷发言,“每箱牛奶多少钱,至少该带多少钱?”有的也会这样质疑“每瓶牛奶多少钱?每箱牛奶有几瓶?至少要带多少钱?”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有的学生会提出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就是学会质疑的关键。在上课中学生有时质疑的涉及面很广,多而杂,有的甚至不沾边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筛选。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三、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师生共同解疑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四大领域之一,而疑难的问题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什么叫做“疑难问题”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前没接触过的,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或在解题时思维跨度较大,难以展开解决的问题就是疑难问题。“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释疑的方法不对,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教师组织作用,得出的结论就会产生深刻的效果。比如:教师教学“倍数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题: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算出儿童的人数456除以2得228人。这时老师没急于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同学们儿童的228人和总人数456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同学们在老师的点拨下很快醒悟过来,知道儿童人数只占了全人数的三分之一,很快就解决了疑难的问题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面对疑难的问题,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和释疑的方法正确,解题的思路就会水到渠成。
  总之,质疑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解放思想,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轻松良好的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才会真正提高。
  
  【作者简介】
  韦晓(1977—),女,壮族,广西田林县人,大学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数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高低对于后续探究中数据的收集展示、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这些环节能否正常进行至关重要,这就迫切需要教师能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教学。本文尝试在《蚂蚁的觅食行为》这个探究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作单,以此来有效评价学生设计生物探究方案的能力。  【关键词】设计探究 方案 工作单 评价  一、背景  科学探究可分成提出问题和假
期刊
【摘 要】秦牧说过:“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小天使的放飞不是大雁的跟随,它是每一个天使心灵个性的表达。教师应注意为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表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习作 想象 激发 兴趣 放飞 个性 创造  一、创造个性 提升空间  雨果说得好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学生普遍觉得作文“没劲”。改革中学作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当下作文教学日益忽略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扭曲了作文的本来面目。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无论从作文题目的限定、思想内容的规定
期刊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学校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个理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国家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下放给授课的教师。于是,一些学校依据各校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制定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发
期刊
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串灿烂的珍珠,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串珠的那一根美丽的红线;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首动听的歌,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歌中跳动的旋律;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段活跃的化学反应,那么老师的提问就是绝好的催化剂。因此,好的提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教学的质量。  一 、课前的提问。提问的作用主要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这种提问要设置悬念,注意趣味性,要符合青少年身心的特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堂,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都在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反思,努力将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一、注重导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维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因
期刊
【摘 要】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教育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这个急剧的竞争中,不仅成人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连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们也要
期刊
【摘 要】用生物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同时,生物方法、生物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学生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生物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物思想方法思维品质教学原则  一、高中复习中生物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  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
期刊
【摘 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和谐、快乐,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本文指出互动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有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就是英语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沟通交流,师生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
期刊
【摘 要】提高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所提出的见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一 、提高有效教学的实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靠学生去猎取和吸收。高效课堂有如汪洋大海,需要千百条江河的水来汇合、补给。在其过程中,河水不能中途流失浪费,大海才不至于干涸。教学也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