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课标写到“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评价
一、文学阅读要鼓励个性化
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思维活动的,所以我们特别要重视对这些思维活动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文学阅读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说,文学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就是一座大冰山,能够直接感知的形象语言只是冰山一角,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文学作品很多丰富的意蕴隐藏在水面之下。所以,文学作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文学作品的意义要我们去发现等等说法都是这样一个意思。我们要提倡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对作品的个性理解。
钱学森先生在去世之前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怎么会提这个问题呢?看他的有关的文章和通讯,我们会发现他从90年代以后特别关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问题,因为形象思维包含着想象能力 、联想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欣赏和文学阅读。所以,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加强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是非常一个重要的途径。
但是,我们过去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与一般文章阅读教学思路差不多的,不论什么课文在我这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有很多特殊性,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难追求标准答案,即所谓“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是有前提的,它是基于对作品的理解的,然后才有个性的感受和理解。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文学阅读的评价建议里有这样一段话:“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位语言的水平”,其实就是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
二、叙事性作品的学习重在感受和体验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指导的作用,而是说,教师读,教师带领学生读,教师学生一起读,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会自己读服务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拓宽生活面,丰富人生体验,以使自己的期待视野的品位得到提升,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对各种成说进行批判、质疑的精神。对作品的解读,不要去追求唯一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文学阅读的重要途径,是体验、领悟和品味。
首先要“体验”。课标对体验是十分重视的,这一关键词前后出现过多次。之所以重视体验,较多是从文学作品的生动情境和感性形象出发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投入与阅读者的情感活动联系紧密,反对完全抽象地对待文学作品。体验要求亲身经历,当然在阅读中只能是我们常说的“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其次要“领悟”。这个“领悟”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理解、领会,但不排除有一定的本质性感悟的成分在内,理性成分居多,它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
最后要“品味”。品味语言,从某种角度说是以上“体验”和“领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归宿。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必然是从触摸语言开始的,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而这种语言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同步的,始终与体验、领悟相伴随,两者很难说孰先孰后。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精粹,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有人称其为“情感语言”,具体说来,它最感性、最鲜活、最具个性光彩,与作家活泼泼的生命气息相关;因而,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捷径,对领悟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其作用可能很难替代。
三、学习诗歌重点在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的阅读重点是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我们这里讲的诗歌基本上是讲抒情诗,而主要不是叙述诗和哲理诗。诗歌的语言是形象的语言,又是情感的语言,体会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诗歌的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有人把形象思维叫做有情思维,就是有情感的思维。所以阅读诗歌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情感投入,要受到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具体生动的阅读活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诗歌中的情感投入,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常常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通过情感体验达到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体验和感染,比那种头头是道的、条分缕析的理性阅读更加重要。
第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这其实是由诗歌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诗歌的语言是凝炼含蓄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所以,诗歌教学惟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这是其一。其二,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歌的意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精湛,而是要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在诵读中体悟感情,让诗情画意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流淌出来,流淌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第二,想象。诗歌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这样,诗歌中的文字才会活起来,学生的眼前才会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诗歌中的情感才会流溢出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文学作品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必须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文学作品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同时阅读还有助于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当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他们知识面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宽,他们思维不够活跃,可以通过阅读来促进;他们语感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益。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评价
一、文学阅读要鼓励个性化
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思维活动的,所以我们特别要重视对这些思维活动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文学阅读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说,文学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就是一座大冰山,能够直接感知的形象语言只是冰山一角,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文学作品很多丰富的意蕴隐藏在水面之下。所以,文学作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文学作品的意义要我们去发现等等说法都是这样一个意思。我们要提倡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对作品的个性理解。
钱学森先生在去世之前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怎么会提这个问题呢?看他的有关的文章和通讯,我们会发现他从90年代以后特别关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问题,因为形象思维包含着想象能力 、联想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欣赏和文学阅读。所以,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加强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是非常一个重要的途径。
但是,我们过去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与一般文章阅读教学思路差不多的,不论什么课文在我这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有很多特殊性,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难追求标准答案,即所谓“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是有前提的,它是基于对作品的理解的,然后才有个性的感受和理解。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文学阅读的评价建议里有这样一段话:“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位语言的水平”,其实就是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
二、叙事性作品的学习重在感受和体验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指导的作用,而是说,教师读,教师带领学生读,教师学生一起读,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会自己读服务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拓宽生活面,丰富人生体验,以使自己的期待视野的品位得到提升,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对各种成说进行批判、质疑的精神。对作品的解读,不要去追求唯一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文学阅读的重要途径,是体验、领悟和品味。
首先要“体验”。课标对体验是十分重视的,这一关键词前后出现过多次。之所以重视体验,较多是从文学作品的生动情境和感性形象出发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投入与阅读者的情感活动联系紧密,反对完全抽象地对待文学作品。体验要求亲身经历,当然在阅读中只能是我们常说的“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其次要“领悟”。这个“领悟”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理解、领会,但不排除有一定的本质性感悟的成分在内,理性成分居多,它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
最后要“品味”。品味语言,从某种角度说是以上“体验”和“领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归宿。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必然是从触摸语言开始的,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而这种语言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同步的,始终与体验、领悟相伴随,两者很难说孰先孰后。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精粹,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有人称其为“情感语言”,具体说来,它最感性、最鲜活、最具个性光彩,与作家活泼泼的生命气息相关;因而,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捷径,对领悟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其作用可能很难替代。
三、学习诗歌重点在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的阅读重点是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我们这里讲的诗歌基本上是讲抒情诗,而主要不是叙述诗和哲理诗。诗歌的语言是形象的语言,又是情感的语言,体会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诗歌的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有人把形象思维叫做有情思维,就是有情感的思维。所以阅读诗歌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情感投入,要受到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具体生动的阅读活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诗歌中的情感投入,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常常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通过情感体验达到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体验和感染,比那种头头是道的、条分缕析的理性阅读更加重要。
第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这其实是由诗歌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诗歌的语言是凝炼含蓄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所以,诗歌教学惟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这是其一。其二,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歌的意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精湛,而是要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在诵读中体悟感情,让诗情画意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流淌出来,流淌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第二,想象。诗歌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这样,诗歌中的文字才会活起来,学生的眼前才会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诗歌中的情感才会流溢出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文学作品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必须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文学作品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同时阅读还有助于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当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他们知识面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宽,他们思维不够活跃,可以通过阅读来促进;他们语感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