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日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遭遇强降雨,水位猛涨,山体滑坡、桥梁被毁、道路冲断、房屋倒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鄱阳湖流域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灾情就是命令,连日来,当地军民一心,保卫鄱阳,共御洪灾。
“夫妻兵”同守圩堤:轻伤不下火线
记者在鄱陽县鄱阳镇江家岭村的昌江圩上,看到了正在现场执勤的华凌云和梁雅茹夫妇。丈夫华凌云是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通信股股长,妻子梁雅茹是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的护理人员。自从灾害发生后,这对“夫妻兵”便先后被分派到抗洪一线救灾,而家中两岁的宝宝则交给老人来带。连日来在大堤上暴晒,华凌云的皮肤已经被晒脱了一层皮。但他更心疼的是第一次参加抗洪的妻子。但梁雅茹却表示,更辛苦的是在圩堤上抗洪的战士们。“你看看现场的战士,哪个不是被晒脱了一层皮。既然是到抗洪一线救灾,那肯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梁雅茹说。不过,让她心疼的是,丈夫的胳膊出现了很深的伤痕,经过打听才知道是抢险时被划伤的。
“一定要保重身体。”这是每次梁艳茹见到丈夫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尽管每天战斗在同一片圩堤上,但梁雅茹与华凌云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来到抗洪现场一个星期了,两人一共才见上了三四次。华凌云白天的工作很忙,接到任务后,他没来得及和妻子打招呼就到了抗洪一线。作为一名通信兵,他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抗洪抢险中的通信畅通。“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在防洪过程中信息传达,保障附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极为重要。”“天气炎热,战士们被晒伤或得了湿疹、中暑的比较多。刚开始的时候防暑降温的物资不是很充分,很多战士们都被晒伤了。”梁雅茹的任务很艰巨,她要为战士们做好医疗保障,既要教大家如何使用防暑药品,还要为中暑的战士进行急救处理。
让她格外感动的是,很多战士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她告诉记者,很多战士整天泡在洪水中,有时会被树枝或上游的漂浮物扎伤或割伤,但他们只是简单地包扎一下,第二天就继续在大坝上奋战。
夫妻俩还有一个两岁的宝宝“小柚子”。梁雅茹说,这几天自己和孩子只能通过视频电话方式说几句话,每次听到孩子在电话中叫妈妈,她就感到很开心。但她说,在洪灾面前,自己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小家”了。华凌云也说,只有击退洪水,确保圩堤安全,老百姓都安全了,才会考虑回家跟家人团圆。
77岁老人张新和:召唤儿子回乡抗洪,“保住大家才有小家”
77岁的张新和老人住在北湖村,该村也是此次洪灾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月9日凌晨,村干部及时敲锣通知村民们撤离,张新和老两口才躲过一劫。尽管在洪灾中房屋被淹,几十亩早稻也失收,但老人家依旧乐观坚强,更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到家乡参与抗洪救灾。“这个时候,只有保住了大家,才能有我们的小家。”老人的一番话,令人感动万分。
这一次洪灾对张新和老人一家造成了很大损失。前几年,在外打工赚了钱的儿子在昌洲乡北湖村给老两口建了一栋3层小洋楼。这几年,老两口断断续续对楼房进行装修,并且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但这场洪水却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带来重创。
张新和至今还记得,7月9日凌晨5时许,还在睡梦中的他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大家赶紧下楼,往高处跑啊。洪水要来啦。”村干部一边敲锣一边喊。对于这样的预警方式张新和并不陌生,基本上每年汛期只要遇到洪水,村干部都会敲锣示警。张新和说,昌江乡的村居多数都是建在圩堤上,圩堤内部是良田,外面是湖水,不发洪水的时候,圩堤内十分安全,每年可以种植两季稻谷。而圩堤外面就比较危险了,洪水只要上涨超过1米,不少房屋就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危险。
“我当时衣服都没来得及穿,穿了条短裤就跑出来了。我下楼一看,水已经开始有脚脖子那么深了。”张新和说,汛期他们一般都会在楼上睡,因为一楼太危险。下楼后,他发现很多村民已经聚集在圩堤上,准备往高处撤离,还有一些村民赶忙将一楼的电视机、冰箱等贵重物品往二楼、三楼搬。张新和岁数大了,没有力气将家中的冰箱、彩电之类的家电搬走,只能跟着别人的三轮车先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三庙前乡。仅仅过了3小时,洪水就将他家楼房的一楼全部淹没了,二楼也淹没了一大半。“水差不多有一人多高。”老人边说边将双手举过头顶比画着。
“家中的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床铺都被洪水淹没了。”说起家中遭遇洪灾,张新和老人有些哽咽,一旁的妻子曹春娇红着眼圈,低下了头。张新和赶忙劝她:“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张新和是个乐观的老人,他说,最可惜的是今年还有30亩早稻没有收割。“今年的早稻是指望不上了,我现在只希望洪水早些退去,我还能种一季晚稻。”老人说。
张新和告诉记者,这次洪灾大约给自己带来了30万元的损失,这对一家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尽管如此,老人家还是十分坚强,没有丝毫抱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人说,洪灾发生后,抢修溃坝需要大量工程车和人力,还需要有人运送各种救援物资和土石方、砂石等物料。其次,加固圩堤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圩堤上也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新和第一时间给在景德镇打工的儿子打去电话,让他回来参与抗洪救灾。“只有大家好了,才有我们的小家,现在抗洪救灾正是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哪怕在外面打工,也应该回到家乡参与救灾。”张新和的儿子二话没说就赶了回来,参与运输救援物资和工程抢险。看到儿子的表现,张新和在心底默默为儿子点赞。老人说,洪水击不倒英雄的鄱阳人民。“洪水终究会退去的。我们的生活还是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据《广州日报》肖欢欢、程依伦/文苏俊杰/图整理
题图:左上:华凌云、梁雅茹夫妇;右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油墩街镇桥头村,中考考生坐船提前一天赶到考点;右下:张新和老人和老伴曹春娇
“夫妻兵”同守圩堤:轻伤不下火线
记者在鄱陽县鄱阳镇江家岭村的昌江圩上,看到了正在现场执勤的华凌云和梁雅茹夫妇。丈夫华凌云是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通信股股长,妻子梁雅茹是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的护理人员。自从灾害发生后,这对“夫妻兵”便先后被分派到抗洪一线救灾,而家中两岁的宝宝则交给老人来带。连日来在大堤上暴晒,华凌云的皮肤已经被晒脱了一层皮。但他更心疼的是第一次参加抗洪的妻子。但梁雅茹却表示,更辛苦的是在圩堤上抗洪的战士们。“你看看现场的战士,哪个不是被晒脱了一层皮。既然是到抗洪一线救灾,那肯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梁雅茹说。不过,让她心疼的是,丈夫的胳膊出现了很深的伤痕,经过打听才知道是抢险时被划伤的。
“一定要保重身体。”这是每次梁艳茹见到丈夫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尽管每天战斗在同一片圩堤上,但梁雅茹与华凌云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来到抗洪现场一个星期了,两人一共才见上了三四次。华凌云白天的工作很忙,接到任务后,他没来得及和妻子打招呼就到了抗洪一线。作为一名通信兵,他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抗洪抢险中的通信畅通。“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在防洪过程中信息传达,保障附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极为重要。”“天气炎热,战士们被晒伤或得了湿疹、中暑的比较多。刚开始的时候防暑降温的物资不是很充分,很多战士们都被晒伤了。”梁雅茹的任务很艰巨,她要为战士们做好医疗保障,既要教大家如何使用防暑药品,还要为中暑的战士进行急救处理。
让她格外感动的是,很多战士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她告诉记者,很多战士整天泡在洪水中,有时会被树枝或上游的漂浮物扎伤或割伤,但他们只是简单地包扎一下,第二天就继续在大坝上奋战。
夫妻俩还有一个两岁的宝宝“小柚子”。梁雅茹说,这几天自己和孩子只能通过视频电话方式说几句话,每次听到孩子在电话中叫妈妈,她就感到很开心。但她说,在洪灾面前,自己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小家”了。华凌云也说,只有击退洪水,确保圩堤安全,老百姓都安全了,才会考虑回家跟家人团圆。
77岁老人张新和:召唤儿子回乡抗洪,“保住大家才有小家”
77岁的张新和老人住在北湖村,该村也是此次洪灾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月9日凌晨,村干部及时敲锣通知村民们撤离,张新和老两口才躲过一劫。尽管在洪灾中房屋被淹,几十亩早稻也失收,但老人家依旧乐观坚强,更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到家乡参与抗洪救灾。“这个时候,只有保住了大家,才能有我们的小家。”老人的一番话,令人感动万分。
这一次洪灾对张新和老人一家造成了很大损失。前几年,在外打工赚了钱的儿子在昌洲乡北湖村给老两口建了一栋3层小洋楼。这几年,老两口断断续续对楼房进行装修,并且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但这场洪水却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带来重创。
张新和至今还记得,7月9日凌晨5时许,还在睡梦中的他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大家赶紧下楼,往高处跑啊。洪水要来啦。”村干部一边敲锣一边喊。对于这样的预警方式张新和并不陌生,基本上每年汛期只要遇到洪水,村干部都会敲锣示警。张新和说,昌江乡的村居多数都是建在圩堤上,圩堤内部是良田,外面是湖水,不发洪水的时候,圩堤内十分安全,每年可以种植两季稻谷。而圩堤外面就比较危险了,洪水只要上涨超过1米,不少房屋就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危险。
“我当时衣服都没来得及穿,穿了条短裤就跑出来了。我下楼一看,水已经开始有脚脖子那么深了。”张新和说,汛期他们一般都会在楼上睡,因为一楼太危险。下楼后,他发现很多村民已经聚集在圩堤上,准备往高处撤离,还有一些村民赶忙将一楼的电视机、冰箱等贵重物品往二楼、三楼搬。张新和岁数大了,没有力气将家中的冰箱、彩电之类的家电搬走,只能跟着别人的三轮车先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三庙前乡。仅仅过了3小时,洪水就将他家楼房的一楼全部淹没了,二楼也淹没了一大半。“水差不多有一人多高。”老人边说边将双手举过头顶比画着。
“家中的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床铺都被洪水淹没了。”说起家中遭遇洪灾,张新和老人有些哽咽,一旁的妻子曹春娇红着眼圈,低下了头。张新和赶忙劝她:“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张新和是个乐观的老人,他说,最可惜的是今年还有30亩早稻没有收割。“今年的早稻是指望不上了,我现在只希望洪水早些退去,我还能种一季晚稻。”老人说。
张新和告诉记者,这次洪灾大约给自己带来了30万元的损失,这对一家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尽管如此,老人家还是十分坚强,没有丝毫抱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人说,洪灾发生后,抢修溃坝需要大量工程车和人力,还需要有人运送各种救援物资和土石方、砂石等物料。其次,加固圩堤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圩堤上也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得知这一消息后,张新和第一时间给在景德镇打工的儿子打去电话,让他回来参与抗洪救灾。“只有大家好了,才有我们的小家,现在抗洪救灾正是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哪怕在外面打工,也应该回到家乡参与救灾。”张新和的儿子二话没说就赶了回来,参与运输救援物资和工程抢险。看到儿子的表现,张新和在心底默默为儿子点赞。老人说,洪水击不倒英雄的鄱阳人民。“洪水终究会退去的。我们的生活还是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据《广州日报》肖欢欢、程依伦/文苏俊杰/图整理
题图:左上:华凌云、梁雅茹夫妇;右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油墩街镇桥头村,中考考生坐船提前一天赶到考点;右下:张新和老人和老伴曹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