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U1 task开课反思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课背景
  在高一的第一次市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三中一位教师对于task的处理,觉得非常不错,当时我们用四个美进行了总结:导入美(用莫言和李安的获奖作为导入)、裁剪美(对教材的详略处理)、课件美(精心制作的课件)、学生美(师生积极互动)。但是听了市里面各所学校的评课,在和我们备课组的内部讨论之后,我们一致觉得这节课还有修改和提升的空间和可能,于是我和沈轶老师主动请缨,想对于教材内部资料的整合和课内外材料整合做一种尝试和探索,正好也契合我们组的今年的研究课题,算是抛砖引玉。
  二、备课和试上过程
  (一)第一次备课
  一开始我觉得其实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情,主要觉得这个课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容量太小,没有读的导入(原来的教师删除了对故事进行排序这个步骤),其实这个还是非常必要的。第一,task的读的技能培训目标还是举足重轻的;第二,对于编故事者而言,想象力固然重要,但逻辑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书上的排序非常不错,但是为了契合我的导入(李安的获奖),我决定用《少年派》作为读的输入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买了《少年派》的书,周末读了读,花了两个小时写了约500字左右的英文简述,当时自己感觉非常好,并且下载了《少年派》的电影,准备用其中派童年的故事进行导入,提升学生的排序的兴趣。后来我对听力部分的任务也进行了修改,觉得原来的听力过于简单,并且因为没有让学生进行记录,学生在最后编故事的时候对于这一部分的呈现不是非常好,于是进行了修改。
  (二)第一次上课
  第二天上课还是比较匆忙的,是草本,非常感谢沈老师、高老师和黎老师愿意倾听这样的草本,并且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除了优点之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莫言和李安需要同时存在吗?劲酒虽好,但不能贪杯,材料都好,但要有取舍;第二,播放了派小时候的故事,非常生动,但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那么三分钟的代价有点得不偿失。并且学生在拿到学案,看到我编的故事简介时,因为太长和一些句式过于复杂,体现出明显的抗拒心理,没有能够达到读的输入和逻辑能力的培养的目的;第三,课堂的起承转合有些生硬,指令不够清晰;第四,在布置学生任务的时候过于笼统,学生最后的呈现也比较一般。
  (三)第二次备课
  我有点挫败,体会到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的差距,因为操作过程的不当和衔接不够合理,没有能够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第一,这次对于派的概括的文字进行了缩写,大致在350左右;第二,删去播放电影的片段;第三,对于其中的一个听力任务进行了删除;第四,对于一些重要指令进行了强化。
  (四)第二次上课
  这次其实还是有一点点忐忑,但幸好是在自己的另一个班,对于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课堂的自我表现还是比较自信的。这次上完课之后,全组的同事都给予了我帮助和建议,主要暴露出四个问题。第一,《少年派》的概括350字的长度还是令人产生抗拒感;第二,起承转合还是不够自然,特别是对于学生逻辑性和故事的基本要求的处理僵硬地放在听力之后,还是很突兀;第三,对于仅剩的一个听力材料的处理还是不能为学生在进行写的任务的时候做好信息输入的准备,学生遗忘率较高;第四,能不能使升华更加自然?
  (五)第三次备课
  此次备课主要着力于解决上述四个问题,如何解决?第一,保留利用一个关于李安的问题,让学生猜测人名的导入,但是对于《少年派》的概括要再次进行精简;第二,对于故事的三点基本认识(故事的五个W要素、三个组成部分、想象力与逻辑性并存)利用一个常识测试来完成,测试结束之后再分别完善故事的开头,主题和结尾部分,这样这节课会比较连贯;第三,利用填词练习的形式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在学案上有迹可循,为写作做铺垫;第四,今天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希望各位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三、正式上课和收获
  讨论后,我对课件和学案进行了幅度不小的修改,心中有点忐忑,更是期待。因为是自己任班主任的班级,所以与学生的默契度相对于之前更高一些。开课结束之后,各位同事又对我给予了真诚的帮助和指导,大家说了很多优点,在此在此感谢一下各位。我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1.使用李安作为导入与讲故事的主题和任务比较契合;2.少年派的使用比较自然,并且最终比较符合高一学生的阅读水平;3.对于教材的整合详略还是比较得当的;4.学生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最终的故事呈现也非常精彩。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结束了对于讲故事的基本要求,进入听力环节时还是缺乏铺垫,此处还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下:“今天我们要讲一个Sandy去博物馆的经历”,可能这样学生在做听力的时候准备会更加充分;2.学生呈现的故事非常精彩,但是书写比较乱,在做指导时应该强调一下书写。沈老师还给了一个特别好的建议:“少年派的结尾也是一个surprise,可以作为写作指导的一个例子。”
  四、回顾和反思
  首先,对于task的整合,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删减或者增加,都必须要为最终的教学目的服务。其次,看似有时无章,但是教材内部都存在一个内部的逻辑性,这点我在备课过程中汇愈来愈发现到。再次,整合的思路可能教师自身觉得逻辑顺畅,但如何让听者(包括听课教师和学生)理解自己的意图并且很好地跟上节奏?有两点必须做到:第一,指令要非常清晰;第二,教案的设计和使用能够为课堂增色不少。最后,众人拾柴火焰高,感谢组内这么优良的互助互评的教研氛围,在备课和评课过程中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摘要: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新的教学观念的冲击下,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要做的不是拼命地往学生的脑子里塞东西,而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品德教学焕发它应有的光彩和有效力。  关键词:小学品生品社学科 学习意识 积极性  面对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品生品社学科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三角形》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个单元。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必须结合已经积累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我在设计“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进行了以“活动式”为主的教学尝试。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期刊
摘要:《鹿柴》这首诗通过特定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的境界,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反映出唐人阔大的心胸以及协和的心境。这种情感特征和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鹿柴》  境界  以画法入诗  禅意的介入  空寂幽冷  一线生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鹿柴》是王维《辋川集》里的一首诗,写的是空山中看不见人,只是偶尔听到几声人语,阳光透
期刊
[教材分析]《天有不测风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中的第二课。根据课程标准对本主题的阐述: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这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天灾之中有人祸”“天灾无情人有情”。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安排了“大自然
期刊
摘要:历史漫画形象生动、寓意丰富,“漫画”历史,可以将繁杂枯燥和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演绎得具有喜剧色彩,让学生在“令人发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理解历史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  漫画 效能  宋代史学家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曾提出“左图右史”“索象于图”“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强调图片在史学上的重要性。图片史料是除文字史料外蕴涵丰富历史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推动学生求学的动力,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钥匙。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末,起着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引导探究的重要作用。新课程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更为关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这对传统教学简单的问与答式教学提出根本性变革。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为契机,来诱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
期刊
摘要:民族高校图书馆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抓好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根据这个要求,求快求稳地发展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以及服务工作,既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也能提升图书馆本身的影响力,从而使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特色资源 特色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依托高校,在为读者服务目的的推动下形成特色资源和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图书馆特色资
期刊
摘要: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提出地理教材分析的原则,并以鲁教版地理《从宇宙看地球》为例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地理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材分析原则 鲁教版 从宇宙看地球  中学地理教材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反映学科基本内容、体现教学思想的教学用书。李家清教授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有助于帮助教师认识教材价值、发挥教材功能,为地理教
期刊
通过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普遍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挖掘集体合作的力量,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期刊
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困扰我已久的问题。总感觉,对其宽容了,担心他们会养成懒散、敷衍等不良的习惯,对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可是,如果对他们太严厉了,又担心会在两代人之间产生更深的隔膜,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谨小慎微的习惯,变得唯唯诺诺、缺乏自信,严重挫伤他们锐意进取的勇气。近期,有幸拜读了周弘老师的专著,我深受启发。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为了孩子的发展与未来,我们作为家长、教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