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既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构建开放型语文课堂的要求。开放型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将学生的自主性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自由的学习,跟以往的课堂相比,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开放型语文课堂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三条途径。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形成多感官刺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诸多变革与创新,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无疑为课堂增添了许多光彩。对于语文课程,以往用语言或者图片无法充分表现出来的情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声像结合的表现形式,对学生形成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刺激,使得课文情境在课堂上能完美再现,这样不仅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太空一日》这篇文章中,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向我们介绍了他在太空中的经历:从火箭发射到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的经历以及返回的过程,让学生们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太空中美轮美奂的景象十分神往。但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文字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对“发射——升空——返回”有具体的认识。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难题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关于我国载人航天的视频、图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在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下,学生对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很有帮助。
二、以优带差分组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除了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很少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更是少之又少。而开放型课堂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交流讨论成为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开放型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再是单一来自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由教师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双渠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放型课堂上的互帮互学、交流讨论,不再是以往无计划、散乱的形式,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具体来说,就是分小组学习和讨论。一般3~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小组成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由两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和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课堂上,教师不再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而是穿梭在由各个小组组成的“方阵”之间,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认真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特别是对基础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能让他们在优秀者的带领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三、以生活为导向进行实践,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语文知识进行理解、总结、提炼,形成语文技能,最终也能指导生活实践。所以说,语文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不能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和目标的语文学习将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旅行。
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讨论“父亲”为什么要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其中浓浓的父爱,同时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实践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构建开放型语文课堂是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術和教学理念赋予开放型课堂更大的魅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魏店中学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形成多感官刺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诸多变革与创新,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无疑为课堂增添了许多光彩。对于语文课程,以往用语言或者图片无法充分表现出来的情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声像结合的表现形式,对学生形成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刺激,使得课文情境在课堂上能完美再现,这样不仅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太空一日》这篇文章中,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向我们介绍了他在太空中的经历:从火箭发射到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的经历以及返回的过程,让学生们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太空中美轮美奂的景象十分神往。但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文字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对“发射——升空——返回”有具体的认识。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难题就变得简单了,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关于我国载人航天的视频、图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在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下,学生对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很有帮助。
二、以优带差分组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除了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很少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更是少之又少。而开放型课堂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交流讨论成为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开放型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再是单一来自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由教师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双渠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放型课堂上的互帮互学、交流讨论,不再是以往无计划、散乱的形式,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具体来说,就是分小组学习和讨论。一般3~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小组成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由两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和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课堂上,教师不再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而是穿梭在由各个小组组成的“方阵”之间,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认真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特别是对基础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能让他们在优秀者的带领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三、以生活为导向进行实践,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语文知识进行理解、总结、提炼,形成语文技能,最终也能指导生活实践。所以说,语文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不能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和目标的语文学习将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旅行。
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讨论“父亲”为什么要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其中浓浓的父爱,同时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实践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构建开放型语文课堂是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術和教学理念赋予开放型课堂更大的魅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魏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