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阐述了阅读教育的内容及网络环境下新的阅读特征,归纳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阅读教育工作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图书馆阅读教育网络环境
阅读教育是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能力。当前,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读者教育经验的大学图书馆,集教学、学术研究、信息服务职能于一身,凭借着丰富阅读资源和具有扎实理论及丰富经验的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在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图书馆阅读教育的意义
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伟大的人在对话。早在明清时期就提出了阅读疗法,它是把阅读作为养生保健和预防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帮助他人保持或回归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烈的变革。网络拓展了阅读空间和渠道,与纸质阅读单一的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阅读倾向多元化。使阅读充满了乐趣、随意性、共时性、丰富性和娱乐性。因此,图书馆要把握读者阅读的时代特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强信息资源的组织、网络的导航、倡导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使图书馆成为阅读教育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二、网络环境下新的阅读特征
1.读物形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时代,读物形式是空前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和色彩等都成为网络阅读的对象。这些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静态的、动态的超文本,形成一个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新文本世界,这个新文本世界充满了吸引力,带给读者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更真切、更形象的阅读体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获取信息。
2.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网络阅读的载体存储空间很大,所能承载的信息是纸质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能跨越地域和国界,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能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向读者呈现越来越多的信息。
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较慢,信息的传播往往滞后,而且内容更新困难。而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地获取某些重要信息,而且作者可以随时修改其发布的内容,随时将新颖内容呈送给大学生读者。
3.阅读环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开放性是指网络信息面向全球开放与共享。网络是一本面向世界打开的书,它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开放时空,连接了世界上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使我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这种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的网络阅读时空,使读者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进行自主阅读,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心理与情感的开放空间。
“互动是网络阅读的生命!”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其主要由结点、联合、网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是通过链接的方式将信息组成网络信息库,形成多维立体结构。读者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迅速找到若干相关阅读材料。网络的交互功能和发散的、非线性的超文本呈现方式,使读者思路大开,网上的BBS 更是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一方式充分打破了传统阅读同一材料、统一情感的局面,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使网络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达到激发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效果。
三、阅读教育工作方法和措施
1、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引导读者树立正确阅读观念
读者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它主要是研究读者心理活动规律的。读者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个读者到图书馆的整个阅读心理过程是受自身研究上的需要,学业上的要求、生活上的兴趣等因素所支配也就是说,读者阅读心理活动是指导其实践活动的,一个图书馆的读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读者群。由于年龄的不同,专业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动机、兴趣、爱好的不同。这些不同形成了个人意识倾向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这种差异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让其接受阅读教育。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教育阵地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引导大学生阅读思想健康、品位高雅的图书,通过阅读使读者拥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胸怀,灵动的创造思维,深沉的人文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成才观、择业观以及爱情观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做好宣传,开展主题教育培训和导读书目编制工作
利用图书馆网页、校报、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制作剪报、摘抄、述评、专题参考书目等,按专业编制二次文献送往各系及分馆;抓住新生入学环节,采用讲座、印发读者指南、实地参观、制作幻灯片等措施,向学生介绍图书馆概况和如何利用好图书馆;对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系列讲座,介绍有关研究课题,推荐学术论文和书刊资料,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了解本专业文献的体系结构,在研究中少走弯路。
3、建立各级读者档案,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互动
与读者的沟通,及时掌握读者所需,根据教学科研的课题方向提供深层次的情报咨询与定题跟踪服务。请老师为学生推荐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知识性强的优秀书籍,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以当面咨询老师,真正形成图书馆与读者良性互动。
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本质,阅读教育是图书馆事业的使命。我们要积极宣传“读书好”,提倡开卷有益;鼓励“好读书”,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强调“读好书”,坚持择善而从。通过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使图书馆成为知识的殿堂,使读者学会阅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把读书变成一种嗜好,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谭泽红.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图书馆论坛,2006,(5).
[2]乌兰.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思考。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3).
[3]姚荔.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图书馆论坛,2006(5).
[4]陈丽.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阅读期刊的特点及其引导。图书馆论坛,2006(6).
[5]王余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
[6]明清时期的阅读疗法思想医案。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
作者简介:
张巧枝(1977- )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河套大学图书馆馆员。
[关键词] 图书馆阅读教育网络环境
阅读教育是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能力。当前,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读者教育经验的大学图书馆,集教学、学术研究、信息服务职能于一身,凭借着丰富阅读资源和具有扎实理论及丰富经验的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在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图书馆阅读教育的意义
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伟大的人在对话。早在明清时期就提出了阅读疗法,它是把阅读作为养生保健和预防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帮助他人保持或回归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烈的变革。网络拓展了阅读空间和渠道,与纸质阅读单一的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阅读倾向多元化。使阅读充满了乐趣、随意性、共时性、丰富性和娱乐性。因此,图书馆要把握读者阅读的时代特征,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强信息资源的组织、网络的导航、倡导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使图书馆成为阅读教育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二、网络环境下新的阅读特征
1.读物形式的多样性
在网络时代,读物形式是空前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和色彩等都成为网络阅读的对象。这些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的、静态的、动态的超文本,形成一个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新文本世界,这个新文本世界充满了吸引力,带给读者多重的感官刺激和更真切、更形象的阅读体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获取信息。
2.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网络阅读的载体存储空间很大,所能承载的信息是纸质载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能跨越地域和国界,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能跨越时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向读者呈现越来越多的信息。
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较慢,信息的传播往往滞后,而且内容更新困难。而在互联网平台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地获取某些重要信息,而且作者可以随时修改其发布的内容,随时将新颖内容呈送给大学生读者。
3.阅读环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开放性是指网络信息面向全球开放与共享。网络是一本面向世界打开的书,它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开放时空,连接了世界上每一个可以连通的角落,使我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这种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的网络阅读时空,使读者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进行自主阅读,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心理与情感的开放空间。
“互动是网络阅读的生命!”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其主要由结点、联合、网络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是通过链接的方式将信息组成网络信息库,形成多维立体结构。读者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迅速找到若干相关阅读材料。网络的交互功能和发散的、非线性的超文本呈现方式,使读者思路大开,网上的BBS 更是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一方式充分打破了传统阅读同一材料、统一情感的局面,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使网络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达到激发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效果。
三、阅读教育工作方法和措施
1、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引导读者树立正确阅读观念
读者心理学是心理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它主要是研究读者心理活动规律的。读者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一个读者到图书馆的整个阅读心理过程是受自身研究上的需要,学业上的要求、生活上的兴趣等因素所支配也就是说,读者阅读心理活动是指导其实践活动的,一个图书馆的读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读者群。由于年龄的不同,专业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动机、兴趣、爱好的不同。这些不同形成了个人意识倾向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这种差异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让其接受阅读教育。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教育阵地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引导大学生阅读思想健康、品位高雅的图书,通过阅读使读者拥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胸怀,灵动的创造思维,深沉的人文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成才观、择业观以及爱情观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做好宣传,开展主题教育培训和导读书目编制工作
利用图书馆网页、校报、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制作剪报、摘抄、述评、专题参考书目等,按专业编制二次文献送往各系及分馆;抓住新生入学环节,采用讲座、印发读者指南、实地参观、制作幻灯片等措施,向学生介绍图书馆概况和如何利用好图书馆;对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系列讲座,介绍有关研究课题,推荐学术论文和书刊资料,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了解本专业文献的体系结构,在研究中少走弯路。
3、建立各级读者档案,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互动
与读者的沟通,及时掌握读者所需,根据教学科研的课题方向提供深层次的情报咨询与定题跟踪服务。请老师为学生推荐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知识性强的优秀书籍,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以当面咨询老师,真正形成图书馆与读者良性互动。
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本质,阅读教育是图书馆事业的使命。我们要积极宣传“读书好”,提倡开卷有益;鼓励“好读书”,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强调“读好书”,坚持择善而从。通过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使图书馆成为知识的殿堂,使读者学会阅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获得乐趣,把读书变成一种嗜好,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谭泽红.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图书馆论坛,2006,(5).
[2]乌兰.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思考。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3).
[3]姚荔.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图书馆论坛,2006(5).
[4]陈丽.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阅读期刊的特点及其引导。图书馆论坛,2006(6).
[5]王余光.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
[6]明清时期的阅读疗法思想医案。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
作者简介:
张巧枝(1977- )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河套大学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