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经常在市面上看到这样论述自信的话:“自信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告诉自己你最棒,你就会成为最棒!”、“你觉得自己能行,你就一定能行;你觉得自己不行,你就真的不行!”、“要永远相信,你是最好的!”、“如果你相信自己能成功,你就会成功”等等。这些话很有煽动力。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确实可以鼓动起我们的信心。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自信。
在2007年对200多位开放型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当中,我发现成功者与普通人自信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自信建立在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的基础之上。他们不是盲目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也不是忽略自己的不足。相反,他们总是善于坚持该坚持的,哪怕已经遭遇失败;能果断放弃应该放弃的,哪怕过去自己那么坚信,现在也“看上去很美”。
百度创业之初,一直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支持。虽然拿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的技术委托大单,却根本挣不了钱,对长期发展也不利,因为居于后台的他们在业界没有品牌。李彦宏由此果断地否定了自己过去的决策,决心带领公司重新转型,独立做搜索门户,并引入搜索竞价排名。但这一举动会得罪原来的大客户——几大门户网,也会影响搜索技术的销售,这成为了典型的“喜新”就必须“放弃过去”的选择。
李彦宏这一主张遭到百度董事会成员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太过冒险。大家谁也无法说服谁,但李彦宏坚信自己现在的决定,在一次激烈的辩论中甚至说:“大家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最后,大家不得不同意了李彦宏的建议。他们没有料到,这次改变却成为了百度辉煌的开始。
李彦宏对过去的放弃以及新的坚持,正体现了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准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的认识,很自然,那种信心只是脆弱盲目的心理感觉,甚至有走向“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倾向。
我和史曉燕曾为央视的《商务时间》的同台嘉宾,对她的人生有所了解。史晓燕毕业于护校,被分配到协和医院骨科病房。每天的工作是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未来毫无发展希望。于是,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令人不解的是:在外企做协助性工作,她居然不会打字和使用电脑,更离谱的是她还得到上司的欣赏。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但关键的是我自信自己什么行,就去做什么,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史晓燕最终定位是进入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这跟她个人兴趣和天赋有关。当然,光有兴趣和天赋还不够,还需要拔尖的才华。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再后来,史晓燕自己创业,从卖家具开始,最后在光华路花400万租下一座破旧的工厂,改造成1万平方米的卖场,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伊利诺依王国,成为一位亿万富翁。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就这样认识自信:“自信来自于能力,它是以掌握的技能为基础,有能力承担艰巨的任务,贡献个人的力量;自信也来源于主动寻求各种可以考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的挑战,没有任何挑战能让你投降,这就是自信的精髓。”
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一种关于真正自信的基本常识:
——自信就算只是一种感觉,如同训练而成的本能一样,其实已经有了理性的升华。
——自信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依赖的不是一个臆造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
——自信不是让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最棒”、“你是最好的”,而是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这时,你才“肯定能行”。
(变色龙摘自《经理日报》2009年9月7日)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确实可以鼓动起我们的信心。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自信。
在2007年对200多位开放型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当中,我发现成功者与普通人自信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自信建立在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的基础之上。他们不是盲目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也不是忽略自己的不足。相反,他们总是善于坚持该坚持的,哪怕已经遭遇失败;能果断放弃应该放弃的,哪怕过去自己那么坚信,现在也“看上去很美”。
百度创业之初,一直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支持。虽然拿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的技术委托大单,却根本挣不了钱,对长期发展也不利,因为居于后台的他们在业界没有品牌。李彦宏由此果断地否定了自己过去的决策,决心带领公司重新转型,独立做搜索门户,并引入搜索竞价排名。但这一举动会得罪原来的大客户——几大门户网,也会影响搜索技术的销售,这成为了典型的“喜新”就必须“放弃过去”的选择。
李彦宏这一主张遭到百度董事会成员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太过冒险。大家谁也无法说服谁,但李彦宏坚信自己现在的决定,在一次激烈的辩论中甚至说:“大家都别做了,把公司关闭了拉倒!”最后,大家不得不同意了李彦宏的建议。他们没有料到,这次改变却成为了百度辉煌的开始。
李彦宏对过去的放弃以及新的坚持,正体现了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准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的认识,很自然,那种信心只是脆弱盲目的心理感觉,甚至有走向“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倾向。
我和史曉燕曾为央视的《商务时间》的同台嘉宾,对她的人生有所了解。史晓燕毕业于护校,被分配到协和医院骨科病房。每天的工作是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未来毫无发展希望。于是,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令人不解的是:在外企做协助性工作,她居然不会打字和使用电脑,更离谱的是她还得到上司的欣赏。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但关键的是我自信自己什么行,就去做什么,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史晓燕最终定位是进入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这跟她个人兴趣和天赋有关。当然,光有兴趣和天赋还不够,还需要拔尖的才华。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再后来,史晓燕自己创业,从卖家具开始,最后在光华路花400万租下一座破旧的工厂,改造成1万平方米的卖场,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伊利诺依王国,成为一位亿万富翁。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就这样认识自信:“自信来自于能力,它是以掌握的技能为基础,有能力承担艰巨的任务,贡献个人的力量;自信也来源于主动寻求各种可以考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的挑战,没有任何挑战能让你投降,这就是自信的精髓。”
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一种关于真正自信的基本常识:
——自信就算只是一种感觉,如同训练而成的本能一样,其实已经有了理性的升华。
——自信不是一种自我欺骗,依赖的不是一个臆造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
——自信不是让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最棒”、“你是最好的”,而是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这时,你才“肯定能行”。
(变色龙摘自《经理日报》2009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