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明浩浩荡荡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碰撞沉淀,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民族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日趋多元化,风格各异的美学形式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上,希望对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声乐艺术美学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
当下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最佳时期,它的美学特征越来越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内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
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1.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
2.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国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国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
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
作者简介
胡艳菲,1997.06.15,女,汉族,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音乐系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
当下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最佳时期,它的美学特征越来越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内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
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1.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
2.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国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国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
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
作者简介
胡艳菲,1997.06.15,女,汉族,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音乐系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