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明浩浩荡荡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碰撞沉淀,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民族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日趋多元化,风格各异的美学形式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上,希望对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声乐艺术美学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探究
  当下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最佳时期,它的美学特征越来越鲜明,一方面凝结着无数声乐艺术作家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智慧与结晶。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研究与探析,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民族声乐艺术的自然特性和美学特性,有利于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转型和深度创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阐释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其内涵有所不同。从广义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三类:一是戏曲演唱;二是曲艺说唱;三是民歌演唱。从狭义层面而言,所谓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符合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也就是所谓的富有当代特色的民歌演唱,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存在必然关联,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气息,其艺术审美理念完全一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完全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艺术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稍有差异。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备两面特性,一方面拥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具备西方声乐艺术文化气息,可谓是两者的统一、集合体。
  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初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其活跃程度并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学派十分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其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部分,由此将民族声乐艺术上升到了美学层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逐渐被显现出来,并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特征之一,从美学层面而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显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性,并且与西方声乐艺术一脉相承,能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极其重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1.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美学作为研究人类意识、知觉和情感的一门多元化学科,声乐同样是洞察人类情绪的一门艺术学科,自古以来,二者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共同丰富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载范本,部分内容阐述了音乐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作用,认为音乐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情绪所创作,也是反映人类情绪的一种主要工具。音乐作为声乐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诗词结合起来,实现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声乐艺术实质上就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情感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深远影响,逐渐形成了声情、词情、曲情等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极大丰富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手段,凝练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潜在的情感美学要素。
  2.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除了具备情感美学特征之外,还作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美学特征的艺术综合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矛盾斗争和方式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起了创造性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方式。首先,古为今用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作词、谱曲、歌唱过程中,完整继承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固有特点,通过学习和借鉴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思想和创作技巧,来丰富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突出创造性美学特征;其次,洋为中用是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作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特点,将西方国家和地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有用的东西拿出来,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去,以此来丰富中国民族艺术创作手段,突出中国民族艺术创造性美学特征,最终实现与西方声乐艺术相接轨。
  3.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然而,在走出国门,实现现代性美学特征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要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历史风格,符合中国当下基本国情和民族声乐艺术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坚持传统与借鉴齐头并进。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典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发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对待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实质性的艺术创作成效,突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现代性美学特征。
  作者简介
  胡艳菲,1997.06.15,女,汉族,福建厦门,厦门大学音乐系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之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局面,甚至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经济与文化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在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之中,我国的教育行业特别是音乐教育的发展理念,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些要求来做出一系列的改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模式,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处于这样一个大的发展环境之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应该快速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特
期刊
摘 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声乐表演实践课程不仅是作为一门音乐综合性学科,这一课程的授课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也是相當广泛。声乐表演课程的内容主要两部分,一是专业基础课程,二是专业实践课程。而其中声乐表演专业基础课主要论述了声乐语言知识以及舞台表演艺术知识等内容;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独唱、合唱、音乐剧与歌剧四个方面进行多样性论述,并且要保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对
期刊
摘 要: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是缺乏统一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自然状态下”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代表。通过回顾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道路,梳理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变革的过程中重大事件,认清这些演变过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再结合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完善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问题。  关键词:美国;医疗保障;演变;考察  与英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具有缺乏统一的公共医疗保障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是我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更应该重视礼仪的培养,所以对大学生的礼仪现状和对策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礼仪;现状;对策  “礼仪”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发展到现在,是指人们长期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大学生的礼仪不仅体现在得体的仪容仪表,更表现为审美修养、道德修养等内在修养。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期刊
摘 要:“90 后”现阶段作为我国各大高校的主要在校人群,其心理、生理、价值观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了“90后”的基本思想特征,揣摩其心里的特点,综合学校、家庭、社会与个人的这四大因素,对其特点的分析帮助制定更行之有效,复合其特点的教育教学对策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特点;影响因素;对策  什么是“90后”,顾名思义,出生在90年后的一个重要群体,二战以后社会学家普遍将10年作为人类
期刊
摘 要:英美文学这门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有效学习英语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提高英语文化知识的基础。文章分析英美文学史上的人文精神透视,期望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美文学;人文精神;透视  人文精神是英美文学在实际追求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该思想的正确引导下,英美文学才能生动体现对价值、生命的理解透彻,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英美文学能让人们进一
期刊
摘 要:分组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就某一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交换与共享,同时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有严密精巧的设计和教师通过个人能力的有效执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分组讨论;预设问题;问题递进;时间控制;教师引导;突发处理  分组讨论教学法起源于构建主义,构建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
期刊
摘 要:“红旗标准”确立的初衷是对“避风港”规则的适用作出一定的限制,尽管当前我国对于“红旗标准”的规定尚有待完善,但其仍然在平衡多方利益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本文从概念起源等方面入手分析红旗标准的内涵,并结合百度文库侵权案这一经典案例,分析红旗标准和避风港原则的适用。  關键词:红旗标准;避风港原则;网络服务商  一、案情介绍及焦点问题  在2015年12月份北京海淀区法院公布的“涉及互联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中古诗词鉴赏越来越成为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掌握古诗词对于高考至关重要。一般地,古诗词鉴赏包括“赏情”“赏技”“赏妙语”,本文从赏析的三个方面出发,以案例为依据来阐述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关键词:鉴赏;古诗词;技巧  一、赏情  1.爱国情怀。如陆游的《示儿》中的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从该诗的语气情感来看,开句直抒胸臆地表达出这首诗属于一首临终绝笔,很明显作者病重,回首一生,感触
期刊
摘 要:中国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同时也创造了白色、青色、黑色、红色、黄色这五色为宇宙色彩的基本色调,代表不同的等级,寓意,方位,象征,从而形成五色观的色彩理论,五色观在中国古代泥塑上也有显著体现。五色观作为古代的色彩理论,它在泥塑上的运用,使得泥塑意义变得深刻,增加了泥塑的视觉效果,展现出泥塑塑造的生命力,在现代雕塑创作中合理的运用用会丰富艺术家的表现语言。本论文通过分析五色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