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河南省最大的一个农业县级市、教育大市,2001年以来,邓州市教育局针对本市学校分布广泛、教师队伍庞大、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自训为本,以教师的训研一体化为本,以师训资源共享为本”的培训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发挥学校在教师教育中的指导、辐射、监控、激励等功能,开展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多途径、多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我们探索出的“教师点菜、优师下厨、送教上门”的“菜单培训”模式已被公认,取得了显著成效。
所谓“菜单培训”模式,就是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培训中的体现,即由教师做“顾客”,就培训内容及“培训者”向“培训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并参与评价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中,要抓好6个环节。
拟订“菜谱”。通过大面积调查,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教师的“营养”状况,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结合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与时俱进,以求找到培养缜密思考、善于分析和合理驾驭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的途径。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为依据,以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为重点,教育局组织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和科研所的有关人员研究拟定了122道大众“菜谱”。
教师“点菜”。把“菜谱”印发给全市640所学校,由校长负责,广泛征询意见。根据培训的需要,按每个“专题”8个课时计算,每年“点”出30个左右的“专题”,以乡校为单位,选出“点”得最多的前50道“菜”报市教育局。教育局会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汇总,票数最多的前50道“菜”被确定为全市最“畅销”的菜。这些“菜谱”基本涵盖了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那些不切合农村教师实际的内容被摒弃,那些具有前瞻性、边缘性、教师急需的内容被保留。高中和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除省、市开展的培训外,通识胜、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基本功训练以及教学综合技能提高等内容的培训,全市依照此模式运行。
选择“优师”。首先,组建校本培训讲师团。市教育局聘请国家、省、市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专兼职教研员和市内外高校著名教授,组成一支由100多位名教师参加的专兼结合的开放型继续教育辅导教师队伍。其次,乡、校“点”师。范围较大的学校以校为单位,范围较小的以片为单位,公共课以乡为单位,根据教育局指导性意见,在百余位名优教师中“点将”,教育局对被“点”中的教师进行“确认”。
优师“下厨”。在全市建立了52所继续教育活动学校,要求辅导教师有目的地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教师根据专长和乡校点中的“菜单”,自选若干个专题,深钻、细研、制作课件,形成教案;教育局组织专家对教师的讲义和课件把关,反复修改,并在培训基地学校反复演练,听取学员意见。老教师集毕生精力,青年教师施浑身解数,经“精雕细刻”,每年都有数道知识大餐“色、香、味、形”俱佳,呼之欲出。
送教上门。辅导教师利用双休日,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教学演练,把自己做好的“菜”送到各乡校的广大教师中去,成为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讲授理论、观念和方法的同时,侧重发挥对教师的启发、咨询和主导作用,通过“师生”共同作课等途径,引导教师自主获取信息,并对经验进行反思和升华。同时,挖掘学员自身资源,以教师为主体.有意识、有重点地组织自学讨论,让教师受到启迪,汲取营养。
信息反馈。每次培训后,教育局通过信息反馈日,对领导参与、设备、出勤、学员评价、辅导教师的手段、服务、效果等进行反馈,同时交验受训教师的笔记、作业,实行“师生”双向考评,形成良性互动。
在抓好“菜单培训”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开放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让各种培训形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教师“读书乐”“月月评”等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这些培训和活动既避免了教师离职进修带来的工作和学习矛盾,也促使我们对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探索,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责编刘波)
所谓“菜单培训”模式,就是指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培训中的体现,即由教师做“顾客”,就培训内容及“培训者”向“培训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并参与评价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中,要抓好6个环节。
拟订“菜谱”。通过大面积调查,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教师的“营养”状况,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结合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与时俱进,以求找到培养缜密思考、善于分析和合理驾驭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的途径。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为依据,以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为重点,教育局组织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和科研所的有关人员研究拟定了122道大众“菜谱”。
教师“点菜”。把“菜谱”印发给全市640所学校,由校长负责,广泛征询意见。根据培训的需要,按每个“专题”8个课时计算,每年“点”出30个左右的“专题”,以乡校为单位,选出“点”得最多的前50道“菜”报市教育局。教育局会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汇总,票数最多的前50道“菜”被确定为全市最“畅销”的菜。这些“菜谱”基本涵盖了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那些不切合农村教师实际的内容被摒弃,那些具有前瞻性、边缘性、教师急需的内容被保留。高中和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除省、市开展的培训外,通识胜、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基本功训练以及教学综合技能提高等内容的培训,全市依照此模式运行。
选择“优师”。首先,组建校本培训讲师团。市教育局聘请国家、省、市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专兼职教研员和市内外高校著名教授,组成一支由100多位名教师参加的专兼结合的开放型继续教育辅导教师队伍。其次,乡、校“点”师。范围较大的学校以校为单位,范围较小的以片为单位,公共课以乡为单位,根据教育局指导性意见,在百余位名优教师中“点将”,教育局对被“点”中的教师进行“确认”。
优师“下厨”。在全市建立了52所继续教育活动学校,要求辅导教师有目的地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教师根据专长和乡校点中的“菜单”,自选若干个专题,深钻、细研、制作课件,形成教案;教育局组织专家对教师的讲义和课件把关,反复修改,并在培训基地学校反复演练,听取学员意见。老教师集毕生精力,青年教师施浑身解数,经“精雕细刻”,每年都有数道知识大餐“色、香、味、形”俱佳,呼之欲出。
送教上门。辅导教师利用双休日,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教学演练,把自己做好的“菜”送到各乡校的广大教师中去,成为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讲授理论、观念和方法的同时,侧重发挥对教师的启发、咨询和主导作用,通过“师生”共同作课等途径,引导教师自主获取信息,并对经验进行反思和升华。同时,挖掘学员自身资源,以教师为主体.有意识、有重点地组织自学讨论,让教师受到启迪,汲取营养。
信息反馈。每次培训后,教育局通过信息反馈日,对领导参与、设备、出勤、学员评价、辅导教师的手段、服务、效果等进行反馈,同时交验受训教师的笔记、作业,实行“师生”双向考评,形成良性互动。
在抓好“菜单培训”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开放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让各种培训形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教师“读书乐”“月月评”等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这些培训和活动既避免了教师离职进修带来的工作和学习矛盾,也促使我们对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探索,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责编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