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三“思”而备,是备学生的有效策略,思其知,备学习基础;思其情,备情感需求;思其异,备个性特征。
【关键词】备学生 思其知 思其情 思其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14-01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但在实际备课中,很多老师只注重解读、研究教材,而忽视了备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备学生如何备,不知从何入手。那么,如何备学生呢?三“思”而备,是备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思其知,备学习基础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今的学生越来越见多识广,忽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一味的埋头备自己的课,最终只会出现“有时学生吃不饱、有时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在备课之前不妨通过调查问卷、前测练习、个别谈话等,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哪些相关的知识已经遗忘。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之前,思考:个别学生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因此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与 “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问题1:关于三角形你了解哪些知识?问题2:关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了解什么?问题3: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吗?问题1的设计目的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的了解,这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问题2和问题3是属于新知的内容。借助它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是否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怎么知道的。通过谈话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是不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在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是预设学生不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这样的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引发了我对该节课教学的更深入思考。于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方案。
二、思其情,备情感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知识从根本上讲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的。要让学生的学变“主动”,在备课中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课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设计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而又不能太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准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换位思考:内容不难但又略显枯燥。因此,在备课中我设计了“朋友圈找朋友”的游戏:先让座号是12和18的同学上台做群主(用两个圈代表两个群),然后请座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进入12号圈、座号是18的因数的同学进放18号圈,当既是12又是18的因数的同学不知进入哪个圈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两个圈交集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集合圈中间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让枯燥的定义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
三、思其异,备个性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一基本理念,在备课中就要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分类指导,一方面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何根据学生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呢?
1.尊重差异,大致分类。
在备课前不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习惯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全班学生进行大致分类,从个性中找出一些带共性的东西,如哪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哪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基础问题等,分类后为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重点突破,导优辅差。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好后进生和优等生的问题,其中难点又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在备课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首先,要允许后进生用适合他们自己水平的速度去逐步达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统一要求;其次,要注意设计一些能让后进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环节,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冒尖,每节课给他们可设计一些略高于统一要求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大致分类后,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并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在备中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时间分层、教学步骤分层、教学方法分层、练习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分层等。
【关键词】备学生 思其知 思其情 思其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14-01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但在实际备课中,很多老师只注重解读、研究教材,而忽视了备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备学生如何备,不知从何入手。那么,如何备学生呢?三“思”而备,是备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思其知,备学习基础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今的学生越来越见多识广,忽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一味的埋头备自己的课,最终只会出现“有时学生吃不饱、有时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在备课之前不妨通过调查问卷、前测练习、个别谈话等,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哪些相关的知识已经遗忘。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之前,思考:个别学生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因此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与 “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问题1:关于三角形你了解哪些知识?问题2:关于三角形内角和你了解什么?问题3: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吗?问题1的设计目的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的了解,这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问题2和问题3是属于新知的内容。借助它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是否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怎么知道的。通过谈话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是不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由来。在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是预设学生不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这样的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引发了我对该节课教学的更深入思考。于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方案。
二、思其情,备情感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知识从根本上讲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的。要让学生的学变“主动”,在备课中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课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设计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而又不能太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准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换位思考:内容不难但又略显枯燥。因此,在备课中我设计了“朋友圈找朋友”的游戏:先让座号是12和18的同学上台做群主(用两个圈代表两个群),然后请座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进入12号圈、座号是18的因数的同学进放18号圈,当既是12又是18的因数的同学不知进入哪个圈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两个圈交集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集合圈中间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让枯燥的定义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
三、思其异,备个性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一基本理念,在备课中就要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分类指导,一方面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何根据学生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呢?
1.尊重差异,大致分类。
在备课前不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习惯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全班学生进行大致分类,从个性中找出一些带共性的东西,如哪一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哪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基础问题等,分类后为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重点突破,导优辅差。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好后进生和优等生的问题,其中难点又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在备课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首先,要允许后进生用适合他们自己水平的速度去逐步达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统一要求;其次,要注意设计一些能让后进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环节,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冒尖,每节课给他们可设计一些略高于统一要求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大致分类后,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并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在备中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时间分层、教学步骤分层、教学方法分层、练习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分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