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直视2010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现状,在金融危机仍然存在当下,为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文章从不同的主体角度,探索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市场的对接整合模式以及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市场 对接整合模式
回顾2009年夏季,那也是一批应届毕业生初次进入社会入职的一季,但是七月酷夏犹如寒冬,“大专生、大学生、研究生,生生不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又次上演。毕业生逐年人数愈多,而工作岗位、就业岗位有限。社会上又涌现出来许多关于大学生毕业后状态的名词,如“尼特族”、“校飘族”、“蚁族”、“穷忙族”等。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仍然十分严峻。
一、2010年高校毕业生即将面临现状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加上往届约150万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由图1可看出,200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10年将达630余万人。同时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突显,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对于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或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因此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何化解值得继续探究。
二、2010年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对策的提出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寄托和希望,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使大学生较好地实现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广大学生膝深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时代性、复杂性,现在我国处于非常时期对此应该非常关注。通过运用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的方法,结合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部门具体主体应采取具体措施。现从高校和行政的角度,对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模式。
三、高校角度创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接与整合的模型
第一,校企结合。就是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联合在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市场上建立的促进就毕业生业的一种就业模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需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其分内职责,企业接纳大学毕业生,国家给予补助,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大型国企本身的工作岗位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职位空缺每年也多,对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国家就辅以引导他们让他们尽量地承担起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责任。高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建立联系,让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多的“毕业就就业”。
第二,校行结合。是以高校与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联合为举措的一种毕业生就业模式。行业的行业协会是在国家机构改革,精简机构之后所出现的,如妇联、残联、工会等,这些行业协会仍然与很多用人单位存在安排就业的联系。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主动积极地与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以便更好地安排毕业生就业。此种模式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积极有力的。但目前行业协会并不具有普及性,并非每所大学、每个大学应届毕业生都有此便利机会。所以高校要主动出击,打破结构性矛盾很有必要了。
第三,校地结合。高校与高校所在的地方人才市场的联合,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促使外地企业找到该区域内的高校并与之订立接收毕业生的协议。地方人才市场囊括了各个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的用工需求和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它与地方内外、省内外的人才市场建立联系,能够更大限度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当然这也是在“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基础上进行。校地结合实际上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服务。地方人才市场相对于各个企业的招工招聘需求又具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空间,所以高校要借助地方人才市场与企业建立的联系,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
校企、校行、校地结合三个模式的层级关系明显。高校仅仅和企业建立联系具有局限性,只能小范围解决个别毕业生就业;高校与行业协会的结合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的信息,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仍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相较之下校地结合是实现更大范围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模式。三种模式实际上是要求在这三个的基础上,打破二元劳动力的分隔,尽可能多地获取就业需求的信息,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以及制度问题等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统一。
四、从行政角度,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是我国的一个国策,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目前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市场分割仍然严重,如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地区性、区域性的就业市场,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校内招聘会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等,要打破它们之间的分割现状,建立相互联系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各部门全方面地融入就业市场资源体系之中,为各类型人才的就业服务。同时我国目前各阶层及其关系在转型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阶层为基础的社会运动逐步凸显,而对当前各个阶层社会距离日渐分离并拉大趋势,要构建一个健康的和谐社会,则要更加关注底层社会民生的改善,促进社会流动,推进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型。大学毕业生目前被认为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推进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关键,形成城乡毕业大学生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在校企、校地、校行结合的基础上,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如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自愿下乡,为基础建设出谋划策使地方乡镇成为一个个的企业亮点、工程亮点、文化亮点等,这样可以让乡镇成为几百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蚁族”“飘族”等的高收入聚居之地,同时使医疗、保险等保障与生产并行,使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五、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同时加快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经济学家对竞争市场均衡的分析,均假定“信息是完全的”。但是市场主体获取信息可能存在差异,信息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的常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斯蒂格利茨称之为“新的市场失灵”。经验证明,可以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减少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国家宏观调控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市场化,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是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人才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促进就业信息的充分对流。在这个流动机制中,不同的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中介、信息交换中心、发散中心、传递中心;企业和学生是需求信息发出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和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机构是信息接受和反馈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应答。其中,学校和政府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主要的骨干,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有益补充。
2010年两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帮助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让人力资源市场成为统一的就业大市场,大学毕业生涉世浅、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对于没有条件和机会到有形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就是求职者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等的重要媒介。我们要竭力做到多方主体协力共建,为即将面临择业的2010届毕业大学生提供这一资源服务,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网上传、网上办,网上无障碍信息流动;构建网络、视频、语音三大系统建设,达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与应用,整合信息系统,实现基本要素信息的互通共享,边建边用,以用促建,不断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大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国家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3).
3、朱海龙.我国转型期和谐阶层关系的建构:一个社会运动的分析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4、陈宪.市场自由、政府干预与“中国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2009(6).
5、曹玉玲,王曙光.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市场 对接整合模式
回顾2009年夏季,那也是一批应届毕业生初次进入社会入职的一季,但是七月酷夏犹如寒冬,“大专生、大学生、研究生,生生不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又次上演。毕业生逐年人数愈多,而工作岗位、就业岗位有限。社会上又涌现出来许多关于大学生毕业后状态的名词,如“尼特族”、“校飘族”、“蚁族”、“穷忙族”等。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仍然十分严峻。
一、2010年高校毕业生即将面临现状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加上往届约150万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由图1可看出,200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2010年将达630余万人。同时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环境也空前复杂,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突显,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高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对于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或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因此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何化解值得继续探究。
二、2010年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对策的提出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寄托和希望,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使大学生较好地实现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广大学生膝深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时代性、复杂性,现在我国处于非常时期对此应该非常关注。通过运用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的方法,结合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部门具体主体应采取具体措施。现从高校和行政的角度,对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模式。
三、高校角度创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接与整合的模型
第一,校企结合。就是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联合在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市场上建立的促进就毕业生业的一种就业模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需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其分内职责,企业接纳大学毕业生,国家给予补助,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大型国企本身的工作岗位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职位空缺每年也多,对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国家就辅以引导他们让他们尽量地承担起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责任。高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建立联系,让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多的“毕业就就业”。
第二,校行结合。是以高校与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联合为举措的一种毕业生就业模式。行业的行业协会是在国家机构改革,精简机构之后所出现的,如妇联、残联、工会等,这些行业协会仍然与很多用人单位存在安排就业的联系。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主动积极地与行业协会建立联系,以便更好地安排毕业生就业。此种模式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积极有力的。但目前行业协会并不具有普及性,并非每所大学、每个大学应届毕业生都有此便利机会。所以高校要主动出击,打破结构性矛盾很有必要了。
第三,校地结合。高校与高校所在的地方人才市场的联合,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促使外地企业找到该区域内的高校并与之订立接收毕业生的协议。地方人才市场囊括了各个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的用工需求和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它与地方内外、省内外的人才市场建立联系,能够更大限度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当然这也是在“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基础上进行。校地结合实际上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服务。地方人才市场相对于各个企业的招工招聘需求又具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空间,所以高校要借助地方人才市场与企业建立的联系,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
校企、校行、校地结合三个模式的层级关系明显。高校仅仅和企业建立联系具有局限性,只能小范围解决个别毕业生就业;高校与行业协会的结合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的信息,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仍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相较之下校地结合是实现更大范围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模式。三种模式实际上是要求在这三个的基础上,打破二元劳动力的分隔,尽可能多地获取就业需求的信息,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以及制度问题等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统一。
四、从行政角度,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是我国的一个国策,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目前大学毕业生校内外就业市场分割仍然严重,如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地区性、区域性的就业市场,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校内招聘会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等,要打破它们之间的分割现状,建立相互联系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各部门全方面地融入就业市场资源体系之中,为各类型人才的就业服务。同时我国目前各阶层及其关系在转型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阶层为基础的社会运动逐步凸显,而对当前各个阶层社会距离日渐分离并拉大趋势,要构建一个健康的和谐社会,则要更加关注底层社会民生的改善,促进社会流动,推进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型。大学毕业生目前被认为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201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推进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关键,形成城乡毕业大学生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在校企、校地、校行结合的基础上,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如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自愿下乡,为基础建设出谋划策使地方乡镇成为一个个的企业亮点、工程亮点、文化亮点等,这样可以让乡镇成为几百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蚁族”“飘族”等的高收入聚居之地,同时使医疗、保险等保障与生产并行,使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五、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同时加快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经济学家对竞争市场均衡的分析,均假定“信息是完全的”。但是市场主体获取信息可能存在差异,信息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的常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斯蒂格利茨称之为“新的市场失灵”。经验证明,可以通过适当的政府干预,减少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国家宏观调控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市场化,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是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大学生、人才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促进就业信息的充分对流。在这个流动机制中,不同的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中介、信息交换中心、发散中心、传递中心;企业和学生是需求信息发出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和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机构是信息接受和反馈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应答。其中,学校和政府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主要的骨干,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有益补充。
2010年两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帮助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让人力资源市场成为统一的就业大市场,大学毕业生涉世浅、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对于没有条件和机会到有形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毕业生,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就是求职者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等的重要媒介。我们要竭力做到多方主体协力共建,为即将面临择业的2010届毕业大学生提供这一资源服务,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网上传、网上办,网上无障碍信息流动;构建网络、视频、语音三大系统建设,达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与应用,整合信息系统,实现基本要素信息的互通共享,边建边用,以用促建,不断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引向深入。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大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国家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3).
3、朱海龙.我国转型期和谐阶层关系的建构:一个社会运动的分析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4、陈宪.市场自由、政府干预与“中国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2009(6).
5、曹玉玲,王曙光.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