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及空间格局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在西部省份的实施策略。以贵州省为例,选取人口、经济、空间、社会4个子系统17个指标,运用熵值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2000—2014年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ArcGIS10.0软件对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贵州省城镇化综合水平整体上呈稳步上升状态,贵阳市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市州;(2)2008年后人口城镇化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贡献率明显变弱,而且增速明显低于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水平;(3)贵州省城镇化总体呈现“一核两翼多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4)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变动主要在相对第二、第三与第四等级之间,2008年之前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为经济子系统,2008年之后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则为社会子系统。未来城镇化过程的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因此,今后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建设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分析;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2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2-0299-05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201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关于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强调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穩中求进”、努力实现“人的城镇化”等方针[2]。之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变过程,它涉及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空间和社会等各个方面[3]。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这就要求城镇化应以城镇空间承载力为基础,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此,这就要对城镇化水平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4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达 54.77%,按照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城镇化“S”形过程曲线[4],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30%~70%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5]。相关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人类前所未有[6],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双重城镇化[7]、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8-11]、城镇化区域类型划分[12]、城镇化空间格局[13-15]、城镇化的提升对策或质量与速度的协调性[10,16]等方面。评价指标方法普遍采用均方差决策法[17]、熵值法[15,18]、阿特金森模型[19]、APH[20]。研究区域尺度主要以省域为单位或在省层面以市域为单位,地域集中在三大经济带、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例如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而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研究较少[21]。对于这些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4年的46.89%,14年间提高了22.79百分点,但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60%以上的城镇化率[22]。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强调要打破“胡焕庸线”,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推进城镇化建设[23]。2014年,贵州省进入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贵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实现通关一体化,打破了贵州三不靠(不靠海、不靠江、不靠边)的瓶颈,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为贵州省城镇进程提供更为优厚的外部环境。因而,笔者选择贵州省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的研究区域,以此为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概况
西部欠发达地区是指我国西部地区内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24],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5省市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西北5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自治区、宁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部分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率先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赶上或者接近了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同时,西部部分地区仍难摆脱老少边穷的发展状况,城镇化进程受阻。贵州省(24°37′~29°13′N,103°36′10~9°35′E)地处中国的西南部,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全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种基本类型,其中山地和丘陵的面积达到 92.5%。2014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 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8%,是2000年的8.9倍,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7.2 ∶39.0 ∶33.7调整为2014年的 13.8 ∶41.6 ∶44.6。2014年贵州省城镇化率达到40.02%,低于西部平均值的46.89%,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因此,研究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001—2014》《贵州六十年统计汇编(1949—2009)》和贵州省各个市州2000—2014年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对象为贵州省的9个地级市州,包括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其中,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2012年后改为毕节市和铜仁市,为了保持行政范围和数据不变,本研究只称毕节市和铜仁市。
2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分析;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2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2-0299-05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2013年12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关于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强调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穩中求进”、努力实现“人的城镇化”等方针[2]。之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变过程,它涉及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空间和社会等各个方面[3]。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这就要求城镇化应以城镇空间承载力为基础,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此,这就要对城镇化水平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至2014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达 54.77%,按照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城镇化“S”形过程曲线[4],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30%~70%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5]。相关学者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人类前所未有[6],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双重城镇化[7]、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8-11]、城镇化区域类型划分[12]、城镇化空间格局[13-15]、城镇化的提升对策或质量与速度的协调性[10,16]等方面。评价指标方法普遍采用均方差决策法[17]、熵值法[15,18]、阿特金森模型[19]、APH[20]。研究区域尺度主要以省域为单位或在省层面以市域为单位,地域集中在三大经济带、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例如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而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研究较少[21]。对于这些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4年的46.89%,14年间提高了22.79百分点,但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60%以上的城镇化率[22]。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强调要打破“胡焕庸线”,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推进城镇化建设[23]。2014年,贵州省进入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贵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实现通关一体化,打破了贵州三不靠(不靠海、不靠江、不靠边)的瓶颈,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为贵州省城镇进程提供更为优厚的外部环境。因而,笔者选择贵州省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的研究区域,以此为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概况
西部欠发达地区是指我国西部地区内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24],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5省市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西北5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自治区、宁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部分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率先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赶上或者接近了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同时,西部部分地区仍难摆脱老少边穷的发展状况,城镇化进程受阻。贵州省(24°37′~29°13′N,103°36′10~9°35′E)地处中国的西南部,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全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种基本类型,其中山地和丘陵的面积达到 92.5%。2014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 251.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8%,是2000年的8.9倍,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27.2 ∶39.0 ∶33.7调整为2014年的 13.8 ∶41.6 ∶44.6。2014年贵州省城镇化率达到40.02%,低于西部平均值的46.89%,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因此,研究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001—2014》《贵州六十年统计汇编(1949—2009)》和贵州省各个市州2000—2014年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对象为贵州省的9个地级市州,包括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其中,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2012年后改为毕节市和铜仁市,为了保持行政范围和数据不变,本研究只称毕节市和铜仁市。
2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取